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国是东海之滨的一个周代传统大国,早在齐僖公时代,就已号称“小霸”,强盛一时。齐桓公夺得君位后,启用管仲进行了大刀阔斧般的改革,齐国国力更上层楼,凭借着“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的功绩而称霸东周。不过,齐桓公之后,齐国就陷入了五子争立的长期内乱之中,发展几乎停滞。春秋中晚期,又因内部贵族发展壮大,齐国公室逐步衰弱,到战国后就出现了“田氏代齐”,“姜齐”从此消失在了历史长河之中……。

虽然主人已更换,可在姜齐与田齐的历史上,却有着两次极为相似的战争:这就是齐顷公时期的鞍之战与齐闵王晚期的济西之战。

为取悦刚经历丧国之痛的母亲,“姜齐”的齐顷公在外交场合公然戏耍晋、卫、鲁、曹四国使者。三年后,遭人戏弄的四国使者推动各自的国家联手伐齐,并在鞍(今山东济南西南)大败齐军,一举进攻到齐都临淄城下。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而在战国时期,“田齐”齐闵王在灭宋后太过骄横,引起天下诸侯的愤怒。最终,与齐国有着不共戴天之仇的燕昭王派乐毅联合东周各国伐齐,在济水以西大败齐军。

鞍之战时期的姜齐,正处在齐桓公五个儿子争立之后的恢复期,实力并不算太强。此时齐顷公还敢以人身体上的缺陷来取笑他国使者,可谓是头脑简单。济西之战时期的田齐刚吞并了宋国,国土大幅扩张,实力正强。虽然人人都说齐闵王残暴,但他却从未在公开场合表现得像齐顷公那般狂傲。

某种程度上,鞍之战与济西之战都是由齐国国君挑衅天下诸侯造成。可这两次大战的最终结果却大相径庭:鞍之战后,姜齐顽强地扛住了晋人的施压,最终以极小的代价成功与诸侯联军议和;济西一战后,诸侯联军纷纷撤退,唯独燕国军队深入齐境,竟然打得田齐差点灭国!

为什么鞍之战后姜齐还能与强晋进行平等谈判,而济西之战后的田齐却瞬间崩溃,差点被战国七雄中最弱的燕国灭国?

两次战役前后发生的一些小事,或许可以说明其中差异的原因。

鞍之战前,面对强大的诸侯联军,齐顷公丝毫不畏惧,口出狂言:“我姑且消灭了这班敌人再吃早饭!”开战前,齐顷公又派大夫高固前往晋军营中挑战,俘虏了一位晋军士卒,然后绑在战车上在晋军阵前来回晃荡示威:“想要勇气者,就上前来买我剩余的勇气吧!”

可见,对比田齐时代的齐闵王,齐顷公的嚣张跋扈有过之而无不及。

然而,志气再高,战场上还是实力说了算。开战后,齐军迅速落入下风,齐顷公也被晋军将领韩厥紧追不放,最后因战马被树枝挂住而差点被擒。还好齐顷公车右逢丑父机警,临时与国君交换位置而骗过了韩厥,令齐顷公侥幸逃脱。

常人心态,既然已逃脱敌人的追捕,就应该赶紧逃离险境才是。更何况,齐顷公之所以被韩厥追上,某种程度上就是逢丑父的责任:当他的战车被树枝挂住时,身为车右的逢丑父的手前晚刚被蛇咬伤无力推车,才会被敌人追上。

然而,令人意外的是,为了救回逢丑父,齐顷公竟三次率领齐军杀入诸侯联军!每次撤退时,齐军上下都无人慌乱,坚强地护卫着国君有序撤退。更令人意外的是,当齐顷公杀入晋军阵营时,晋国附庸狄人有感于他的情义,还主动用戈和盾牌来保护着他!

齐顷公为下属舍命而战的精神,不但感动了齐人,还感动了敌人!

眼看败局无法扭转,齐顷公无法,只能退回国都临淄城中。就在这时,大街上突然跑来一位女子,拦住败退的士卒就问:“国君幸免于难了吗?”

士兵们答道:“是的。”

女人马上又问:“锐司徒幸免于难了吗?”

“是的。”

听到这,女人大松一口气,说:“如果国君和我父亲都幸免于难,那我还能求什么呢?”

齐国打了败战,国中女子却如此关注国君的生死,这足以证明,齐桓公后齐国虽已衰落,但其内政并不残暴。对待下属有情有义,治理齐国能得到大多数齐人的拥护,这才是齐顷公敢于挑衅天下诸侯的最坚强后盾!

反观齐闵王,情况就大为不同。

济西之战前,齐人狐援(《战国策》为“狐咺”)前往劝谏齐闵王:“殷商的九鼎被周人摆放在朝廷,殷商神社被周人盖上庐棚,殷商的舞乐被周人用来嬉戏。亡国的音乐不准进入宗庙,其神社不准见到天日,其重器被摆入朝廷以警示后人。您一定要好自为之啊!千万不要让齐国重器摆在他国朝廷,不要让齐国神社被人罩上庐棚,不要让齐国音乐被人用来嬉戏!”殷商覆灭后,殷商国宝被周人抢走当作战利品炫耀,原本神圣的音乐也成了周人嬉戏时的伴奏,商人神社被周人废弃,甚至连商人祖墓也被周人盗掘一空(现代考古发掘考证)——这就是亡国的下场!

可齐闵王正因灭宋而做着称圣称帝的美梦,根本听不进这样的劝谏。为此,狐援悲伤地大哭了三天。齐闵王知道后,大怒,问狱官:“国家太平无事却给它哭丧的,按法令该治何罪?”

狱官回答:“当斩。”

齐闵王当即下令:“依法行事!”

狱官并不想真正杀死狐援,但君命难违,他只得把刑具摆在国都东门,想把狐援吓跑。可狐援却主动找上门来,要求行刑。

狱官大为惊讶,连声反问:“为国事痛哭依法当斩,先生不知道吗?您这样做,是老糊涂了,还是头脑发昏?”

狐援却大义凛然地答道:“有人从南方来,进来时像鲫鱼那样恭顺谦卑,将来必定会像鲸鲵那样凶狠残暴,把别人朝廷变成草莽之地,让他国国都化作废墟!以前殷商有个比干,吴国有个伍子胥,现在齐国有个狐援!既然不听我言,想要把我在东门杀掉,那我就要与比干、伍子胥并列成三了吧!”狐援所说“有人从南方来”,大约是指楚人淖齿。此时,诸侯合纵抗齐的趋势已很明显;为了与诸侯对抗,齐闵王偷偷与楚国联合。也许就在此时,淖齿已先期来到了齐国。这时,齐国还没遭遇灭顶之灾,淖齿当然显得极为温顺。可狐援却一眼看出了他不怀好意:济西之败后,正是淖齿以极其残酷的手段杀死了齐闵王!

得知狐援如此顽固不化,妄评国家大事,齐闵王再也忍耐不住,赶紧命狱官杀死了他!

狐援的被杀,让齐国人心浮动。可之后齐闵王的作为,更令人心寒。

当乐毅率五国军队来讨伐齐国时,齐闵王派触子(《战国策》作“向子”)率军前去迎战,两军在济水边遭遇。面对诸侯联军,触子坚持稳固防守的策略,迟迟不愿主动出击。齐闵王忍受不了,就派人到触子军营内,当面羞辱他,并催促他尽快开战:“再不开战,我就要灭你全族,挖掉你的祖坟!”

触子被骂得怒火中烧,当场就决心要故意战败。

触子随即下令开战,可齐军刚一冲出去,他就鸣金收兵,然后乘一辆兵车单独逃跑、放弃了指挥!群龙无首的齐军霎时崩溃,如鼠兔般四处逃散。

就在这关键时刻,另一位齐军将领达子勇敢站了出来,收拢逃散的齐军驻扎在泰周(齐地名)。济西一战后,诸侯联军大多退去,唯有乐毅率领燕军深入。因此,就算是刚遭大败,齐军也完全有机会扛住燕国的进攻。

为鼓励齐军士气,达子特意派人去向齐闵王请求赏赐。

可济西之败后大丢脸面的齐闵王却大为愤怒,开口就骂:“你们这班战败的家伙,还想索要赏赐?!”

吃了闭门羹的使者,只得灰溜溜地返回前线了。

听闻齐闵王如此,齐军人心顿时涣散,很快就在燕军面前败下阵来,达子也战死疆场!

看着势如破竹的燕军,齐闵王无奈开启了逃亡之路。他先逃到卫国,卫人不敢得罪,让出宫殿让他居住,还主动向他称臣。可齐闵王却不知收敛,态度极为倨傲,让忍受不了的卫人都想要袭击他。齐闵王赶紧继续逃亡,先后经过鲁国和邹国,又因架子太大而被人拒之门外。走投无路的齐闵王逃到了莒邑(今山东莒县),却被楚人淖齿在此虐杀!

对比齐顷公,齐闵王挑衅诸侯的后果,二者可谓是大相径庭。

春秋时的姜齐,虽然曾出现齐桓公这样的霸主,但综合国力其实难比先灭燕国、后灭宋国的田齐。但姜齐的齐顷公挑衅天下诸侯引发了鞍之战,却只是献出宝物与部分土地,就顺利地与晋人达成和解;七年后,又因晋景公怕齐国的报复,主动让诸侯把侵夺齐国的土地给还了回去。而田齐的齐闵王挑衅天下诸侯引发了济西之战,却落得了身死而国灭的下场!

为何两次大战的后果如此不同?

鞍之战与济西之战前后发生的一系列小事,足以说明其中差异。

虽然齐顷公保持对外强硬,甚至是在无礼地挑衅天下诸侯,可他对国民却有情有义,所以得到了齐国民众的衷心支持。正因有了国内民众的鼎力支持,即便是面对强大的诸侯联军,齐顷公也敢豪言“灭此朝食”!

齐闵王虽然继承了齐威王、齐宣王两代人积累下的丰厚遗产,又一举吞并了宋国,但他不只是对外强硬,对内也相当强硬——动辄以苛法惩戒齐民,让他尽失人心。人心尽失的齐国,在济西大败后瞬间分崩离析,自然是情理中之事了。

从齐顷公与齐闵王挑衅天下诸侯的不同后果就可知道,一国能对外强硬的先决条件,关键是要赢得国内民众的人心!

——完——

作者|欲云:喜欢历史的理工男,现居深圳

图片| 来自网络,

欲云谈史论今

解读不一样的历史

以古喻今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