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七雄里的赵、韩、魏、楚四国,由北到南成一条横线,联合这四国在战国时被称为‘合纵’;而联合这四国中的任意一国破坏合纵称为‘连横’,由于战国时的外交活动基本都是围绕着连横和合纵进行的,所以战国时的外交家们被称为纵横家。

苏秦、张仪是纵横家中的杰出代表,他们都为秦朝统一天下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苏秦连纵表面抗西帝秦国实际上坑东帝齐国,最终苏秦成功地将齐国彻底坑趴下了。以至于秦国一统天下的过程中,齐国牢记各国联手坑自己的历史,拒不对被秦国攻击的关东各国伸出援手,坐视秦国攻灭五国。


(资料图片)

张仪则是游走各国阻止它们联合起来对抗秦国,不过这老兄是一个标准的‘卖国贼’,他坑得最狠的不是别人,就是他的祖国魏国。

但是,他们二人并不是先秦纵横家的巅峰,先秦纵横家里表现最精彩的是春秋时期的端木赐。

端木赐是谁啊?

端木赐就是先贤端木子,不过他的字出名的多——子贡。孔子曾经说过他的所有弟子中,以子贡最有本事,而从流传下的事迹来看,孔子还真是所言不虚。

中国古代一直对商人比较歧视,然而子贡在司马迁的《史记》中不但出现在了《史记·仲尼弟子列传》中,还在《史记·货殖列传》中占有了重要篇幅。

说来有趣,孔子对商人是看不起的,但是他的学说能广为传播,却与子贡经商获得的财富足以傲王侯有很大的关系。富可敌国的子贡常常作为孔子的代表出访各国,由于他拥有的巨大财富使得诸侯不得不重视他接待他,这有力地支持了孔子的学说向鲁国以外传播。

孔子的弟子大多都是鲁国人,由于鲁国的国力所限,因此孔子的弟子大多在历史上没有什么大的作为,然而子贡却是孔子弟子中的一个例外。

子贡做过鲁国、卫国两国的国相,而他之所以能成为两国国相,是因为他洞悉人心,因此凭他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就化解了鲁国的一次灭国危机,在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田常,本名恒,因为家族出于陈国,所以也被称为陈恒,西汉时为了避汉文帝刘恒的讳被改成了常。他在历史上又被称为田成子,他先参与谋杀齐悼公,后弑杀齐简公,是田氏代齐的关键人物。

窃钩者诛,窃国者侯说的正是这个田常。

田常想要进一步攫取权力,可是他的面前横着齐国高、国、鲍、晏四大家族。而要压住这四大家,田常觉得需要提高自己的声望,于是田常便想靠攻伐鲁国来提高自己的声望。

田常为了彰显自己的功绩,故意大张旗鼓地进行战争准备,因此齐国将要伐鲁的消息很快就传到了孔子的耳中。孔子作为鲁国人当然不希望自己的国家被侵略,因此他想选派一个弟子去劝说田常放弃伐鲁。

孔子提出这个想法后,他的弟子仲由(子路)、颛孙师(子张)、公孙龙(子石),先后自告奋勇地自荐前往,可是他们都被孔子否决了。而端木赐(子贡)提出由他去时,孔子欣然同意了。

于是先秦时期纵横家最为精彩的一场表演——子贡存鲁开始了。

富豪端木赐大名鼎鼎,所以田常虽然知道他的来意肯定是为了要自己不伐鲁,却还是接见了他。端木赐面见田常后,一不哀求二不示弱三不讨好,上来就是一通‘歪理邪说’抛了出来。

鲁国弱不适合您田常大人打,您要打应该打强大的吴国

端木赐这不合常理的话,成功地勾起了田常的好奇心,他不由地问为什么。

一看鱼儿咬钩了,端木赐立马顺着田常的心思,将一套准备好的说辞倒了出来。

攻打弱国是只希望增加名声者的行为,攻打强国才是能除掉内忧的举动,所以您伐鲁就算是成功了,也只会让国内的大臣和齐君对您更为忌惮,他们会一起抱团对付您。而如果是去与强大的吴国交战,那么齐国损失肯定会很大,失去了支持者的齐君自然会更倚重您,这样的话您的地位不是更加牢固了吗?

端木赐清楚田常伐鲁最终目的,是为了打压高、国、鲍、晏四家独揽大权。因此他给田常出了一个阴狠的主意,利用强吴借刀杀人打击四大家族。

春秋当时各国的军队都是国君军队与贵族私兵的结合体,所以在战场上齐军损失越惨重,齐国国君和贵族们的力量也就会被削弱得越多。而只要田家的私兵不参与到战争中去,田常就能坐收渔翁之利。

田常是一个何等聪明狠戾的角色,端木赐这个策略坑齐国意图他当然明白。可这个明显坑齐国的策略,恰恰符合他削弱四大家族和齐国公室的想法。然而要实行这个计划有一个问题,他已经公开宣布要伐鲁了,现在突然又改成攻吴,他要怎么才能向齐国人交代呢?

端木赐腹黑的一面彻底显露,他表示简单,我去吴国,请吴国出兵救鲁国,您这不就能让齐吴两军开片了吗?

田常一听乐了,立马让端木赐出使吴国。

端木赐跑到吴国跟吴王夫差请求吴国出兵救鲁国,结果夫差很轻易地就满口答应了。

为啥夫差愿意往端木赐挖的坑里跳?

因为端木赐知道夫差一心想要北上争霸,所以他面见夫差时提的重点不是救鲁而是北上伐齐争霸,这正好合了夫差的心意。

离开吴国国都后,成功劝说夫差出兵北上争霸的端木赐并没有回齐国向田常复命,反而是南下了,他一路跑到了越国国都去面见了越王勾践。

这一次端木赐又成了吴王夫差的使者,他要勾践出钱出兵支持夫差北伐。跟聪明人说话就是简单,勾践一听端木赐的要求立马就懂了随即满口答应,还送了端木赐大批金(应该是铜)做谢礼。

端木赐也是个聪明人,收下了勾践赠金的他回到吴都向夫差交差复命时,又展现嘴功巧妙地打消了夫差想要越军全部随他北伐的想法。

从吴都出来的端木赐回到齐国向田常复命后,并没有回去向老师孔子复命,而是向西一路狂奔到了晋国向晋君告难。

不好了晋公,吴国要攻打齐国啦!吴国如果打输了,越国必然会去偷它的家,那您就高枕无忧了。可要是吴国打败了齐国,那吴王夫差一定会继续向晋国发动进攻,您可得提前做好迎战的准备啊!

跟晋君打了吴国的小报告后,端木赐这才回去向自己的老师孔子报告任务完成了。

端木赐跑去晋国这是为什么啊?

因为吴国一旦击败了齐国,那么鲁国面临的威胁自然就从北面的齐国转到了南面的吴国,所以齐军被吴军打败并不能彻底解除鲁国面临的危机。只有让越国扰乱了吴国,晋国牵制了齐国,这才能保证鲁国的安全。

漂亮!这才是真正的算无遗策!

公元前486年,心急的吴王夫差倾国而出进攻齐国,在艾陵大破人心散乱的齐军,而田常果然坐山观虎斗。由于艾陵之战改变了齐国国内的力量对比,这使得田氏趁机坐大,齐国陷入了内乱之中再也无力对外用兵。

不出端木赐所料,吴王夫差击败齐国后果真继续进攻晋国,吴军自然是被严阵以待的晋军击退。不服气的夫差于公元前485年再次北伐齐国争霸,然而这次北伐齐国吴国并没有什么收获,反倒是给了田常机会蛊惑大夫鲍牧弑杀了齐悼公,使得田氏代齐向前迈出了一大步,鲁国北面国境长时间不再受到齐国的威胁。

公元前482年,夫差亲自带领大军北上,与诸侯盟会于黄池,勾践利用吴国国内空虚的机会突然出兵伐吴,吴国经此一役后日渐衰弱。公元前476年,勾践认为时机成熟于是出兵灭吴,一直到公元前473年,越军终于攻陷了吴都姑苏城灭亡了吴国,夫差自杀身亡。

攻灭吴国的越国对鲁国一直都不错,三桓之乱中不得不逃亡出国的鲁哀公就是被越国收留,最后死在了越国。而且越国在勾践之后一直内乱不断,多位君王都被弑杀,鲁国国境南面的威胁也算是暂时解除了。

端木赐在公元前485-486年的这一次卓越的外交活动精彩绝伦,被后人精准地总结为存鲁、乱齐、破吴、强晋、霸越十个字。端木赐几乎以一己之力便改变了天下大势,时隔两千年再看他当年的存鲁之谋,也令人不由地拍案叫绝。

如果要评选一个先秦最佳纵横家,那么自然是非端木赐莫属了。

因为先秦最佳纵横家的有力竞争者苏秦背后,有齐国明面的支持和燕国暗地的支持;而张仪背后是强秦的支持;端木赐的身后是不强不弱的鲁国,以它的国力根本不足以支撑端木赐在齐晋吴越四强间游走。

可是端木赐根据自己经商建立起的情报网获得的信息洞察局势,巧妙地利用齐晋吴越四国的矛盾以及当权者的欲望,有针对性地鼓动他那三寸不烂之舌口吐莲花,在这四家之间纵横捭阖,使得鲁国在无需割地赔款的情况下就得以自保。

端木赐上演了外交史上的奇迹,也展示了小国要如何在大国的夹缝间求生存。

孔子让端木赐想办法保全鲁国,他真是找对人了。直到战国后期楚国大破越国,才得以北上于公元前255年灭掉鲁国。所以端木赐一举为鲁国在春秋战国乱世中,争取到了两百多年的生存时间!

觉得码字的文章还行,走过路过看过请赞个粉个转个。

谢谢大家的支持。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