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中我们看到有才的人,都多少有点孤高,才越大,越孤傲,甚至到看不起所有人的程度。这样是好事还是坏事呢?我们还是要从具体的历史和事实中来判断。

资治通鉴原文


(资料图片)

上还,至洛阳,赦韩信,封为淮阴侯。信知汉王畏恶其能,多称病,不朝从;居常鞅鞅,羞与绛、灌等列。尝过樊将军哙。哙跪拜送迎,言称臣,曰:“大王乃肯临臣!”信出门,笑曰:“生乃与哙等为伍!”

翻译

高帝归还,到了洛阳,就赦免了韩信,封他为淮阴侯。韩信知道汉王刘邦害怕并厌恶他的才能,于是就多次声称有病,不参加朝见和随侍出行。平日在家总是闷闷不乐,为与绛侯周勃、将军灌婴这样的人处于同等地位感到羞耻。韩信曾去拜访将军樊哙。樊哙用跪拜的礼节送迎,口称臣子,说道:“大王竟肯光临我这里!”韩信出门后,讪笑着说:“我活着竟然要和樊哙等人为伍了!”

解析

现实中我们看到有才的人,都多少有点孤高,才越大,越孤傲,甚至到看不起所有人的程度。这样是好事还是坏事呢?我们还是要从具体的历史和事实中来判断。

本案例是说的韩信,韩信凭借自己的军事才能在汉朝建国的历史上立下赫赫战功,可以说,没有韩信就没有汉朝的建立,不过他在为刘邦打仗的过程中,总是存在有独立的倾向,但是每每到最后关头又打退堂鼓,不过对刘邦这个权力拥有者来说,就算你没有造反,那我也要先下手为强,把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本段材料之前,汉高祖刘邦用伪游云梦、招各路王侯来开会的的方式,直接把韩信从封地捆到了京城,大概在这个过程中,韩信也比较配合,加上韩信历史上的功绩,让刘邦没有下决心痛下杀手,而是把他放出来,只是官位降了一级,在这样的情况下,韩信内心受到了极大的打击,有些人在受到这样的打击的时候,就不知道应该怎么办,很多鸡汤文就说了,官场不顺,就回来做自己。韩信就是这样理论的实践者。

所以他就开始封闭自己,不过他封闭自己的方式有点特别,就是假装生病,不理睬领导刘邦的日常工作安排,这样的情况下,如果我们从刘邦这个权力型领导的角度看来,我放你一马,你不识好歹,竟然对权力进行软抵抗,没有任何权力的服从性,这样就在刘邦的心目中留下了一个非常不好的印象。

其次,他在和同事的交往过程中,看不起后来匡扶汉朝天下的周勃,尤其是樊哙这样的刘邦连襟亲戚。要知道,樊哙作为一介武夫,他能低下头来,对韩信礼数如此周到,已经是非常难得,而韩信作为军事统帅,恰恰就是缺乏这样的政治意识,导致于和同事的关系紧张。在这样的情况下,虽然历史上没有记载这些同事在刘邦面前说过韩信的坏话,但是按照常理来推测,他们一定不会放过可以开坏韩信的机会。

而且后面提到刘邦和韩信在论兵的时候,韩信说他自己点兵、多多益善。虽然后来给刘邦一个高帽子,但是刘邦心理还是存在一个刺,这就是在战争时代,你的能力正好可以帮我攻城略地,但是在天下已定的情况下,你的超强能力恰恰是我的威胁,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韩信应该怎么做才能保命?

首先,权力服从

因为刘邦本身他不太想杀韩信,所以只要韩信能服从刘邦这个领导,并且善于为刘邦的政策来摇旗呐喊,同时千万不能提出回到封地,因为刘邦本身把你豢养在京城就是就地看管,以免你有机会造反。

其次,尊重同事

就算内心看不起他们,也千万不能说出来,而是表面上的礼数要周到,让他们都感觉到被尊重,你看不起同事,那他们很同意联合起来孤立你,在关键时刻,别人就会落井下石。而本材料里面,韩信就是完全按照自己的想法做事,最后终于自食其果。

最后,闭门谢客

针对权力型领导刘邦的担心,自己主动和其他势力切割,不拉帮结派,以表示自己没有造反之心,更没有造反的能力了。这样才能彻底让刘邦放心,同时自己也不会遭受血光之灾。

对于我们来说,纵然你有天大的本领,只要你在权力上还有上级,那就不能看不起人,更不能违抗权力,除非你已经拥有了足够的实力,韬光养晦是不二选择,在韬光养晦的同时,主动配合权力型领导的工作,在支持领导工作的前提下,就算得罪同事,也在所不惜,还能在领导那获得一个不会拉帮结派的好印象。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