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城七彩盐池 薛俊 摄


【资料图】

山西历史上曾出现过两个“太原”,一个是晋西南的古太原,一个是今天的太原,而今天的地名“太原”又源自古太原。

古太原又称“大原”,本指今运城市西北部的峨眉台地。台地面积6000平方公里,周300公里,北界汾河河谷,西界黄河,东、南有涑水环绕。原上平坦开阔,一望无垠,华夏先民很早就生活在这里,并称之为“大原”。《诗经·小雅·六月》:“薄伐猃狁,至于大原”;《左传》:“宣汾、洮、障大泽,以处太原”;《禹贡》:“既修大原,至于岳阳”;《国语》:“宣王料民于大原”等等,皆指广阔的峨眉台地。

与古大原相邻的地方是“大卤”。《广韵》:“卤,盐泽也。”所谓大卤即今运城盐池。古大原和大卤密迩相连,实为一地,所以《谷梁传》在解释“大原”地名时说:“中国曰大原,夷狄曰大卤,号从中国,名从主人。”

前514年,晋国大夫荀吴“败无终及群狄于大原”,这个“大原”才是今天的太原盆地。晋国人进入太原盆地后,以其地形平阔,也称之为“大原”。而这个地名的文化源头实际是在晋西南,它反映的是晋国人的习惯称谓,也饱含着他们浓浓的乡情。

今太原兴起后,古太原的名称逐渐消失,以致后人把《诗经》等文献中的“大原”附会在今天的太原。更有甚者把“至于大原”附会到甘肃的镇原。其根源都在于没有了解到这两个太原的源流。

从太原地名的北徙,我们可以感受到华夏文化南来北渐的历史脉络。可以说晋阳文化是在晋国文化传播的基础上衍生而来。两千年前,发端于黄河金三角地区的华夏文化,以迁徙、移民、开发、战争等形式,不断向其北部的太原盆地传播、渗透,经过春秋至战国时期三晋先民的开疆拓土,华戎交汇,形成了新的一片唐风晋韵的文化天地,这就是今天的太原市及周边地区。

▲运城市人文地图

晋国北上太原盆地

晋西南是中华民族文明的发祥地,这里有我国发现最早的古人类遗址;有尧都平阳,舜都蒲坂、禹都安邑的古史传说;有大夏、夏墟等与夏文化相关的地名。

在有文字记载的殷商之际,就出现了“唐”等方国。相传为陶唐氏的后裔所建立。西周初,周王室封叔虞为唐侯,以安定北方,拱卫王畿。当时晋西南因曾是夏人的聚居地,保留了夏文化传统,周边又为戎狄所居,所以周天子在《唐诰》中针对其特殊的国情告诫叔虞:“启以夏政,疆以戎索”。意为遵循夏文化传统施政,依照戎人习俗与之交往。在长期的民族文化融合过程中,逐渐铸就以唐文化为源头,与夏文化一脉相承,具有连续性特征的晋国文化。

▲运城舜帝陵雕塑

晋国初封之地称“唐”,《史记·晋世家》:“唐在河汾之东,方百里。”经当代考古实践证实,晋国最初的封疆大致在今翼城县以西,汾河以东,浍水以北,塔儿山以南的“方百里”地带。这种局面一直延续到春秋初期。

前723年,晋鄂侯即位。当时晋国正处在翼与曲沃两个政权战争期间,曲沃庄伯闻知再次伐翼,“鄂侯奔随”,即逃到“随”这个地方避难。随在什么地方?《读史方舆纪要·介休县》:“随城,《地志》:‘在县东,春秋时晋邑也。’《隐五年》:‘曲沃庄伯伐翼,翼侯奔随。’后为士会食邑。”杨伯峻《春秋左传注》:“随,晋地。在今山西省介休县东稍南约二十五里有古随城。”如果这些注释可信,那么可以认定,早在前732年晋人的足迹已经开始进入太原盆地。

此后,从武公、献公到文、襄称霸时期,晋国疆域虽不断向南、向西拓展,但北部疆界始终未穿越霍山以北。再经灵公、成公、景公时期的武力扩张,晋国领土已拓至今晋东南和冀南、豫北地区。前594年,景公以荀林父帅师灭赤狄潞氏,战后赏给士会“瓜衍之县”。瓜衍之县在今孝义市北大虢城(又名瓜城),说明这时晋国已经北扩至太原盆地。

▲晋侯酥鼎 西周

晋国博物馆藏

晋国占领太原盆地的另一标志是封公族大夫祁奚于祁地。据《左传·成公八年》:“六月,晋讨赵同、赵括。以其田与祁奚。”这年为前583年,晋景公杀赵同、赵括,将赵氏的土田赐给了祁奚。到前514年,晋顷公捕杀了祁奚之孙祁盈。将祁氏之田分为祁、盂、邬、手陵、梗阳、马首、塗水等七县,可知祁氏之田包括了整个太原盆地。

晋悼公即位后,励精图治,致力恢复晋国霸业。前563年,晋国军队帮助盟友宋国攻克偪阳城,又将偪阳子的族人安排至晋国城邑霍人去居住,以防其叛乱。霍人故城在今繁峙县城东侧的圣水头村。说明这时晋国的版图已北扩至晋北的夏屋山、勾注山附近。

▲龙流人足盘 西周

晋国博物馆藏

到晋国末期,公室日趋衰落,新兴的六卿开始向太原盆地的东、西山区进军拓地。他们用兵的对象主要是与晋国为邻,杂居于山区的诸戎狄。前541年,晋国大夫荀吴“败无终及群狄于大原”。《左传·昭公元年》中记载这场战争“所遇又阨”,“困诸阨”等,都应是进军作战于太原东、西山地的形象记录。

其后,知伯灭掉白狄仇由(今盂县)、荀吴又灭肥(今昔阳)、灭鼓、击鲜虞(今河北境)。前458年,赵襄子登夏屋山,击杀代王,平定代地。晋国疆域终于扩至山西省北端和河北省北部。

▲晋国疆域拓展图

晋国文化在太原的留痕

晋国人北进太原盆地后,开始了卓有成效的经济开发。由于太原盆地河流纵横,土地平衍,自然环境优越,宜于农业发展,加之当时晋国国内推行了一系列减轻人民负担的政策,因此区域经济得到较快发展。

《左传》还记载,为了太原经济建设,晋国对周边戎狄还采取了一些华戎友好和有利于扩大领土的政策。前569年,居住在太原山区的戎狄首领无终子嘉父派遣使者赴晋都,献上土特产虎豹皮革,请求讲和。

魏绛对晋悼公说:跟戎狄讲和有五种效益,第一,戎狄重财货而轻土地,我们可以收买他们的土地;第二,可以使边境不再警懼,百姓能安心农作,获得好收成;第三,戎狄事奉晋国,可以震慑四边邻国;第四,以德抚戎,免除战争伤亡;第五,以道德的法则,使远者来,近者安。晋悼公听罢,非常高兴,委托魏绛与诸戎会盟修好,又全力“修民事,田以时”,保障了太原盆地的生产和生活秩序。

晋国人在太原盆地还不仅止于经济开发,更重要的是带来了唐国文化和晋国人文精神。这种兼容并蓄的连续性文化随着晋国人的足迹传播到太原盆地,成为孕育晋阳文化的主要文化源头。晋国移民对太原盆地文化的影响,包括他们的崇拜、信仰、风俗等诸方面。这些都通过地名这一历史文化的“活化石”留存至今,并深深铭刻在城乡、山水之间。

▲鸟尊 春秋

太原市金胜村赵卿墓出土

山西博物院藏

1、陶唐地名来自晋国人的先祖崇拜。在太原盆地有着与众多与陶唐氏、伊祁氏有关的地名,也与晋国移民的先祖崇拜相关。

在太原晋源区有“古唐城”,据光绪《山西通志·古迹考》引《都城记》:“晋阳县北二里唐城,尧所筑。”《括地志》引徐才《宗国都城记》:“其城南半入州城,中削为坊,城墙北半见在。”可知古唐城的南半部分包入后来的晋阳城中,北半部当时在晋阳城遗址北侧的城北村和棘针沟村一带,这应该是创建于晋阳城之前的一座春秋城址。从班固的《汉书·地理志》开始,人们把这座古唐城作为帝尧在此建都的依据,甚至将这里误作商周古唐国及叔虞的初封地,引发了晋国建都历史和太原城建史的长期论争。

太原城盆地所遗存反映唐文化特征的地名还有很多。如晋中有古湖泊祁薮,也称昭余祁。其附近的城邑称“祁”,祁奚受封于此,故以为祁氏,今祁县即由此沿袭而来。再如文水县西南部的平陶村有“古平陶城”,为战国名邑,后演变为今天的平遥县名。光绪《文水县志》:“平陶县在西南二十五里,尧为唐侯时都于此。”还有清徐县尧城村古陶唐城,方志也称“陶唐氏徒居于此”。

如此众多的“伊祁”“陶唐”地名出现在太原盆地会非偶然。如果我们把晋阳文化与来自晋国的移民文化联系起来,再结合太原盆地历史地名特征综合分析,可以知道,这些唐文化的遗存应该是晋国人北上开发太原及其文化影响的历史见证。

▲晋阳古城遗址出土的文物

2、晋祠、绵山、妒女祠、藏山等文化古迹也同样源于晋国移民的祖先崇拜和民间信仰。

在太原周边文化遗存中有众多与晋国史有关的古迹。人们因此会产生种种疑问:晋国初封地在晋西南,为什么会在太原建晋祠,并衍生出晋水、晋阳等地名?晋西南有绵山,为什么会在太原盆地也有绵山、绵上、介休、介林、介庙?介子推的妹妹妒女为什么会成为太原一带的祈雨之神?赵氏孤儿的故事发生在晋西南,为什么会在太原一带留下藏山、藏孤洞、公孙杵臼庙、小大王庙?答案只有一个,这就是移民产生的文化传播,这众多的文化遗踪无一不在昭示着晋国人北上拓荒的足迹。

▲藏山

在华夏先民的社会生活中,宗教已经渗透到他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各方面,其中对祖先的崇拜占主要地位。随着社会进步,晋国人对祖先神黄帝、尧、舜、禹、叔虞的崇拜,逐渐转化为宗教神崇拜。

还有一些晋国所敬奉的历史人物也被民众人为地神话,作为了自己的保护神。在向太原移民的过程中,他们同时带来了晋国人的民间崇拜和信仰形式,使这些文化内容获得了太原地区民众一致的认同。从中我们窥到晋文化由文化源地向北传播,推动太原地区文化进步,最终形成晋阳文化的历史进程。

▲晋祠圣母殿

文|马晓东

BY行走山西

原题|运城曾经叫太原

图|薛俊 晋国博物馆 山西博物院 晋祠博物馆 网络

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

辑|山西晚报全媒体编辑 南丽江

审核|方天戟

请按下面指纹关注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