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4年,桂柳会战之前,桂军131师师长阚维雍率部镇守南宁。阚维雍是桂军中的儒将,吹拉弹唱、琴棋书画样样精通,而且知识渊博,见解超群,军事造诣极深。
他的才华多次受到李宗仁和白崇禧的赞扬。他通过自学,精通日语、越南语、英语,还多次破译了日军的电台密码,让中国军队掌握了日军的作战意图。这样文武全能的将军,实属难得。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当年中学毕业后,阚维雍先考入广州医科学校,后又考入广西陆军讲武堂。李宗仁任广西绥靖督办兼第1军军长时,阙维雍任机要参谋。后来还担任过钢7军工兵营营长,40军36师团长等职务。
桂南会战时,他以19师副师长,31军参谋长率部抗日。1942年担任131师少将师长。
131师的老兵们后来回忆说,师长阚维雍经常教诲他们作为一个军人的要领,他总结出了军人的“五德”和“五得”:
“五德”就是智、信,仁、勇、严,是军人应具备的基本修养;
“五得”就是吃得、饿得、睡得、跑得、忍得,是打仗时对战士的基本要求。
1944年,桂柳会战即将打响,131师奉命从南宁开往桂林。南宁到桂林,当年没有笔直的大道,都是在山中行走,距离将近1000里。桂军的装备很差,那时候没有运输工具,所有的路程都是依靠两条腿。
抗战老兵桂调元说,那年参加昆仑关战役,桂军先和日本海军交战。因为装备太低劣,牺牲很大。有一天晚上,身为卫生兵的他送走一批伤兵,刚刚返回师部,突然看到师部大门口停着一眼望不到边的十轮大卡车和摩托车。
他想:不对呀,桂军哪里会有这些东西。走进师部,才知道是第5军来了。第5军是当时装备最好的部队,也是第一个机械化军。第5军的装备,是扛着汉阳造和大刀片的桂军远远比不上的。
到桂林保卫战的时候,桂军的装备还是很差,一直到李宗仁当了代总统,部分桂军才换上了美式装备,这已经是抗战结束后的事情了。
131师的战士们穿着草鞋,背着干粮,从南宁向桂林行走。师长阚维雍没有骑马,而是让马驮着装备,他也和士兵们一起行走。
那一年,阙维雍的小儿子阚培桐只有五岁,他清楚地记得见到父亲最后一面的情景。
阚维雍家在柳州,从南宁去往桂林,路过柳州。阚维雍回到家后,只和他们匆匆交谈了几句,就准备出发。
妻子看到他双脚又红又肿,问为什么会这样?阚维雍说,他是从南宁一路走过来的。妻子问他为什么不骑马,他说:“当官的骑马,当兵的怎么办?”
很多年后,有记者采访那些熟悉阚维雍的老人时,他们都说“阚维雍完全是按照古代君子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
阚维雍临出门的时候,阚培桐的哥哥对父亲说:“我在书摊上买了一本《孙子兵法》,您要不要带上?”阚维雍答应了。阚培桐就和哥哥去房间里翻找,然而,等到他们拿着书出来的时候,阚维雍已经离开了。
他们跑出大门口,看到街巷空空荡荡的,父亲已经走远了。当时,日军占领衡阳后,正在西进,军情紧急,阚维雍等不到和儿子说最后一句话,等不到带上儿子买的书,就踏上了奔赴前线路途。
据131师的老兵回忆,阚维雍带着部队,仅用五天时间就走到了桂林。当时,阚维雍的双脚已经起泡化脓,他顾不得休息,又和士兵们一起构筑防御工事。
当时的桂林城仅仅剩下两个桂系师的兵力。而日军就在距离桂林仅有一天路程的地方。
进驻桂林没多久,有一天,阚维雍与31军副军长冯璜一起查看防御阵地,当时,日军已经兵临城下,桂林保卫战随时就要打响。他们经过一家棺材店的时候,阚维雍对冯璜说:“如果我这次打仗死了,你帮买一口棺材葬了我。”后来,冯璜将军在回忆录中写到这个情景,感慨不已。
阚维雍已经抱着与桂林共存亡的决心,来到桂林与日军决一死战。桂林城防司令韦云淞下令阚维雍的131师担负东、北两面的防守,许高阳的170师担负西、南两面的防守。
曾经规划的两个军防守桂林,而现在只剩下了两个师25000人,要与十万日军作战,结果是什么,每个人心中都明白。
但是阚维雍毫不气馁,他对战士们训话说,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国家兴亡,匹夫有责。长官部既然派遣131师坚守桂林,131师每一个士兵就要与桂林共存亡,决不投降日军。
桂调元认为,当时重庆方面和白崇禧这样做的原因在于,他们都已经决定放弃桂林,但是又不能把桂林轻易交到日本人手中,所以就仅仅派遣两个师来防守。后来,谁也没有想到这两个师居然殊死抗争,给了日军极大杀伤。
大战在即,从东边吹到桂林上空的风也带着一股血腥味。阚维雍对将士们说,不怕日军来进攻,最怕日军不来进攻,我们就在桂林城里等着他们,桂林就是他们的葬身之地,131师将士们热血沸腾,都表示誓与桂林共存亡。
桂林保卫战的意义,不在于胜败,而在于明知无法战胜,还在殊死奋战。这就是孔子所说的“明知不可为,而为之”,这就是中华民族最可贵的坚强不屈、不畏强暴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