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来聊聊看似无聊的话题:粮食以史为鉴可知兴衰。我们想要搞懂一个物质的性质,可以不断做实验。但是社会学你却不能这么做。这时候就体现出历史悠久的优势了,后人可以根据历史来推演可能发生的情况。


(相关资料图)

粮食的重要性

为什么控制了粮食就控制了人类呢?其实中国古代就发生过类似的事了。粮食是管仲在辅佐齐桓公时的一柄利器。那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春秋时代,国家林立,齐国周围也有很多国家,尤其是鲁国和梁国,是齐国称霸路上的第一块绊脚石。这时候管仲出场了。当时的鲁国梁国盛产一种布料叫“绨”,而齐国的布料叫帛。有一天,齐桓公开始穿“绨”做的衣服上朝,大家开始纷纷效仿,而管仲下令齐国不允许自己生产“绨”,这种面料只能从鲁国两国进口,同时还放话给两国商人,运来一千匹,奖励三百金;运来一万匹,奖励三千金。同时降低齐国粮价,让两国觉得没必要种粮食,需要粮食可以从齐国进口。

两年之后,时机差不多成熟了。于是齐桓公换回帛料衣服。同时下令,齐国从今天开始任何人不准再穿绨。同时鲁梁两国的贸易也被斩断。齐国不再提供粮食,一个月后,鲁梁两国的粮食涨到了每石千钱。几个月后,鲁梁两国饥民遍野,国民偷渡到齐国的有十之六七,很快两国归顺齐国。粮食为齐桓公清扫了第一块绊脚石。

这还没完,齐国和鲁国之间还有一个小国,名为衡山国。虽然国家不大,但是全国百姓都擅长冶炼兵器,并且全民皆兵。管仲又使出了大杀器。首先,让人高价进口衡山国武器,有多少收多少。周围国家比如燕国和代国开始紧张起来,也加入了采购队伍。

临近燕国的晋国心想,你燕国买武器是不是准备要打仗,于是也进行采购。接着临近晋国的秦国也有了同样的想法。于是兵器价格高涨,整个衡山国国民都投入生产中,武器价格都翻了20倍,还是供不应求。

这时齐国已经慢慢减少了采购,私底下从周围国家收购粮食,卖十钱就花二十钱收。这一来,大家把粮食都卖给了齐国。齐国一连收了5个月的粮食,全天下的粮食都涨了三倍,这时候离粮食收割还要一段时间,差不多该出手了。齐国突然不要衡山国的武器,而衡山国拿着钱到处买粮,发现买不到,全国大乱。齐国从南部攻打衡山国,衡山国君想了想举家搬到齐国做齐国公民去了。

当时楚国和齐国不对付,但实力又相当,只能用一些小计谋了。管仲派中大夫王邑带了两千万钱,去楚国高价收购活鹿,并在楚国散布谣言:齐桓公好鹿,不惜重金。楚成王下令赶紧捉鹿,楚国君臣认为,齐桓公玩鹿,早晚要完。楚国百姓放弃耕种漫山遍野捉鹿。而齐国又开始偷偷屯粮,一年后齐国发现时机差不多了,直接断绝经贸往来。很快,楚国发生粮荒,在与齐国的对抗中落败。齐桓公顺利登上霸主宝座。

粮食成为了齐桓公称霸的一大武器。没有粮食人会饿死,并且粮食生长需要周期,再快也要几个月,你可以几个月不用石油,但是 不可能几个月不吃东西。这是粮食的特殊性。

印度年产量粮食2.6亿吨左右,中国年产量6.5亿吨以上,而中印人口是比较接近的。印度人均粮食产量220公斤,但是印度是世界第三大粮食出口国,而中国是粮食第一大进口国。为什么印度产量都不够国人吃,还要出口呢?因为印度国内大量人是买不起粮食的,他们的粮食生产出来只能出口,不然就得免费给国内的人,作为资本,肯定不愿意干这样的事。

那么让大家节约粮食,是说未来可能中国有粮食危机吗?肯定地说,不是!如果马上就粮食危机才要节约,那肯定不会来得及。中国的粮食产量远远不够大家吃饱,主要是为让大家吃得更好,粮食危机离中国很远。但是如果让所有人随便吃上肉,我们现在的粮食还不够,这才是提倡勤俭节约的原因。不是为了防止吃不饱,而是为了可以吃得好。

严守18亿亩红线,很多人不理解,认为需要粮到国际上去买就可以了。未来的一切繁荣都建立在我们有充足粮食储备的基础上。坚持18亿亩红线是为了严防那个万一。这是古人的生存智慧留给我们的东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