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1938年,随着李宗仁一声令下,台儿庄战役正式打响。
在这场战役中,无数身披戎装的中华儿女用血肉之躯抵挡住日军的猛烈袭击,成功粉碎日军两个王牌师团,给日军造成上万人的伤亡,取得几乎所有人都预料不到的重大胜利。
(相关资料图)
尽管这只是一个地区的战役,但是却给中国乃至世界带来超乎想象的影响。
更令人为之动容的是,当时出现多支不顾个人生死,只为完成任务的敢死队。
敢死队主要指的是战争时为完成某些特殊任务,从诸多士兵中挑选出不怕牺牲的士兵组成一支队伍,然后不顾一切地完成任务。
一般来讲,敢死队绝大部分任务都是孤军深入敌人腹地,这些队伍的幸存率极低,很多人都是有去无回。
为了鼓励士兵加入敢死队,李宗仁摆出好多筐大洋,扬言敢去的人每人赏30块大洋。
这对于许多出身农民家庭的士兵来讲是一个不小的数字,但是面对这些大洋,敢死队的成员们说:“我们连命都可以不要,还要这些钱干什么?”
抛出这个问题之后,敢死队毫不犹豫地踏上战场,与敌人展开一番激烈的殊死搏斗。
一、台儿庄战役的重要性
台儿庄是山东省南部峄县的一个大集镇,刚好是徐州北部一个关键节点。
当时整个国民政府已经转移至重庆,但是仍然有许多高级将领留在武汉等地指挥作战。
经过仔细研判之后,日方认为只要能够突破武汉,拿下广东地区,那基本上就可以控制整个中国。
1938年春,兵分两路的日军浩浩荡荡地来到徐州,想要突破徐州,以便打通南北,进而实现占据中国绝大部分地区的计划。
图|李宗仁
徐州处于鲁、苏、豫、皖四省之要冲,自古以来便是兵家必争之地。
知悉日军的意图后,国民政府意识到能否守住徐州,将直接关系到全国战场形势,因此迅速集结60万大军驻守徐州以及周边地区,任命李宗仁担任指挥官。
身肩重任的李宗仁也清楚徐州的重要性,但是此地恰好处于平原之上,是难守易攻之地。
想要守住一马平川的徐州,必须要牢牢控制住此地的南北门户,即淮河和台儿庄。
李宗仁是一位争议颇大的人物,同时他身经百战,拥有极其丰富的作战经验。
面对严峻的形势,他直接调集大量精兵在淮河布防,利用两岸特殊地形抵挡住敌人的进攻。
等到2月21日,双方在淮河陷入僵持阶段,这相当于直接粉碎日军想要南北夹击徐州的险恶图谋。
眼看形势有变之后,日军迅速调整策略,此时日军没有继续在南面投入更多兵力。
而是将全部精力放在北面,即全力进攻台儿庄,瞬间台儿庄成为中日必争之地。
二、台儿庄战役正式打响
1938年3月14日,经过研判之后,日军正式向台儿庄发起进攻,一场对中日双方都极为重要的战役正式打响。
刚开始日军选择的进攻点是台儿庄旁的滕县,出动多架飞机和大炮对这个小县城发起前所未有的轰炸。
面对敌军的猛烈进攻,守军很快便处于下风。
当时守军几乎没有任何胜算,但是他们仍然希望能够争取更多时间,等待援军的到来。
当时日军已经将城墙炸破,想要通过这些缺口攻入滕县。
图|台儿庄战役
可每当日军准备破城而入时,守军便会在城墙上投下大量手榴弹,阻止日军继续前行。
守军几乎找不到可遮掩的地方,完全是在用血肉之躯阻止敌军的进攻。
与敌人交火三天之后,伤亡惨重的守军依旧没有看到援军的身影。
此时日军集结大量重型军事军备,再次对县城发起狂轰滥炸。
一阵又一阵的枪林弹雨使得这个小县城硝烟弥漫,地面逐渐变成一片片焦土,守军几乎全军覆灭。
轰炸结束之后,日军驾驶着坦克高调进城。
所剩无几的守军发现敌军进城之后,直接冲入日军人群,赤手空拳地跟敌军搏斗,基本上都是有去无回。
3月18日中午,滕县守军全部阵亡。
其中有300多位丧失战斗力的伤兵不愿意苟活,最终选择用手榴弹自杀殉国。
仅是这一个小小的滕县便有我军损失2000多兵力,而日军也有4000多人丧生。
事后李宗仁回忆起滕县时,说:“如果没有这个小县城,或许也不存在什么台儿庄大捷。”
成功拿下滕县之后,日军士气大增,调集4万大军,准备继续南下,攻破整个徐州。
当时李宗仁的策略是让守军边跟敌军边交火边撤退,等到诱敌深入之后,再一举将敌人歼灭,但是计划总是赶不上变化。
等到3月末,台儿庄战场形势越发明朗,日军明显占据有利地位。
此时不少将领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一样团团转,李宗仁更是直接拿出一大堆大洋分给各师,让各师组织敢死队,然后利用夜色掩护,分批袭击日军阵营。
图|李宗仁在台儿庄
3月24日,2000名日军抵达台儿庄东北城墙,利用飞机大炮将城墙毁于一旦,随后直接闯入城内,但是负责在此地驻守的第三十一师骁勇善战,顽强地抵挡住敌人进攻。
首次强行闯入台儿庄失败之后,日军再度调来两支精兵。
3月27日,来势汹汹的日军凭借坦克和大炮突破台儿庄装防线,负责驻守的第三十一师与日军展开激烈搏斗。
日军分为两部分,一部分继续在外围轰炸城墙,另一部分直接突入庄内与守军打巷战,但是日军的攻势被第三十一师狠狠地粉碎了,日军被迫往后撤退。
不过经历一天的战斗之后,第三十一师的情况也不乐观,累计有2800余人伤亡。
人数锐减导致师长池峰城不得不重新编排部队,最后将剩余人员缩为7个营。
当天傍晚,大批日本援军抵达庄外,守军越发被动。
双方激烈交火期间,国军将领和战士们死伤无数。
原本驻守台儿庄有4个团长,但是现在已经有3个伤亡,12个营长也只剩下两个,形势相当严峻。
李宗仁知道守军处于劣势,但是他更清楚台儿庄战略位置的重要性。
一旦台儿庄落入日军手里,日军必定会乘胜追击,这不仅有可能会导致国军全军覆没,还有可能会葬送半个中国。
思考良久之后,李宗仁直接下达命令,要求无论是后勤保障人员,还是前线士兵,都要拿上军事装备,全部投入战斗中。
除此之外,李宗仁还鼓励大家踊跃加入敢死队,准备派出多支敢死队前去偷袭。
当时有一支由40名队员组成的敢死队前去偷袭占领台儿庄西北角的日军,这支队伍直接打了日军一个措手不及,顺利击退日军,但是也为此付出了沉重代价,最后只有两名队员得以存活。
图|台儿庄战役敢死队
此时第三十一师基本上已经全军覆没,台儿庄岌岌可危。
眼看着形势紧急,驻守在台儿庄外面的黄樵松师长迅速带领士兵进城增援。
攻入城内的日军看到这一幕之后兴奋不已,疯狂扫射进城的国军。
率先冲锋陷阵的是八连,七连紧随其后,但是等到七连进入庄内时,八连所有士兵已经全部牺牲。
面对横尸遍野的庄内,七连完全来不及感伤,直接与日军展开正面战斗,现场极其惨烈。
双方士兵全部都扭打在一起,场面一度变得很混乱。面对拥有坦克大炮的日军,七连很快便败下阵来。
原本进城时七连总共有130多人,但是最后只剩下57人。
经过多天激烈交战之后,双方均出现极其严重的伤亡,士兵纷纷进入疲惫期。
三、战争进入白热化
进入4月,日军已经控制台儿庄三分之二的地方。
原本外界以为势如破竹的日军很快便会拿下台儿庄,但是没想到顽强抵抗的国军竟然拖了日军半个月之久。
李宗仁知道,现在战场上的形势依旧是敌强我弱,但是双方明显已经进入僵持阶段,此时比拼的不仅是军队实力,还有军人的耐力。
意识到这一点之后,李宗仁迅速下令:“所有人必须要打起十二分精神,继续严阵以待,努力守住台儿庄,否则将军法处置。”
第三十师师长池峰城认为,接下来继续跟日军耗下去也不是什么好办法,还是要组织一部分人前去击退日军,于是他下令七连连长王范堂将剩余57人组成敢死队,前去日军阵地展开偷袭。
在敢死队前去偷袭之前,日军已经对外放出狠话称,他们已经成功控制整个台儿庄。
不可否认的是,日军看起来似乎占据着难以撼动的优势,但是他们显然低估中国人保家卫国的决心。
图|台儿庄战役
接到命令之后,每个敢死队的队员身上绑着许多手榴弹,手里握着长枪和大刀,准备与日军展开一场别开生面的殊死搏斗。
为了激励敢死队队员,王范堂告诉他们:“李宗仁司令准备了许多大洋,每个敢死队的成员都可以获得30大洋。”
听到这句话之后,敢死队的队员们不仅没有接过大洋,还直接将大洋扔在地上。
有队员直言:“我们连命都不要了,还要这些钱做什么?”
对他们而言,自从加入敢死队的那一刻起,他们或许就没有想着要活着回来。
准备好装备之后,57人分为6个小组,在机枪手的掩护下靠近日军阵地。
等到炮火声有所消停之后,每个敢死队的成员直接往日军的身上扑去。
面对突如其来的攻势,日军连反应的时间也没有。
敢死队队员可以如此轻松地靠近日军,是因为日军根据收集来的情报信息判断,现在台儿庄内的国军大约只有几百人,不会轻易对日军发起进攻,因此一些日军放松警惕,直接倒在地上休息。
有个别敢死队队员认为,凭借大刀和拳头或难以置所有日军于死地。
为了能够击败更多日军,他们甚至直接冲进日军休息的房子里引爆引爆身上的炸弹,与日军同归于尽。
与敢死队队员正面交锋的矶谷师团自认为具备火力优势,坚决不愿意往后撤退一分。
面对不知好歹的日军,敢死队队员直接迎着炮火前进。
遇到有些难以攻破的房子,敢死队队员组成一条长长的人梯,让几个战士踩着他们的肩膀爬上屋顶,然后朝着屋内的日军一阵扫射。
敢死队队员已经将此事当做生命最后一刻,完全将生死抛之脑后,只知道要拼尽所有力气击退日军,实现保家卫国的梦想。
图|台儿庄战役敢死队
万万没有想到的是,这只仅有57人组成的敢死队竟然成功地击溃日军,顺利夺回台儿庄西北角。
在这一场鲜血横流的战斗中,57名敢死队成员不仅夺回据地,还粉碎了日军的妄想,这个结果是日军完全没有想到的。
随着黎明的到来,这场战斗迎来终点,但是这支队伍只剩下13人,其余全部身亡,剩下的战士全身是伤,每个人看起来都已面目全非。
完成任务之后,13名敢死队成员返回部队,但是在返途过程中,有一名队员认为自己表现不佳,无颜回去面对战友,遂决定自尽,最终只有12人回到出发阵地。
等到4月份,台儿庄战役进入白热化阶段,日军几乎占据台儿庄绝大部分地方。
与此同时,不断赶来支援的日军陆续进入台儿庄,这使得日军士气大涨。
在日军的猛烈进攻下,整个台儿庄已经成为一片火海。
当下想要守住台儿庄已是一件极其困难的事情,但是剩余的守军仍然坚守阵地,一寸不让。
每当日军坦克即将突破阵地时,阵地里的战士们便直接冲上去将坦克团团围住,有的人站在地面破坏坦克,有的人直接爬上坦克,接着将手榴弹放在坦克上面,用自己的血肉之躯压住手榴弹,然后再将坦克点爆。
经过几次炸坦克之后,守军们发现只要直接摧毁日军坦克的履带,那坦克基本上就变成形同虚设的存在。
为了能够让日军所有坦克报废,一波又一波的敢死队冲到日军坦克旁,用手榴弹炸掉坦克的履带。
一辆日军坦克被引爆意味着有一名我军战士为此付出生命,但是为国捐躯的战士们却没有一丝犹豫。
图|台儿庄战役(油画)
4月2日,当时台儿庄内已经有不少日军,但是第三十一师伤亡惨重,没有办法顾及所有区域,因此第二集团军总司令孙连仲下令第二十七师师长黄樵松抽调部分士兵进城增援。
当时他组建一支由250名队员组成的敢死队,率先冲上前线,确保后续队员能够顺利突破日军防线。
当天凌晨1时,敢死队队员已经完成城墙破拆工作,此时只待一声令下便可攻进庄内。
接到命令之后,敢死队队员高呼“冲啊”等口号突进城内。
历经长达三个小时的激烈战斗之后,敢死队队员顺利突破日军防线,随后继续向城内突进,累计歼敌数百余人,缴获大量军事装备。
等到当天下午2点,敢死队队员基本上已经拿回城东地区,这为国军取得台儿庄战役的胜利打下坚实的基础。
经历长达十多天的浴血奋战之后,台儿庄守军摧毁日军两个师团,为其他援军赶来歼敌,争取了宝贵的时间。
4月4日晚上,汤恩伯等人带领的援军最终赶到台儿庄,累计有7.2万人。
按照原定计划,庄内守军继续与日军周旋,争取将日军逼出庄外。
与此同时,庄外援军则全部挥师南下,采取迂回战术,从不同方向围堵日本军团。
当时汤恩伯带来的部队已经在台儿庄周边围成一道坚实的防线,导致城内外日军没有办法取得联系。
在意识到形势有所好转之后,池峰城决定再次组织赶死队跟日军厮杀。
此次组织的敢死队主要分为三部分,累计有200名队员。
经过一小时的激烈斗争之后,敢死队顺利完成任务。
值得注意的是,厮杀过程中,敢死队队员意外获得一份日军机密文件,该份文件中写到,城外部分日军已经开始往后撤退,这说明国军的反击已经取得一定成效。
图|缴获日军坦克
以上几次是一些资料明确记载有关于台儿庄战役期间敢死队的事迹,但是从事后一些老兵的回忆来看,这场至关重要的战役肯定不止出现这几支敢死队。
随着最后一支敢死队胜利归来,守军士气大增。
面对守军的强烈攻势,日军很快便溃不成军。
4月6日当天,濑谷旅团长下令所有日军离开台儿庄,随后守军乘胜追击,开始吹响反攻号角。
此时汤恩伯所带领的部队已经将台儿庄围得水泄不通,庄内的守军则负责对剩余的日军进行清扫。
尽管守军没有足够多的坦克和大炮,但是他们有着为国杀敌的热情,只见守军拿着手榴弹,密集地朝敌人扔去,直至歼灭所有庄内的日军。
隔天凌晨,庄内守军一蜂窝地涌出台儿庄,对逃跑的日军展开最后围剿。
面对守军的反击,日军纷纷抛下弹药、粮食等物资,逃窜至枣庄等地,而守军则一边追杀剩余的日军,一边收集日军来不及带走的弹药、军事装备等。
等到战争胜利时,台儿庄早已成为面目全非的废墟。
事后人们回忆时说道:“当时庄内河流的颜色已经变成血红色,水面上漂浮着日军的帽子,地面也是一片通红,放眼望去均是手榴弹的碎片和尸体”。
关于这场战役具体伤亡情况,中日双方的记载有所出入。
有的记载我军歼敌11984人,牺牲人数达到3万多人,但是日方的记载则没有那么多。
综合各方的记载来看,我军在台儿庄战役中至少歼灭1万名日军。
毫无疑问,这是一场尸山血海的惨烈战斗,为此数以万计的中国将士奉献了自己的生命,也鼓舞了无数中华儿女继续为救国图存而奋斗不息。
图|李宗仁
结语
如今80多年已经过去,我们再重新回忆这场大捷时,那些曾经亲身经历过,为国家存亡出生入死的人,几乎已经全部离去。
在那段腥风血雨的日子里,正是他们的顽强抵抗,才让中华民族得以幸存至今。
今天中华儿女再回首台儿庄战役时,无一不感慨敢死队的勇敢。
与此同时,我们尊重、钦佩每一位为国家、民族捐躯的勇士。
虽然这群敢死队是临时组建的“杂牌军”,踏上战场便是跟死神交手。
但是他们始终义无反顾地奉献出自己的生命,可谓是名副其实的“民族英雄”,值得让后人永远铭记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