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资料图)

白天和黑夜互相交替,一日三餐在滚动播出。

人活着,每天都是现场直播,没有人知道自己下一秒会遇到谁,会接到谁的电话。

为了人间烟火气,我们常常组织饭局,约三五好友,喝杯小酒,聊一聊过去和未来;找几个亲人,拉扯一些事情。

红白喜事,一大群人相聚,好不热闹。很久不见的亲戚朋友,都见面了。

任何事情,有利有弊,饭局也是一样。

很多的饭局,不是单纯的互动,喝一杯酒,背后还隐藏着什么。也许,吃的是饭,入的是局。如果你不懂饭局的玄机,难免要吃亏。

02

一喊就到的人,难免要吃亏。

战国时,苏秦开启了合纵六国,联合对抗秦国的计谋,并得到了几个君王的赏识。

苏秦在赵国的时候,听到了秦国将要派兵来袭的消息。为了阻止秦国的行为,他请同学张仪吃饭——目的是让张仪去秦国,监督秦王的一举一动。

当时,张仪在魏国,穷困潦倒。听说有饭局,他毫不犹豫就答应。不料,在宴席上,苏秦吃香喝辣,给张仪的饭菜,却是青菜和汤水,也不给张仪报销路费和住宿费。

就在张仪愤怒的时候,苏秦派亲信,怂恿张仪去秦国,并给了路费。

试想一下,要是张仪到了秦国,并没有得到重用,那么他的后半生,岂不是被苏秦毁掉了?一次饭局,其背后隐藏的东西,让人不寒而栗。

历史上,还有鸿门宴,体现了项羽和刘邦的智慧较量。吃饭的时候,还剑拔弩张,真的难以下咽。

很多的饭,吃下去容易,吐出来好难。

有人说:“人不要脸,天下无敌。”

只要厚着脸吃饭,也不管任何人的情面,就可以省去很多的麻烦。但大部分的人,是要面子的,因此给“请吃请喝”的人面子。

如果你认真思考,就会发现,常常请你吃饭的人,也许是“请君入瓮”。利用了“登门槛效应”——刚开始,搞好关系,提出一点点的要求;再后来,留下人情债,提出很多的要求。

因为“吃人嘴短”,所以常常暴露出“人穷志短”,吃饭见格局,真是如此。

03

事前分析的人,才能趋利避害。

孔子是一个很讲礼的人,也常常参与饭局。

他在鲁国做大司寇的时候,陪同鲁定公出差,去了齐国。

在出发之前,孔子说:“臣闻有文事者必有武备,有武事者必有文备。古者诸侯出疆,必具官以从,请具左右司马。”

到了齐国,饭局上,齐王派人威胁鲁定公,又派一些侏儒、小丑做出羞辱的动作。

幸好孔子早有防备,才应付过关,维护了颜面,保住了鲁国和齐国的盟约。

我们去旅游的时候,常常会做攻略。比方说,到某个城市,就会提前了解该城市的美食、美景,人们的生活习惯,哪一条街最热闹,什么档次的旅馆适合自己。

去吃饭,其实也要做攻略,学一学孔子。只是很多人沉浸在饭局的热闹之中,忽视了这一点而已。

政论家邓拓曾经说过:“真正的虚心,是自己毫无成见,思想完全解放,不受任何束缚,对一切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具体分析情况,对于任何方面反映的意见,都要加以考虑,不要听不进去。”

做人“啰嗦一点”,多问几句,多打听一些情况,稍微延迟一点“回复是否参加饭局”,是很有必要的。体现了智慧,也可以省去很多的麻烦。

建议你,主动对以下几个问题,分析、作答。

第一,为什么请你参加饭局?这是目的。

通常来说,请你去凑数的饭局、让你去挡酒的饭局、让你购物的饭局、求你办事的饭局......最好不要参加。毕竟,对方的目的不纯粹,只是在利用你而已。

第二,都有哪些人参加饭局?这是圈子。

不属于你的圈子,就不要强融了。到了饭局上,看到一群恶心的人,还不得不陪着笑脸,真的为难了自己。

第三,谁组织的饭局?这关系到钱袋子和面子。

按理说,谁组织饭局,谁买单。可是有的人却不会这样做,只是负责组织饭局,却在吃饱喝足之后,悄悄溜走。也有AA制的饭局。

另外,和你有恩怨的人组织饭局,希望两个人和解。也要提防。万一和解不成,矛盾反而闹大了,应该想出抽身的方法。

第四,饭局之后有什么活动?这是远见。

吃饭之后,不一定会及时回家。也许要去唱歌,吃夜宵,打麻将。甚至去做一些见不人的事情。

如果饭局后的活动不适合你,那么就要准备提前离席,或者委婉地拒绝参加。

04

分析饭局,要注意两个方面:正面、反面。

正面是有利的事情,积极阳光的交友方式;反面是伤害你的事情,藏污纳垢的可能性。

饭没有吃好,酒伤害了身体,还被人要求办很多的事情,面对尴尬的人情,这样的饭局,就是招惹是非。

当你分析了饭局之后,决定参与,就说话爽快一点;如果不参与,就应该拒绝。

拒绝的时候,尽量“找理由、表示歉意”,不要得罪对方。人情留一线,日后好相见。以后还有什么机会,能够见面、合作,也不一定。

任何情况下,要记住,吃饭没问题,入局要谨慎。

时代变好了,家家户户都炊烟袅袅,回家吃饭才是最好的选择。

作者:布衣粗食。

关注我的文字,走进你的心灵。

文中配图来源于网络。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