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清末中日两国于1894年爆发的甲午战争,无论海战还是陆战,大清均是一败涂地。其中北洋水师全军覆没,舰船除了被击沉的以外,还有一些被日军俘虏。而被俘的舰船绝大多数为日本所用,只有几艘小舰船战后归还了大清,本文主角海镜号就是其中之一,我们来看看当年是个什么情况。

1873年11月8日,福州船政下水了第十三号舰,取名海镜号,这是一艘炮舰/运输船,建造该舰的目的是为了解决船政财政问题,因为海镜号战时可作战,平时用于揽客载货以牟利,这样就可以补贴船政的经费,所以海镜号是一条兵商两用船。海镜号炮舰是木质船身无装甲,属于济安级,由船政法籍顾问安乐陶负责监工,造价16万零7千两白银。

海镜号长64米,宽9.6米,艏部吃水3.2米,排水量1258吨。因为从1970年开始船政就能自制船用蒸汽机,所以本舰主机也采用一台福州船政自制2气缸往复式蒸汽机,功率600马力,最高航速约10节。武器配备一门160毫米主炮,2门120毫米副炮。海镜号加入船政水师服役也就几个月,被当时的南洋大臣调至招商局,往来于东南各省当做客船使用。

十九世纪八十年代初,朝廷委派李鸿章组建北洋水师,海镜号被清廷调至北洋使用,与敏捷、利运、湄云等舰驻泊旅顺军港。1884年朝鲜爆发甲申事变,海镜号作为运输舰,活动于北洋各港口与朝鲜半岛一带。1894年6月中日甲午战争爆发,海镜号与其它运输舰给在朝鲜作战的清军运输物资。但是9月17日黄海大海战失败后,北洋水师各舰为保存实力,龟缩在军港内,丧失了制海权。

到了11月,日军攻陷了旅顺,停泊在军港内的海镜、湄云、利运等几艘舰,既不敢逃跑,怕被日舰击沉在海上。又不敢与敌舰战斗,因为下水已经二十多年,木质船身已经老旧,不堪一击,加上火力又弱,所以这几艘舰为避免流血,就选择了放弃抵抗,随后被日军俘虏。

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因为海镜号等舰状况差,日军也没有开走,就一直滞留于旅顺港内。直至1895年4月23日,俄、德、法三国出于自身利益,迫使日本把占领的辽东半岛归还给大清。而日本趁机勒索了清政府三千万两白银,才答应归还辽东半岛。留在旅顺港的海镜、湄云等舰,日本根本瞧不上,就一并归还给了清政府。

因为海镜号是老旧木船,才得以重回大清,也算是万幸。后来海镜号又转交给招商局使用。因为年代久远,资料缺失,最终除籍时间已经无从知晓。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