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第二卷周纪二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原文】

田忌欲引兵之赵。

孙子曰:“夫解杂乱纷纠者不控拳,救斗者不搏撠。批亢捣虚,形格势禁,则自为解耳。今梁、赵相攻,轻兵锐卒必竭于外,老弱疲于内。子不若引兵疾走魏都,据其街路,冲其方虚,彼必释赵以自救。是我一举解赵之围而收弊于魏也。”

田忌从之。十月,邯郸降魏。魏师还,与齐战于桂陵,魏师大败。

【译文】

田忌想率兵到赵国去。

孙膑说:“要化解纠缠不清的两方之间的纷乱,不可以握拳开打;要劝解斗殴的人更不能参加到搏斗之中。只需要根据形势乘虚而入,使打斗的紧张形势缓和,双方自然就会退兵了。现在魏、赵两国互相攻伐,精锐部队必定全部出战,只剩下老弱残兵在城内。你不如派兵突袭魏国国都,占领要塞路段,攻击魏国空虚的大后方,魏国肯定会放弃攻打赵国回兵自救。这样既解除了赵国的围困之局,又打击了魏国,可谓一举两得。”

田忌听从了孙膑的计谋。十月,邯郸城向魏国投降,魏国军队又回师救援都城,在桂陵与齐军激战,魏国军队大败。

【材料解析】

围魏救赵这个故事, 在中国可是妇孺皆知。简单来说就是魏国为了夺取中山国土,但是距离很远,于是开始攻打赵国首都邯郸,逼迫赵王割让就近土地给魏国,赵国实力不济于是寻求齐国帮忙。齐国没有直接去赵国邯郸救援,而是转向攻打魏国首都大梁以此来缓解赵国危机。

当年袁绍和曹操在官渡之战中打得热火朝天,曹操明显处于不利局面,后来曹操便去偷袭袁绍粮草大本营乌巢,袁绍也利用了围魏救赵的谋略去攻打曹操的大本营,结果却失败了。

我们来分析一下孙膑采用围魏救赵胜利了,而袁绍为何失败了?

先来说说围魏救赵所涉及的三方势力:赵国、魏国、齐国。

孙膑围魏救赵胜利有一个前提那就是,魏国进攻赵国时,赵国虽不敌但不至于迅速败亡。而袁绍对自己的粮草大本营本来赋予的守备力量不强,很难有效抵御曹操猛烈进攻,最后沦陷的速度赶不上围攻曹操大本营的速度。

另外魏国攻打赵国那可是势在必得,所以调动了全国大量资源,准备一举歼灭赵国,结果导致后方关键部位力量空虚,很难顾及前后。而曹操大本营坚固,难以攻坚克,这让袁绍在强攻时容易形成僵局,乌巢救不了,别人的根据地又攻不下来,这样就给曹操那边提供了充裕时间。

齐国趁魏国国内空虚,便调动部队对魏国国度发动猛攻,让敌方感觉到危险,迫使进攻赵国的军队回来救援,以此来解救赵国国都危机。

最后,孙膑率军攻打魏国大梁时,顺便在魏军回国必经之路桂陵设下埋伏,结果大败魏军,俘虏主将庞涓。

袁绍采用围魏救赵的本意是好的,可他忽略了一个观点,那就是高估了乌巢的抵抗强度,低估了攻占曹营的难度。虽然都是这么回事,但是在不同处境和竞争对手上,如果生搬硬套理论和经验只会让自己死得很惨,所以凡事要因地制宜,学会随机应变。

总得来说,围魏救赵的核心点就是,避免与敌人起正面冲突,以最小的损失,打击敌人最薄弱的环节,主动牵引着敌人的资源到处跑,获得最大的收益。

事实上,我认为围魏救赵的背后,齐国有自己的如意算盘。

首先,从地图上看,齐国、魏国和赵国,三国领地相互接壤,而且大家都是当时国际强国,彼此之间也时常爆发冲突。所以,这三方而言,他们任何一方都在想方设法削弱另外两国的实力以此独大。

所以,魏国和赵国爆发战争后,齐国本想是坐山观虎斗的,但是如果让魏国一举灭掉赵国或者让赵国元气大伤,反而让其变得更强大,这样又不符合齐国的利益。

同时,当时魏国主力在邯郸,如果齐国贸然开动军队千里迢迢跑去帮忙,和兵峰正强的魏国死磕,弄不好容易让自己元气大伤或者齐魏两败俱伤,这又等于给了南方楚国可乘之机,同样不符合齐国的初衷。

因此,要想保存实力,同时还要遏制住其他两国的实力,赵国必须去救,但不能马上去救,而是在不让本国利益受损的前提下采用迂回策略解救。

【启发】

围魏救赵的精髓不在于如何趁虚而入,而是在自己利益不受损的前提下,顺便帮助了别人,同时还让自己利益最大化。

比如说,有人想请你帮忙,如果他向你开口,你立马就帮忙解决,这相当于直接把他的压力全部转接到你自己身上。将来这个事情会变成什么样,需要投入多少,你全然不知,到最后会让你进退两难。除非你有实力,能够在接手时立马就可以把事情摆平。但是这样对对方来说,他并没有受到多大损失,更不会有痛彻心扉的感受,那么这在对方看来,你不过举手之劳,并不会对你感恩戴德。哪天你如果断然拒绝了对方的要求,对方反而会记恨你。

相反,如果他被这件事情弄得精疲力尽后,你再开始去帮助他。首先,这个事情经过他的拉锯,一部分风险已经被释放,你这个事情接手,大概率是不用付出很多,你就可以把这个事情搞定。另外,在拉锯过程中,他也被折磨够呛,巴不得快点结束。你在这个时候帮他脱离苦海,才会感受到重获新生,也只有这样,他才会记住你对他的好。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