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的造船历史可追溯到8000年前。2013年,余姚井头山文化遗址中出土的3枚木船桨,见证了在新石器时代,宁波先人就能造出独木舟楫。到了宋代,宁波的造船业达到高峰,其造船规模、造船技术领先于全国,成为当时中国重要的造船基地。


(相关资料图)

宋神宗、宋徽宗年间,明州(今宁波)造出了专使高丽国的神舟号系列海客船。

宋神宗元丰年间,下诏明州建造出使高丽的海船两艘,船名分别叫凌虚致远安济神舟和灵飞顺济神舟。

宋徽宗宣和年间,又令明州再造神舟两艘,一艘叫鼎新利涉怀远康济神舟,另一艘叫循流安逸通济神舟。这4艘船的船名都很长,也很吉利,估计朝廷取船名也是有特别规定的。

镇海沿江景观带神舟模型

神舟号可以装载多少重量?

神舟系列船是在定海(今宁波镇海)招宝山下的官方造船厂建造的。

神舟长50米,宽11.2米,吃水3.5米,排水量约780吨,载货量约6000斛粟,合今360吨,号称万斛船。它比同时期建造的普通出海客船(客舟)大3倍。客舟长十余丈,深三丈,阔二五五尺,可载2000斛粟,约合今120吨。

舟山航模展神舟模型

神舟号用了哪些新工艺新技术?

船型

一般的海船造型,如福建船型,是尖头尖底,而神舟船型则是“上平如衡,下侧如刃"。具体地说,是v型与u型结合,即船体前半身为v型,后半身为u型。这种船型是宁波造船业的工艺创新,既适合航行于东海、南海,也适航于北洋海域,为始于北宋,一直延续到至今的浙江船型。

导航

指南浮针罗盘导航,且用于专门航线上(明州--朝鲜半岛),最早历史记载只有北宋徐兢的记录。他在《宣和奉使高丽图经》里,记录了指南浮针在航海中的重要作用:“是夜,洋中不可住维,视星斗前迈,若晦冥,则用指南浮针,以揆南北。”

减摇龙骨(舭龙骨)

北宋时宁波建造的船舶上,已经普遍装有减摇龙骨,神舟上有此装置也不例外。减摇龙骨装在船体舭部,在船舶遇风浪产生横摇时,起到减缓摇摆的稳定作用。

减摇龙骨的出现,是宁波造船业的独创。它比国外开始在19世纪初使用舭龙骨早了700年。这是对中国乃至世界造船业,都是一项重大的贡献。

宁波古船减摇龙骨

风帆

由于神舟号船体大,使用的风帆也需要经科学的设计。当时时任出使高丽随使的徐兢,这样描写神舟风帆:“大樯高十丈,头樯高八丈。风正则张布帆五十幅,稍偏则用利篷。左右翼张,以便风势。”这样高大的风帆,如果光用人力升降,非常不容易,估计在桅杆上装上了转轴(当时宁波中小型船舶上已经使用桅杆转轴)。

风帆模型

神舟号出使高丽盛况

北宋政府派出代表团出使高丽,乘坐神舟号共有4次。第一次,在宋神宗元丰元年(1078);第二次在宋徽宗崇宁元年(1102);第三次在宣和四年(1122);第四次在宣和五年(1123),均乘神舟号船从宁波出发到高丽。

先后出使两次的北宋著名航海家徐兢,曾任奉议郎、提辖,宣和四年(1122)随同出使高丽。次年五月,作为随使再次出使高丽。宋朝代表团在明州东门码头乘坐神舟号起航。

在徐兢笔下的神舟出使客船,是这样描写的:“巍如山岳,浮动波上,锦帆鹢首,屈服蛟螭,所以晖赫皇华,震慑夷狄,超冠古今。”

北宋徐兢出使高丽航线图

徐兢船队,由两艘神舟、六艘客舟组成,至6月13日到达高丽礼成港(今朝鲜开城西)。当时数以万计的高丽人看到外部如山,内部辉煌的神舟巨船,欢呼赞叹,“列于岸次,观者如堵墙"。7月13日离高丽,8月27日抵明州。后来,他写了一部《宣和奉使高丽图经》,这是12世纪中国航海百科全书。

北宋年间,由明州建造的神舟,代表了当时我国建造出海客船的最高成就,其船体规模、技术工艺等领先或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由宁波出发出使高丽的神舟和客舟,则是中国最早的海上客船队。它说明了宁波人民在造船工业中充分发挥了聪明才智和创造精神,为中国和世界的造船业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