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每个人都有这样的经历,我心怀好意,有人却尖酸刻薄,我泰然处事,有人却无故挑衅,这样的事情必然让人很不舒服。但面对这样的情况,处于尴尬境地的我们到底应该怎样应对?
01
面对挑衅,我心不动
【资料图】
《王阳明年谱》中曾记载说:“某之居此,盖瘴疬虫毒之与处,魑魅魍魉之与游,日有三死焉。而我居之泰然,盖在于我无动于心。”对于主动挑衅的人,也许阳明先生的“无动于心”对我们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1508年,王阳明在贵州龙场创建心学后,开始广招门徒,传授心学。一时间,整个贵州轰动。思州太守认为王阳明的声誉太大,尤其是王阳明对他这位官场大家置若罔闻,所以很是生气,于是派了许多人讨上门来。当来人看到王阳明面对他们并没有表现出惊慌失措,反而不卑不亢时更加生气。他们指责王阳明,到龙场多日却没有眼力,不去拜见太守,反而在这里装神弄鬼,搞非法集会。王阳明此时正准备用心学的力量让他们屈服,可听课的人却抢了先,他们把来的人殴打了一通。
思州太守对此气冲斗牛,发誓要给王阳明好看,但王阳明的一位老乡、思州的按察副使毛应奎安抚了太守,并且给王阳明写了封信,要求他给太守叩头认罪。
王阳明给他回了封信,这封信是最见心学“不动心”功夫的,而且是对付挑衅者最锐利的武器。王阳明在信中主要谈了三点。龙场斗殴事件当然是来挑衅的人吃了亏,所以王阳明先做高姿态,给思州太守一个台阶下:流氓来闹事,肯定不是太守的意思。既然不是太守的意思,那就证明他没有用心,心外是没有任何事的,所以这件事跟太守无关。即跟大守无关,也就是跟我无关,我与太守没有任何冲突,所以根本不存在我向他太守谢罪的问题。
第二点:磕头虽然是家常便饭,但也有规矩的。如果不该磕而磕或者该磕却不磕都违反规矩,很显然,第一点我就说了,我属于不该磕头而却要去磕头的那一种。
第三点:你当我是软柿子吗?我来到龙场后,什么没有见过?天上飞的吃肉的鸟,地下跑的舔脸皮的狗熊,土里钻出来的毒虫,漫天的毒雾,我如果不是命大,一日都死三次了。可你看我现在对这些困难很不动心。思州太守真要是加害我,那我只能当他是狗熊、毒虫了。既然是狗熊和毒虫,我岂能动心?
这是王阳明第一次发挥心学的力量小试牛刀。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总能遇到向自己挑衅的人,我们和他人或多或少都会产生些矛盾。当这种人向你发动进攻时,你第一要做的就是千万不要先动心,一旦动心,你的情绪就会发生波动,理性思维就会受影响,就会做出错误的决策。只有不动心,才能找出最合适的应对“心”法,归根结底,不动心就是把自己挪移到事情之外来看待事情。告诉自己:这件事其实跟自己无关,用这种心念重新回到心上来,用心的力量加以解决。
不动心并不是退缩,而是面对挑衅者时不要动怒,是要在敏锐观察的情况下,做出正确的柔和反应。至于面对挑衅是否反击,如王阳明所说,听从你心灵的命令。
02
面对挑衅,随机而动
心智成熟的人,永远都是在外界事物干扰自己时而不动心的人。谁能达到“不动心”的境界,谁的内心就能在大荣大辱面前“岿然不动”,并在“岿然不动”中随机而动,用心的力量巧妙地解决问题。
在王阳明平定了宁王朱宸濠叛乱后,以张忠和许泰为代表人物的一些人进入南昌城,希望能在朱宸濠这个老巢中大赚一笔。他们当时的身份是处理宁王余孽特别大使。接待他们的正是攻陷了南昌城的王阳明本人。
按规定,身为江西地方官(南赣巡抚)的王阳明应该去拜见两位中央特使大人。张忠特意给王阳明设立了下方的旁席。王阳明面不改色直接走到上席坐下,然后用亲切的口吻招呼张忠等人坐下方的旁席。张忠这位刘瑾的同行火冒三丈,破口大骂。王阳明却不动声色、心平气和地指点他们:这是正常的官场交际礼节。我是政府官员,你们是宫廷官员,你们的品级比我的要低,你们坐在那位子难道有错吗?
许泰和张忠惊惧,二人平生第一次遇到了对手。对此,两人心生怀恨,决定报复。他们派人到王阳明家门口破口大骂,每十人为一组,一组骂半个时辰,有人专门送饭送水。第二天准时准点到现场报到。这些骂人的人都是中央军,他们骂得起劲的理由是,王阳明把他们的功劳占了。王阳明“此心不动”,以静待动,随机而动。王阳明这招很快发生效力:城里的老百姓不干了,他们组成庞大的骂人组织,来对抗那些中央军,甚至准备动用暴力。
王阳明对百姓说,这些人之所以这样叫骂得厉害,是因为跋山涉水来到陌生之地,水土不服,思念家乡,只是发泄情绪。咱们应该将心比心,体谅别人的难处。
王阳明不仅这样说,还把这些话写到布告上,广而告之。中央军看到这些布告后,自惭形秽,思乡之情真的被挑起,一哄而散。王阳明一见成效,立即出第二招:下令南昌举行祭祀祖先礼。中央军看到南昌城里到处都是招魂的白幡,一片哭声,马上就动了思乡之情。当张忠与许泰发现自己的军队人心涣散时,挽救已晚。没有了军队的配合,他们就不能在南昌城中打砸抢,不能打砸抢,就没有财富流进口袋,他们在南昌城的意义就荡然无存。
许泰和张忠等人没有捞到实惠,二人这口恶气真是难出。临走之前,他们必须让王阳明出一下丑。在二人眼中,王阳明是个书生,骑马射箭肯定一塌糊涂。张、许二人把王阳明硬是邀请到训练场,递过去一张弓:“来,射一箭。”王阳明站在那里,面无表情,一动不动。二人掩嘴而笑,笑声狂妄。王阳明就在这二人放肆的笑声中,突然举弓,一个漂亮的亮相后飞速射出三箭,三箭全中靶心,训练场上先是一片寂静,接着就是雷鸣般的欢呼声。
张忠、许泰被震在当场,王阳明温和地把弓还给张忠,微微一笑。这一次,王阳明面对挑衅,运用的应对策略是展示自己的能力。
在平定宁王叛乱时,王阳明曾说“此心不动,随机而动”是兵法的要义。他说心会经常处于“妄动”状态,即一个念头接着一个念头,像滚雷一样不断在心中炸响,这时我们的行动就像是“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面对别人的挑衅,我们的心也会容易处于“妄动”,此时我们随心而动的决策很可能会中了挑衅之人的圈套或者导致双方矛盾升级,所以面对挑衅,我们不妨学一学王阳明的心学智慧,努力“此心不动,随机而动”。
◎本文图源网络,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