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考古专家在浙江余姚河姆渡镇五联村挖掘出土了一口金丝楠木棺材。

棺材长2.37米,宽0.7米,高0.92米,木棺厚10厘米,重达1500斤,主体保存较好。


【资料图】

经考古专家研究发现,这口棺材价值上亿元,仅棺材板就值一个亿,另外,还揭开了一桩千迷案。

问题来了,这具棺材的主人是谁?揭开了什么样的千古迷案?

盗墓贼破坏古墓,发现价值上亿元的金丝楠木

这口金丝楠木棺材被发现还要感谢当地的村民。

河姆渡镇五联村村民发现村子里突然多了一群鬼鬼祟祟的外地人,他们经常在村子里四处游荡,到了晚上又成群结队地出去活动,有时候还能听到一些奇怪的声响。

“他们是来盗墓的?”有人提出这样的质疑,是有依据的。

以前,村子里的老人曾讲过,村子里有一个古墓。

有人认为真,是因为古墓肯定是深埋地下,不易被人发现。有人认为假,古墓也只是传闻而已,又没有人真的亲眼见过,因此有没有古墓这事就一直这样真真假假很多年。

有村民认为这些陌生的面孔一直在村子里出现,猜测他们肯定是发现了古墓,甚至很有可能还有盗墓行为。

为了一探究竟,村里派了几个人前去查看,果不其然,在那些人经常去的小山坡上出现了好多个盗洞。

在村长的带领下,一部分人留守在原地,另外几个人去报警。

考古专家在警方的保护下,对古墓进行了初步考察。

盗洞出现的地方位于西天尖的小山上。这个地方三面环山,山前有溪流,山后森林密布,是一块风水宝地。很显然,古墓就在这个地方。

考古专家根据盗洞数量预测,这里应该不止一个古墓,很有可能都已经遭到破坏了。

接下来,考古专家开始进行保护性发掘工作,发现这里竟然存在四座墓葬。

墓葬的安葬方式也很奇特,分成上下两层,上层两座墓地是清朝年间的;下层两座墓地是宋朝的。

也就是说,宋朝人埋葬于此地,后来历经岁月变迁,墓地不再明显,也没有人再记得这里有两个墓地。

到了清朝时期,又有人看上了这块风水宝地,在宋人的坟墓之上又建了新的坟墓。

位于上面的清朝墓地非常普通,并没有什么值得研究的地方,待考古专家继续挖掘下去,发现位于下层的宋代墓葬居然非常独特。

墓地南北长11米,东西宽10米,封土堆厚达六层,是一座夫妻合葬墓。

墓葬由墓室、墓道和排水道等组成。

由于年代久远,又多次被盗墓贼光顾,因此,里面的陪葬品被偷走了一些,排水道和墓道均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但是让考古专家非常惊讶的是,墓室只有密封门遭到一些破坏,其他的地方依然保存完好。

当考古专家进入密室之后,被眼前的景象震惊了。

一口棺材,经过岁月洗礼的棺材,表面带着层赭红的光泽,其中有位考古专家认出来这口棺材的材质竟然是用金丝楠木做成的。

在中国古代,有四大名木,分别为:楠、樟、梓、椆。其中,楠木被冠以其首,可以看出楠木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是非常高的。

楠木有香气,其纹理在阳光下金光闪闪,不易开裂和变形。在历史上,能够用得上金丝楠木的人是非富即贵的,因为它主要是供皇家使用。

我们熟知的阿房宫,据史书记载,所有的木料都是楠木。之后再历朝历代中,使用金丝楠木已经成为了高贵身份的象征。

在此之前,有考古专家在工作过程中有见过金丝楠木出现在坟墓里,但大多数只是在棺材的部分地方使用,剩下的全部用其他木材代替。

眼前的这口棺材全部都是由金丝楠木做成的,因此有专家指出,墓主人死后享受的是帝王级别的待遇。

如此珍贵的棺材之所以能够留存在墓室内,没有被盗走,很大程度上源于金丝楠木非常坚硬,盗墓贼没办法下手,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它太重了。专家通过多种方式测量,发现这口棺材居然足足高达1500斤。

也许很多人不知道,金丝楠木是按克卖的。在金丝楠木的交易市场上有一句行话:十克金换一克木。也就说要拿出十克黄金才能换来一克金丝楠木。

这口重达1500斤的金丝楠木棺材如果拿出去卖,价值上亿,再加上它是宋朝的金丝楠木,算上历史加成,拍卖价格更可观。

根据圹志,确定墓主人身份

整口棺材都用金丝楠木制成,可见墓主人不是普通人,而墓地的规格又不够宏大,很显然墓主人不是皇帝,是王公贵族?在场的所有工作人员都对墓主人是谁产生了好奇。

盗墓贼把陪葬品能偷走的都偷走了,偷不走的也给破坏了,因此很难根据陪葬品判断墓主人的身份。

一直没能找到有力的证据证明这个墓室的主人究竟是谁,因此专家们一致决定把这个问题先放在一边,等待更多东西被发掘出来后,说不定就能知道墓主人是谁了。

直至专家在研究墓顶上覆盖的长方形圹志(圹志是放置在墓葬圹顶上的石刻,一般上面会雕刻上墓主人生平)时终于找到了证据。

史嵩之墓中的圹志是由一整产自宁波的梅园石石板雕琢而成,长3.8米,宽1.9米,厚度为0.4米,整块重达8吨。

上面记载着,史嵩之生于1189年,卒于1257年(宋宝祐五年)。

史嵩之是什么人?为什么能用上金丝楠木?

史嵩之32岁中了进士后,到今天的湖北襄阳担任光化军司户参军,主要负责管理户口和粮食。

绍定元年即1228年,李全之乱平息,宋朝与一直南下进犯的金军之间的战争也减少了,长期战乱,导致民不聊生,尽快恢复生产、发展经济成了当务之急。

朝廷号召京湖(今天的湖北襄樊)、江淮等地屯田种粮。时年40岁的史嵩之在襄阳完成屯田任务,储存粮食68万石,成为全国学习的榜样,朝廷给他加官为权知枣阳军兼制置司参议官。

次年,他又置堰屯田,发动军民兴修水利,粮食再获大丰收。朝廷给他进爵。

身为文职官员的史嵩之一直对军事也很感兴趣。

绍定六年即1233年,金军将领金哀宗准备从京湖地区打开一条进入四川的通道,企图通过把兵力转移到四川去,以图未来能有东山再起的机会。

史嵩之得知此事后,与时任京西兵马钤辖孟珙联合作战,首先在光化等地打败了进犯的金军,之后,又乘胜追击金军将领武仙的军队驻扎地。

武仙轻敌,没想到史嵩之一个文官如此擅长打仗,导致兵败,最后只能率残余部队逃往马蹬山。

史嵩之和孟珙并没有就此收手,而是继续追究武仙,攻占马蹬山,俘获大量军械物资,俘虏金兵7万人。

金军入川失败,再加上和北方的蒙古兵作战接连失利。身为金军将领的金哀宗于1233年6月退守至蔡州(今河南省驻马店市汝南县)。

金哀宗到了蔡州后,选美女、造宫殿,打算长期定居在此地。到了9月,北方的蒙古兵南下,只享受了3个月奢靡生活的金哀宗再次被迫面临兵临城下的窘境。

蒙古兵一边攻打金哀宗,一边派人去找史嵩之,商量宋、蒙联合攻打金军以及签署宋、蒙互不侵犯条约。

宋理宗答应了蒙古的请求,下诏由史嵩之负责此事。

端平元年即1234年1月,史嵩之和孟珙等人率精兵2万人、粮30万石奔赴战场,协同蒙军把金军的驻扎地蔡州城围了个水泄不通。

宋、蒙联军掘开了蔡州城外汝河(现在俗称南汝河)的河堤,外城被大水冲毁。一直被困在蔡州城内的金军,已经到了弹尽粮绝的地步。

金哀宗见大势已去,吊死在行宫里,统治大半个中国长达120年的大金帝国就此终结。

这一场胜仗,对南宋朝廷而言是非常值得庆贺的盛事。史嵩之把金军将领张天纲、完颜好海等人的骸骨敬献给宋理宗,这也代表着南宋朝廷洗刷了靖康、会稽之耻

正是在这场战役中,宋理宗看到了史嵩之的军事才能,此后,史嵩之经常出现在战场上。

宋、蒙联军打败金军后,蒙军开始北撤,原来被金军占领的中原地区,现在变成了一个真空地带,不属于宋,也不属于蒙。

宋理宗和朝中众多大臣认为应该趁着这个时机,收复“三京”,即应天(今天的河南商丘)、开封和洛阳。

但是史嵩之不赞成这样做。

原因一:宋、蒙之间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合作伙伴关系,很有可能会因为收复“三京”导致破裂,这种局面其实是不利于常年处于战乱状态的南宋。

原因二:被金军占领的河南一直处于被搜刮状态,民不聊生,蒙军撤离后的河南,几乎是荒无人烟的空城。一旦决定打仗,到时候军需物资筹备、运送等都是问题。

宋理宗以及时任丞相郑清之等人都把收复“三京”看成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情,而低估了蒙古的军事实力。

在战场上,到最后真的出现了史嵩之预测的场景:在一望无际的平原上,宋军溃不成军,节节败退,而无数剽悍的蒙古骑兵在后面穷追猛打,本就给养不足的宋军又饿又累,根本无法抵抗蒙军的进攻,导致死伤无数。

“三京之役”失败,激化了宋、蒙之间的矛盾,为蒙古进攻南宋提供了理由,此后,开启了长达半个世纪的宋、蒙战争。

兵败无言面对朝臣的宋理宗只好颁布“罪己诏”,坦诚是因为自己做出的错误决策,再加上当时宋军长期征战没有得到修整,供给不足,导致兵败如山倒。

同时,他指出参战将领没有做到尽职尽责,提出要严惩败军之将。

端平三年即1236年秋天,曾极力支持“三京战役”的郑清之被罢免了丞相之职,史嵩之权知刑部尚书。

此后,史嵩之频繁被宋理宗重用,后来还被任用为丞相。

史嵩之担任丞相之职后,广揽人才为朝廷所用,先后推荐名士32人,其中包括后来的也成为了丞相的董槐、吴潜,一时之间,在朝廷内外,大有君臣团结一心之势。

在军事方面,他加强了边防建设。南宋后期的主要城防工程体系,都是他任职期间修筑的。

史嵩之派孟珙等人去四川执行“山城防御计划”,修筑了钓鱼城,对防御蒙军起到了重大作用。

此后36年里,四川成了蒙军的噩梦。有史学家认为,如果没有钓鱼城,南宋灭亡的时间恐怕要提前几十年。

另外,在连年征战的情况下,身为丞相的史嵩之还能让积贫积弱的南宋财政收入成倍增加。

不否认史嵩之曾做出的突出贡献,同时,他自身也有一定的局限性。

从1240年到1244年,他在担任丞相期间,先后历经10位执政大臣,这些人的执政权都被史嵩之给霸占了,因此又被称为“史嵩之专权”。

史嵩之的官场之路并不是一直都顺风顺水。1244年,史嵩之父亲病故,依律他应该回家“丁忧”。

此时的史嵩之有自己的计划,他认为蒙古人对南宋朝廷虎视眈眈,身为丞相应该以国事为重,向宋理宗提出继续在职工作。

当时的宋理宗非常看重史嵩之,军国大事都交由史嵩之处理,于是准允他在职带丧。

两人都没想到此举惹怒百官,惹怒了太学生。

起初,百官畏惧史嵩之的手段,不敢对此发表任何意见,但是那些还在读书的金九万、何子举等144名太学生毫不畏惧,上书直言,请求宋理宗不要为了史嵩之而违背传统礼法,这场由太学生们发动的“倒史运动”,很快在南宋朝廷里扩散开来。

曾与史嵩之不和的政敌们逮住这个机会,疯狂上书宋理宗,以儒家伦理抨击史嵩之。

情势愈演愈烈,宋理宗最后扛不住了,只好下诏让史嵩之回家丁忧。

这次事件是史嵩之官场开始败退的起点,这位曾经风光无限的丞相在此后的13年里,先后经历了被罢免、被朝臣压制、被发配到东吴、挚友遭权臣迫害致死……

1257年8月,史嵩之郁郁而终,归葬于现在的浙江省余姚市河姆渡镇的一座山上。

宋理宗进封史嵩之为鲁国公,谥号忠简,因家讳改为谥庄肃。

史嵩之生前最后13年里虽然没有得到宋理宗的重用,赋闲余生,但是在死后,皇帝还是给予了他很大的赏赐,因此也就不难理解他的棺材为什么是金丝楠木了。

圹志纠正了史书和民间传闻,解开了“金头之谜”

史嵩之走了,但是关于他的那些事却没有被带走。由于一直没有找到证据来打破传闻,导致传闻一直流传至今。

直至2012年史学家在古墓中发现圹志,不仅证明了墓主人是史嵩之,同时还纠正了好多与之相关的信息。

关于合葬墓。在发现史嵩之墓之前,考古专家在距离两米的地方发现了一个棺材,主人是一位女性。

之前有史料记载中提到,史嵩之是和两位夫人合葬在一起的。而专家从圹志中了解到,史嵩之的第一任夫人陈氏去世的时候非常年轻,没有生下任何子嗣,死后被追封为齐国夫人,第二任夫人赵氏生下三男六女,死后被追封为魏国夫人。

专家通过研究墓中女主人的骨骼等信息,明确了墓中的女性是赵氏,目前发现的墓是史嵩之和赵氏的合葬墓。至于史嵩之第一任夫人陈氏的墓在哪里,至今还没有发现。

关于史嵩之的年龄。《宋史》中记载他卒于宝祐四年,而圹志上记载他真正是卒于宝祐五年。

关干史嵩之的字号。很多史书记载他的字是“子中”,考古专家表示遗憾,因为圹志被盗墓贼毁坏一部分,拼凑起来后,没办法确定,他的字到底是什么,有可能是“子由”,也有可能是“子申”。

关于史嵩之的家世。有些史料认为史嵩之是史弥远的儿子,史浩的孙子。实际上,“史嵩之为史诏四世孙,祖父为史渐,父亲为史弥忠,曾任资政殿大学士。"

在民间,关于史嵩之这位南宋名相,还有一个流传甚广的传言——“金头之谜”。

传言史嵩之去世后,他的头颅却不见了,家里人四处找,最后还是没找到。

他的头颅为什么会丢?有人说是被他的仇家给割掉拿走了。

史家为了顾及大户人家的颜面,不敢大张旗鼓地去找凶手,无奈之下,只能用黄金打造一个头颅,与他的尸身安葬在一起。

这就是史嵩之金头传言的由来。

这事之所以一直流传到今天在,主要是因为史学家们无法验证这个传言的真假。史嵩之的金头传闻成了千年迷案。

2012年,当考古专家打开了他的棺材,首先看到的是大量的水银。

水银在很多古墓中都有发现,这是古人用来保存尸体不腐烂的常用手法。

清理完水银后,专家开始研究史嵩之的尸骨。

身体部分的尸骨有些风化严重,变成了一堆碎片,无法清楚地辨认出每片是属于哪个部分的。

而他的头骨是完好无损的,因此传闻中他被人割去首级、家人打造一个金头代替等之类的传闻是不真实的

因此,“金头之谜”这桩千古谜案也可以划上了句号。

结尾

史嵩之是个雄才大略之人,一生为南宋朝廷付出很多,是为国效力的能臣。从他任职宰相后,国家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可以看出,他是拯救南宋朝廷的不二人选。

只是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像他这样“爱出头”的官员,势必会引起其他官员的不满,因此,才出现了后来13年里,朝臣们始终反对宋理宗再次任用史嵩之。

史嵩之的楠木棺材纠正了历史时期众人对他的误解,同时棺材发掘后还有其他的意义。

这口棺材对研究南宋时期的木棺结构、丧葬习俗、漆木工艺等都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特别是木棺内随葬的丝织品填补了我国南宋服装史的空白。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