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清朝在镇压太平天国运动的时候,因为原有的八旗、绿营都衰败不堪,难当大任,所以只能依靠新兴起的湘军等团练担负重任。满清朝廷通过鸦片战争、镇压各地反清势力等一系列战事,也认识八旗军、绿营军等旧军战斗力丧失,需要在其基础上进行整顿,以编制新的军事力量。

因为看到湘军战斗力强,所以清廷在咸丰年间有了整顿旧军制,重新编制新军的想法。同治四年(1865年),兵部、户部诸臣会议决定首先在天津选练直隶六军,以“简器械、勤训练”口号,始定练军之名。到七十年代,全国各行省陆续设置练军,最后一个省是甘肃,到1883年才设练军。最初练军的兵勇是从原先绿营中抽选精锐,这是各省练军士兵的基本来源。例如,直隶练军就从旧军中抽选了10306人。另外的一个来源是地方团练勇营,改编制为练军士兵。

既然是区别于旧式绿营军,新组建的练军为提高士气,待遇方面相应增加。绿营军1名兵丁饷银每年12两,粮食36斗(450斤),根本不能养家糊口。各省练军步军兵勇基本饷银每月就达到3两,马兵更高,这比原先绿营军高了不少,可以维持一家人生活。各省章程都是取直隶练军为蓝本,其编制仿照湘军,营为基本单位。每步队营设营官1人,哨官4人,哨长5人,什长40人,正兵360人,营官亲兵50人,哨官护兵40人,营官自率中哨,全营共500人。

马队营设营官1人,帮办2人,督队官5人,每哨5棚,每棚什长1人,正兵9人,营官自率中哨,全营包括伙兵、马夫共316人。但是各省条件不一样,每营规模不同。例如,江苏、河南、广东、湖南、湖北、安徽、山西、四川等省马队以250人为一营,而云南练军在中法战争中步队实行220人为一营。在训练方面,练军取法于淮军,采用洋法操练。每营设正教习1名,帮教习4名,这些教习基本上从淮军中调派。训练项目除练习瞄准打靶外,还要修垒浚壕以习劳苦,也要参加练习阵操。

武器装备方面,以创设练军的直隶为规则,拟每营装备洋式劈山炮16门,开花炮4门,抬枪48杆,鸟枪112杆,马枪32杆,其余大刀长矛等184件,合计有300名兵丁操作火器,约占总人数的60%。其他各省大多数效仿直隶规则,也是既有刀矛等冷兵器,又有抬枪、鸟枪等旧式火器,也有洋枪洋炮等近代火器。成立不久后的七十年代,直隶练军开始改装近代枪炮,九十年代又装备新型毛瑟枪和克虏伯大炮,这些武器使直隶练军成为当时清军中装备比较精良的部队。但是放眼全国,因为财政原因,直到甲午战争期间,各地练军还有部分新旧武器混用的情况。

至1898年,全国练军达到36万。与同时存在的绿营相比,练军战斗力无疑要稍高一些,因此练军在各地承担了防守重镇的任务,一旦有战事就派出去作战,在中法战争、甲午战争中练军就被大量派往沿海,担负要地防守。在抗击八国联军战斗中,直隶练军大部分参战,表现出一定的战斗力。1900年6月,八国联军20000多人,以及大批舰艇进攻大沽口。总兵罗荣光率练军3000人马防守,战斗于16日晚上开始,至17日早晨结束,由于众寡悬殊,大沽口失陷,罗荣光英勇牺牲,部下近千人阵亡。但是练军也取得了一定的战果,击沉击伤敌舰艇6艘,毙伤敌军255人。

八国联军进攻京师,练军也参加了保卫战,各省练军也有一些小规模战斗,但是大多数情况都败退,作战能力不高。1907年,练军被新组建的巡防营所取代。当时清廷采取这种换汤不换药的方式编练军队,最终是不会取得好效果。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