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下山
23.英才何早逝
【资料图】
袁谭、袁尚为什么兄弟相争,是袁绍造成的嘛?
只有在一种特殊情况下,兄弟相争才算合理-----那就是真正为天下百姓而争。兄弟相争用中国人的话讲就是家风不正。西方人吵架,对错会分得很清楚。中国人两兄弟吵架了,是不能分谁对谁错的。因为分了你对我错以后,兄弟就不会同心,以后就没有感情了。我们看到西方人兄弟之间的感情是没有我们深厚的。大人在处理这种兄弟吵架的事情时,一定要说两个都有错,两个都该骂,然后还要告诉他们,兄弟只有不吵架才是对的,只要吵架,两人都错。这叫做大是非跟小是非。中国人是讲大是非的,只要是兄弟就不能吵架,有什么事好好商量。小是非是说,一定要分谁对谁错,分半天,分到最后离心离德,尽管天天住在一起,但是有时候还不如路人。
辛毗说,天下之患,莫大于河北,有什么用意?
辛毗是袁绍的手下 ,他和曹操讲这话就不应该。一个人的立场最重要。站在什么样的立场就只能讲什么样的话。同样一句话,有的人讲出来我们可以接受,有的人讲出来我们就觉得很奇怪。
袁谭投降,曹操反而封吕旷、吕翔为侯,是什么道理?
同样是两兄弟,曹操得知他们因不忍袁氏兄弟手足相残而一起归于袁谭手下,与同室操戈的袁氏相比形成鲜明对比。中国人的是非观念很强,但我们的是非跟西方的是非又有很大的区别。西方的是非固定的,我们的是非却是变动的。
袁尚决定先攻袁谭,再攻曹操,曹操反而如何?
连曹操这样的人都懂得先把自己的利害关系抛在一边,客观地区判断事情合理与否,袁氏兄弟却只顾手足相残而不思携手退敌之策,完全是从自己眼前的狭小利益出发。
许攸来见曹操,再献破袁尚计策,曹操为什么不予理会?
许攸就是那种不登大雅之堂的小丑。我们宁可名正言顺地当小丑,千万不能随意搞怪。喜欢搞怪的的人应该看看许攸的下场,提醒一下自己。一个人要时刻记住:此一时也彼一时也。以前是这样成功的,现在这样也一定成功。
中国人不必什么话都要亲口讲出来,曹操对待许攸的嘲弄态度就等于给部将一个信息。
6.审配下令将辛毗全家杀死,合适吗?
当时城内最反对辛毗的正是他的家人:觉得自己技术力出了这样的叛徒,实在丢脸。可辛毗却觉得自己是对:不仅救了家人还可以救全城的百姓。甚至觉得全城百姓和他一样的想法。可见人不能一厢情愿的想问题,很多时候,我们的感受与现实会有很大差距。
7.审配誓死不降,曹操赐他死后葬在城北,为什么?
成全是中国人了不起的美德,虽然人与人之间有意气之争,会有不同的意见,但是可以成全别人的地方要尽量去成全,这样做人才有意义。
一个人最后少做错事,不然以后的恶果是无法摆脱的,谁也无法代替承受。
8.曹操哭祭袁绍,是真是假?
答案是半真半假。中国人讲人死为大,人死了,生前的恩怨就一笔勾销了,所以这里有曹操真的一面。里面有感情,也有教训,目的是让大家知道曹操是一个顾念旧情的人,这是他聪明的地方。
9.曹操命令陈琳在念一次檄文,有什么用意?
一个领导,要时时刻刻借由各种不同的方式去了解干部的内心,才能知道将来应该怎样去对付。
10.陈琳为什么大声念檄文,丝毫不害怕?
任何人到了这个地步都不会害怕了,因为反正也不知道自己结果会怎样,抱着必死的态度反而更安定一些。否则越怕死,一路上越难受,将来也死得越快。
11.郭嘉病危,曹操不能心安,郭嘉为什么仍然心存感恩?
郭嘉在病危的时候,还在不停地替曹操想这想那。他给我们作了一个很好的示范:一份差事,要么不做,既然要做,就要从头到尾把它做好。 很多人以为是老板给自己工资,给自己奖励,其实不然,那就是你自己挣来的,最关键的是老板给你工作的机会,给你表现得舞台。
12.郭嘉死时才38岁,为什么这样早死?
郭嘉每天看曹操耍不同的花样,对他的内心是一种很大的刺激。内心受到这么大的冲击是很难承受。郭嘉的遭遇也使当时很多能人不想出来做事。可见,有时候一个人的作为不单纯是他个人的事情,它会影响到同一时代、同一类型很多人的选择。(诸葛亮不选择曹操跟郭嘉的死有直接的关系)
13.大家为什么劝曹操回许都?
人的层级不同,最好不要越级。把老板的心思猜得太透,老板非杀你不可。现在部将讲一些不痛不痒的事情,甚至是背道而驰的外行话,曹操反而感觉很安心。
14.郭嘉临终还要献计杀袁氏兄弟,有什么用意?
曹操为什么那么有把握把袁氏兄弟的首级会被提来?因为郭嘉临终前献计不要强攻而是让公孙康起疑。他只是很会推理,能根据以前 的状况、现在的情形,看出未来必然的发展,这是非常科学的方法。最后的结果果然如郭嘉所料,证明他的推理能力实在很高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