1644年(明朝崇祯十七年、大顺永昌元年)三月十九日,农民起义军领袖、大顺政权的创建者李自成率军攻入北京。明朝崇祯皇帝在煤山(今景山)自缢殉国,明朝正式退出了历史舞台。按照常规走向,此时应当是大顺更替大明,完成一次王朝的新旧更替。然而这一次,历史却出现了新的拐点。四月初,大顺军攻克北京的消息传到辽东的满清那边,满清摄政王多尔衮立即决定趁大顺军立足未稳,迅速出兵南下,逐鹿中原。
李自成入住京师后,马上就派人到山海关去招降明朝的平西伯吴三桂、辽东巡抚黎玉田、山海关总兵高第。吴三桂等人认为天下大势已定,况且李自成开出“许以父子封侯”的条件也算优厚,因此决定接受招降。随后,吴三桂便奉李自成之命,率部由永平府前往北京朝见新主。
三月二十六左右,吴三桂率部行至河北玉田县时却突然改变主意,带着军队急速奔回山海关,并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突袭了李自成派到山海关接管防务的唐通(原明朝密云总兵,李自成攻克居庸关后投降)。唐通兵力远不及吴三桂,再加上猝不及防,很快便落败,带着残部退到离山海关不远的一片石。吴三桂则重新占据了山海关。
(资料图)
山海关位于清、顺两大势力之间,吴三桂杀回山海关,显然就是与大顺政权决裂,因此摆在他面前就只剩下最后一个选择:投降满清。
满清这边原本是打算绕开山海关,由蓟州、密云一带破边墙进入关内。四月十五日,当清军行至翁时却意外收到了吴三桂的求援书信,多尔衮当即决定改变路线,向山海关挺进。
另一边,当李自成得知吴三桂叛变的消息后,立即又派出使者前去安抚。可此时的吴三桂已经打算一条道上走到黑了,因此安抚无效。最终李自成决定出兵平叛。
当时李自成带去山海关的兵力约为十万,这支军队随李自成南征北战多年,是大顺军中的绝对精锐。吴三桂在山海关的兵力约有五万,但考虑到明末军中家丁制度盛行,真正能堪一战的只有少数家丁部队。所以大顺军相较吴军还是具有很大优势。可是,多尔衮所率的清军约有八万人,而且毋庸置疑的是,清军战斗力要明显高于大顺军和吴军。
四月二十一日,山海关大战正式打响。经过一昼夜激战,大顺军取得了优势。吴三桂见情况危急,亲自跑到离关城仅二里地的威远台,向驻营在此观战的清军求救。多尔衮见大顺军与吴军都已打得疲惫不堪,遂下令让清军全面出击。清军本身就战斗力强悍,再加上以逸待劳,占尽了优势。因此当清军杀入战场后,大顺军虽然经过顽强抵抗,但最终还是被击溃了。
山海关大战最终以清吴联军获胜告终,那么问题来了,李自成究竟输在了哪里呢?从直接结果来看,大顺军以十万对抗十三万,显然是输在兵力不足。但造成兵力不足的原因却并没有那么简单。
当时大顺政权在各地的总兵力在百万以上,可李自成却只带了十多万人东征北京,进占山西、畿辅、山东以后,兵力又进一步分散。其余的大批主力部队分布在西北、湖广襄阳等四府、河南等地。例如,李自成在湖广荆襄地区部署了以大将白旺为首的七万兵马,后又派绵侯袁宗第率五大主力之一的后营前去支援。直到大顺军在山海关溃败时,袁宗第和白旺的军队仍滞留在河南与湖广。也就是说,李自成的只看到了推翻明朝近在眼前,所以分兵全国,急于平定天下。但他却没看到盘踞在关外的满清才是真正对手。换言之,如果李自成带去山海关的军队不是十万而是二十万,那么山海关大战鹿死谁手就说不准了。
除了战略眼光的局限外,李自成在招降吴三桂问题上也存在大问题。吴三桂一开始确实是打算向大顺政权投降的,他于三月二十二日在军队驻地永平府张贴的安民告示中写道:“本镇率所部朝见新主,所过秋毫无犯,尔民不必惊恐。”随后便带着兵马前往北京准备接受李自成的任命。可当吴三桂率部行至离北京不远的河北玉田县时却突然反悔。
关于吴三桂态度骤变的原因有好几种说法,流传最广的当属说他在北京的爱妾陈圆圆被大顺政权“二把手”刘宗敏强占了,所以“冲冠一怒为红颜”。事实果真如此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当时吴三桂在北京的家属有三十多人,其中包括了他的父亲吴襄。吴三桂是一名阅历丰富的政治人物,又不是一二十岁的愣头青,怎么可能为一个小妾而至全家安危于不顾呢?
事实上,造成吴三桂临时叛变的主要原因跟大顺军在京师的追赃索饷有很大关系。李自成的大顺军在打江山的过程中一直坚持“闯王来了不纳粮”的政策。可闯王不纳粮,那他的军队吃什么呢?答案便是吃大户。李自成的军队每攻下一个州县,便要将该州县的官绅、地主、富户的财产全部没收,用作军资。在起义阶段,此种做法倒是没什么不妥,毕竟官绅、地主这些人跟李自成是阶级敌人。可当李自成攻下北京后,他本该重建一套新的秩序,因为无论官绅、地主,还是平民百姓,理论上都将成为他的子民。但李自成的军队在北京依然用追赃助饷那一套,搞得北京官绅们人人自危。
正是在这样一种背景下,当吴三桂带着军队抵达河北玉田县时,他收到了来自北京的消息,有说他的父亲吴襄被李自成的人抓去追赃助饷的,有说吴家被李自成的人抄家的。虽然各种说法不一,但这些消息给原本心中就忐忑不安的吴三桂带去的震撼是不言而喻的。正是结合了这些信息,吴三桂认为自己去北京将是羊入虎口,于是才抛下全家安危不顾,带着军队重返山海关,并投降了满清。事实上,李自成的人在北京追赃助饷是真,但并没有追到吴家人的身上。不过这些后知后觉的消息对于已经叛变的吴三桂来说已经完全不重要了。总之还是李自成思想工作没有做到位,以至于让吴三桂产生了严重误判。
假如当时吴三桂没有叛变。大顺军在对抗满清时起码不会面临以少对多,以疲兵对精兵等问题。那么即便双方战斗力存在差距,但也不至于会出现后来那种一败涂地的局面。
参考文献:《明史》、《南明史》、《平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