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言说道:人才是第一生产力!这句话无论放到何时都是至理名言。如三国时期,群雄割据,虽然军阀之间你争我夺,但无论哪方主公,都会把吸纳人才作为第一要务。如曹操“唯才是举”,三次颁布“求贤令”,刘备更是为了卧龙先生而“三顾茅庐”,甚至如袁绍,董卓等人,都知道要拉拢人才。

江东自小霸王孙策立业后,威震江东。孙策死后,孙权继位,也算是励精图治,广招天下英才。如文有张昭,张紘,步骘,阚泽等,武有程普,黄盖,韩当,甘宁等人。诸葛亮正是忌惮江东以历三世,人才济济,所以才提出了“北拒曹操,东和孙权”的主张。

但孙权也并不是随时都保持清醒的头脑,如孙权就因疏忽,错失了三大人才!而这三人最后都为蜀国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功绩,令孙权懊悔不已!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一,看不起周瑜:庞统。

庞统字士元,号凤雏先生,与诸葛亮齐名的人物。可惜这样的大才,虽然与江东人物交好,却没有得到吴主孙权的赏识。

在正史中并没有写明孙权为何错失庞统,只是说庞统在刘备统领荆州时,被任命为耒阳县令。但在演义中,罗贯中却详细描述了整个事情的经过。

周瑜病逝后,鲁肃临危受命,向孙权举荐襄阳名士庞统。孙权一听是凤雏先生,连忙让鲁肃去请。谁知孙权一见到庞统,却顿时丧失兴趣。因为庞统生的丑陋,不忍直视。其人“浓眉掀鼻,面黑短髯,形容古怪”自然在孙权心中矮了半分。试想江东如周瑜,陆逊等人都是一表人才,换做哪个领导也不愿意身边跟个丑八怪。

孙权象征性询问庞统能力如何?本以为庞统会谦逊一点,谁知庞统却简短回答:“不必拘执,随机应变”。并且表示自己与周瑜相比“大不相同”。周瑜可是江东英杰,备受孙权推崇。孙权听后心中恼怒,碍于面子,于是劝退庞统:“待有用公之时,却来相请”。

试想庞统可是名震天下的人物,孙权不听鲁肃劝告,让刘备又添一员大才。庞统日后随刘备入川,计谋百出之时,真不知道孙权心里是何滋味!

二,隐姓埋名:张裔。

张裔在演义中也是名不经传,仅在刘备称帝以及诸葛亮北伐时在名单上有个位置,其他的均无记载。但在正史《三国志》中张裔可是与霍峻,王连,杨洪等人同在一传。

张裔是成都人,并且熟读史书,被许靖认为张裔干练敏捷,如中原钟繇一般的人物。在刘璋时代,张裔被举为孝廉。刘备攻占西川后,任命张裔为巴郡太守。但张裔运气较差,被南方名人雍凯劫持到了东吴孙权处。谁知一直到诸葛亮命邓芝出使东吴时,才将张裔带回来。

张裔在江东一直处于流放隐居状态,甚至在邓芝向孙权索要张裔时,孙权一时都不知道是何人?不想待张裔向孙权道别时,却露出了马脚,一番互怼后,孙权惊奇地发现张裔是个难得的人才。可是张裔出了宫门后,恐孙权趁机强留自己,于是快马加鞭直奔蜀国地面。

《三国志张裔传》:权言笑欢悦,有器裔之色。裔出閤,深悔不能阳愚,即便就船,倍道兼行。权果追之,裔已入永安界数十里,追者不能及。

张裔回到蜀国后,备受诸葛亮的器重。蜀国北伐时,张裔为丞相府长史,负责丞相府的政事,而蜀国大事多出于相府,可见张裔才华出众!

三,诈死归汉:廖化。

廖化在演义中是关羽的迷弟,在襄樊之战时更是为蜀军先锋大将,多立战功。在吕蒙袭取荆州后,关羽败走麦城,廖化为了去上庸搬救兵,在关平的掩护下突围而走。廖化也因此逃脱一命。随后参与夷陵之战,诸葛亮北伐等,甚至日后成为了与张翼齐名的蜀国顶梁柱!

而在正史中,廖化在荆州之败后被江东俘获。但是廖化心中一直思念蜀国,于是想出诈死之计,成功瞒过众人。廖化于是带着老母向西回蜀。由于是乔庄打扮,又带着家人,所以从公元219年,一直到公元222年,刘备发动夷陵之战时,廖化才在秭归与蜀军相遇。刘备见到廖化后十分感动,于是命廖化随军出征。

《三国志廖化传》:思归先主,乃诈死,时人谓为信然,因携持老母昼夜西行。会先主东征,遇於秭归。先主大悦,以化为宜都太守。

孙权在荆州之战后,不但得到了荆州大片土地,还将蜀国人才都尽量收服。虽然廖化不是什么名将,但作为关羽主簿,孙权应该是知道的。而廖化能用装死骗过孙权等人,也算是影帝级表演了!

总结:

孙权与刘备,曹操以及率先称帝的曹丕均为三国雄主,孙权承父兄基业,鼎立天下。然而三国人才辈出,同样是“良禽择木而栖,能臣择主而事”的年代。庞统谋略过人,世之奇佐,被陈寿称为可比肩荀彧,荀攸般的人物,张裔机敏过人,廖化为蜀国宿将。孙权以貌取人错过庞统,又因大意失去张裔,廖化,可以说这波操作孙权亏大了!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