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公元前613年,楚穆王去世,嫡长子熊旅继位,史称楚庄王。楚庄王继位后,面对楚穆王留下的烂摊子,楚庄王可谓是焦头烂额,就在他刚刚即位便被手下大臣绑架,幸好被大夫蕺梁所救,才得以重返郢都,开始了他韬光养晦的三年。
根据史记楚世家记载,晋国大将赵盾在楚国家门口将楚国的附属国蔡国灭国,但楚庄王依然是载歌载舞,无动于衷。楚国饥荒,巴东山戎族叛乱。也不能阻止楚庄王的送行享乐。他一如既往地躲在深宫之中,整日狩猎饮酒,不理政务,甚至还在宫门口挂起大牌,上书觐见者,杀无赦的字样,俨然一副昏君模样。然而,这只不过是他的障眼法。他在沉迷享乐的同时,无时无刻不在为后面的一鸣惊人奠定基础。此时的楚国,内有权臣当道,公子谢和公子仪都在寄予王位,满朝文武,几人是黑,几人是白,他看不真切。
外有强国林立,此时的晋国正如日中天,有赵盾为政,国力军事,整个华夏大地上无人敢与之争锋。此外,春秋乱世,风云之际,邦交错综复杂。一不小心,国家将会万劫不复,他作为一个不足20岁的少年,岂敢盲目出击?世人皆知,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试问,如果楚庄王本就是生性昏庸之人,怎么可能就在两个老臣劝谏两句之后,便能一改往日作风,脱胎换骨?又怎么可能完成从贪图享乐到春秋第一王的华丽转变?楚庄王三年,纵行享乐的楚庄王一改往日做派,罢淫乐,立樊姬,或杀、或罢,或贬、或斥,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肃清朝堂,培植自己的势力。吴举、苏从、孙书敖等治世名臣走向政治舞台,尤其是孙书敖,兴修水利,发展农业,注重法制,稳固国内,整顿军队,增强军事实力。助楚庄王成为霸主,他是周武王的姜子牙,是齐桓公的管仲,是秦穆公的百里奚,他更是楚庄王的孙书敖。
自此以后,楚庄王以并国26,开辟3000里的赫赫军功,一举成为春秋时期继齐桓公、晋文公、宋襄公、秦穆公之后的春秋第五位霸主。楚庄王六年,郑国叛晋归楚,随着楚国的稳定与实力不断增长,中原小国纷纷见风使舵,准备投靠楚国。恰在此时,陈共公去世,楚庄王因为没有前去吊唁。继位的陈灵公一气之下与晋国结盟,而这也拉开了楚国进兵中原的序幕,要干就干他个一鸣惊人,让他们看看,到底谁才是中原的霸主。楚庄王率领大军先攻陈国,再打宋国。
公元前606年春天,楚庄王亲率大军北上,以勤王的名义,到达周天子都城洛邑附近,在周王室边境陈兵示威。周定王惶恐不安,派王孙满慰劳楚庄王。楚庄王在接见王孙满时问九鼎之大小,这九鼎乃是大禹所铸,象征华夏九州夏商周时代的镇国之宝,是天子权力的象征。楚王问九鼎那可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王孙满无奈,只得说道三代相传的国宝是德而不是鼎。现在周朝虽衰,并未失德,鼎的轻重也是你问的吗?此时的楚庄王对自己的军事实力有着清醒的认识,他明白自己无法对抗晋、齐、秦等诸侯大国,因此便退兵了。
此后的楚庄王北进至郑州,不巧的是碰上了晋军,但晋军内部政见不一,各行其是,楚庄王大败晋军,得以实现饮马黄河的愿望。楚庄王成为中原大地上的真正霸主。
公元前595年,宋国因为杀了楚国的使者,惹得楚庄王大怒,率领三军攻打宋都睢阳,天下诸侯为之震惊不已,又是畏惧,又是敬佩,又是不满。面对咄咄逼人的楚国,宋文公带领臣民坚守城池长达半年,城内已经是累累白骨,易子相食,饥寒交迫。直到一年后,楚军粮草不多,楚庄王知道此时灭宋已然是痴心妄想,又担心军卒久在国外,国内田地无人耕种,势必荒芜,酿成来年粮灾,最后无奈只能与宋国结盟。
公元前591年,楚庄王病逝,太子审继位,史称楚公王。然而随着楚庄王离世,楚国的霸主地位也不复存在。就在楚庄王尸骨未寒之际,楚国内部便已经分崩离析,以令尹子重为首的王族与申公巫臣为首的大臣们矛盾激化,子重、子反登上政治舞台,申公巫臣等人预感危机来临,便开始流亡他国。楚庄王能够称霸于诸侯,也有一定的运气在,不过能成为一国之王,的确是有自己的几分实力的,他的三大谋略便是让他成为霸主的必要条件。不仅下属对他死心塌地,就连敌人也要敬佩万分。楚庄王最大的阳谋便是以静制动,一鸣惊人便是由此而来,韬光养晦,一举夺得国家政权,不可谓不精彩。此外,作为明君的标配,楚庄王也是一个善于纳谏,并且能任用贤能之人,自省自觉。纵观楚庄王的一生,他称霸诸侯,重用人才,善于纳谏。发展农业,重商重农,让楚国成为一时之强国。诚如孔子所说贤哉楚王,倾千城之国,而众一言之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