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起四川人,大家的印象通常是天府之国、火锅、麻将。很多人的概念里,四川人素来以会吃、会玩儿、追求安逸闻名全国。那么,素来追求安逸的四川人,为何在抗战期间,川军如此彪悍呢?

追求安逸和在保家卫国的战争中英勇彪悍,其实并没有矛盾。虽然在和平年代里,四川人素来以追求安逸著称,但是在民族面临危亡之际,颇有血性的四川人在保家卫国方面,绝不弱于任何中国一个省份。


(资料图)

川军出征前

有一个叫王者成的 50 多岁老汉,主动报名要去打日本人,被告知超龄,他就让自己的儿子王建堂去参军。王建堂去集合的时候,王者成送了他一面旗,旁观的人一看都肃然起敬——上面写了斗大的一个「死」字,旁边还有小字:

死字旗

「我不愿你在我近前尽孝,只愿你在民族分上尽忠。国难当头,日寇狰狞。国家兴亡,匹夫有分。本欲服役,奈过年龄。幸吾有子,自觉请缨。赐旗一面,时刻随身。伤时拭血,死后裹身,勇往直前,勿忘本分。父手谕」

抗战到底,始终不渝,即敌军一日不退出国境,川军则一日誓不还乡!

在抗日战争之前,不止蒋介石的嫡系部队,可以说所有杂牌军阀都瞧不起川军。蒋介石来四川,很悲哀的发现,川军从上至下都是烂泥扶不上墙。川军那个时候有两杆枪,一杆是烟枪,一杆是火枪。火枪不一定每人都有,但是烟枪确实必备的。行伍过程中,川军军官别说身先士卒了,走都懒得走,一般是下面士兵用竹轿子抬着的。在有些川军部队里面,是这样一种情况:老婆比军官多,军官比士兵多,士兵比枪杆多。阎锡山直接呵斥为:是不会打仗的叫花子部队。 在其它地方,军阀混战从来都是流血漂橹,不死不休的。可是看看川军军阀之间的内战,大多数时候跟闹着玩似的。对视一笑,相互磨洋工,都是拿军饷混口饭吃,乡里乡亲的至于这么拼命吗?打得差不多了,鸣金收兵,回来一看,各个全胳膊全腿的,坐等发饷。甚至还有打到一半双方士兵烟瘾犯了,还会交换着来一发,快活似神仙。

这种连民兵都算不上的军队,和号称战无不胜的日本军队作战,不是开玩笑吗? 可是首先抗日局势实在紧张,有一个算一个,顶上去; 其次,内战了半辈子,深感与国与家有愧的刘湘积极抗日。

在南京国防会议慷慨陈词近两个小时后,代表四川人民向全国宣告:抗战,四川可出兵30万,供给壮丁500万,供给粮食若千万石! 这不仅仅是一句口号,也不是古代打仗之前的虚张声势,川军真正的参战人数远远高于30万,为什么这么说?

因为,抗日战争之后,川军阵亡人数阵亡263991人,负伤356267人,失踪26025人。仅仅是阵亡人数都已经逼近30万。一寸山河一寸血,九万里处是神州。 按理来说,四川人对于抗日不应该这么积极的。因为四川一直处于大后方,相比于日寇肆虐的北方地区,除了自家人混战,四川依旧是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春夏与秋冬。

但是,身处大后方,违心一点说,即使四川什么也不做,四川也将依旧是天下已定川未定。

但是,那个被嘲讽为叫花子军队的川军,两杆枪的川军。真正体现了什么叫内战外行,外战内行。

川军在抗日战争中,往往被作为炮灰放在最艰难的位置,川军的军备别说比蒋介石的嫡系部队了,应该说没几个军阀比他们惨。

血肉之躯筑长城,能多杀死一个侵略者就杀死一个侵略者,能为友军多争取一点时间就多争取一点时间,是川军唯一能做的。

杀死日本人和争取时间这两点,说起来轻描淡写,但是,川军是用成建制死绝来做到的。一个连死伤殆尽,然后一个团死伤殆尽,然后一个师死伤殆尽。 我们可以看一下川军阵亡加失踪的人数和负伤人数的比例,阵亡加失踪的人数竟然为负伤人数的81%!

川人未曾负国,国人绝不负川。川人自古爱享乐,好繁华,醉生梦死,悠然度日。

我们热爱生活,但我们作战时最勇敢! 唯有热爱生活之人,才能舍生忘死,前面是敌人的炮火,后面是自己的家乡,声音清脆的麻将、有苗翼翼的稻田、酒香弥漫的大街、入口爽辣的火锅,还有自己那泼辣能干、刀子嘴豆腐心的婆娘,一切的一切,我都舍不得,我不想死,但我必须死。我之一死,不为国家,不为社稷,不为苍生,也不为留取身前生后名,只为我的家乡,我那一生气就破口大骂的婆娘和调皮的几个小崽子,能够代替我享受这生活。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