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处现在,战争的硝烟离我们远去,世界上大部分地区都处在和平当中,但我们绝不会因为当下的和平而遗忘历史,转眼间,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也已经迎来第76个年头。
回望过去,历史仿佛有着黑色幽默,精心编排的情节使人们笑不出来,第一次世界大战时,经过工业革命的助推,科技得到了飞跃性的发展,种种科技在便利人们生活的同时,也被应用到了战场。
也是因此,一战被称为绞肉机。在当时的人们看来不会有比这一次战争更惨烈的战争了,但我们都知道,这次战争被称为第一次世界战争,之后自然还有着第二次。
第二次世界战争的参战国家更多,不幸的是死伤人数也更多,正义与邪恶之间的斗争,远不是一句简单的胜负就能概括,胜与负之间有着无数的流血牺牲。
当时德国先发制人,对苏联发动了闪电战,没有准备的苏联一时之间落入下风。为了挽回局面,苏联方面签署通过了最残酷的270号命令,这个命令的残酷之处在于,它不允许士兵投降,所有人必须活着,战斗到最后一刻。
局势危急
1941年6月22日,纳粹德国在充分地准备之后,终于对着苏联露出了它的獠牙,所采用的仍然是他们在二战中大举使用的闪电战模式,由北中南三个方向对苏联发动进攻,这突如其来的攻击使苏联防不胜防,战争开始的第一天,苏联就惨失前沿阵地。
局势持续恶化,短短两个星期之后,德军大面积侵占了苏联的国土,歼灭了将近100万的苏联军队。面对这样的形势,当时身为苏联领导人的斯大林,自然压力很大。
军队惨败的报告像雪花片一样飞到他的书桌上,在7月3日,斯大林下令实施焦土战略,也就是说坚壁清野,在军队不得不放弃阵地撤退时,能带走的物品要全部带走,不能带走的就地销毁,也不能留给敌军。
德军的攻势没有被这一政策阻拦,三条战线仍然以令人绝望的速度推进,北线直指列宁格勒,中线包围明斯克,南线进逼基辅。一路凯歌,希特勒甚至宣布将在冬天来临之前占领莫斯科,三个月内把苏联灭亡。
非常时期,要动用非常手段。斯大林显然也是无计可施,只好在1941年8月16日签发了270号命令,这堪称历史上最为残酷的命令,这条命令也是一把双刃剑,引发了之后的一系列连锁反应。
残酷的命令
被称为历史上最残酷的命令,那么270号命令的内容究竟是什么呢?
如果指挥官在战场上退缩,该指挥官会被直接降级为士兵,他的上级可以自行枪毙他。
处于敌人的包围中,必须战斗到最后一刻。没有接到命令自主撤离的士兵一律按逃兵处理,其本人会被直接枪决,家属也会受到牵连被抓捕。
军中如果有叛变者,实行连坐,他的家人将会被剥夺所有权利。
并且随着战争的进行,这道命令越来越往严酷方向发展,投敌者的家属会被直接枪决,就算不幸被敌军俘虏,九死一生逃回来的人也不能幸免。207号命令被严格执行,就算是自己的儿子,斯大林也没有区别对待。
1941年,斯大林的儿子被德国俘虏,希特勒本着奇货可居的想法,提出用斯大林的儿子交换处于苏联掌控中的德军元帅保卢斯。
但斯大林并没有同意,在207号密令下,被俘虏的苏联士兵都默认是死人,就算是斯大林的儿子也没有例外,斯大林拒绝了希特勒的提议,他的儿子最终在战俘营自杀。
两面性
270号命令给苏联军队带来了深远的影响,有好的一面,也有坏的一面。好的一面就是,在政策的高压之下,苏联士兵不得不坚守阵地,以强韧的姿态迎接敌军,反而凭借着汇聚在一起的事情,赢了几场胜仗,挽救了战局。
德军并非是不可战胜的,一开始他们占了上风,迅猛的攻势在苏联士兵心中投下了阴影,所以后来虽然苏联方面有了准备,但士兵心中的恐惧却始终存在,因此,临阵脱逃现象严重,等于把阵地拱手让人。
这道命令影响的是一个又一个士兵,士兵们的战斗力被激发,众人拧成一股绳,成为了强大的军队,因而影响了全局。
德国人屡试不爽的闪电战也被拖缓,苏联节节败退的颓势被按了暂停键,他们赢取了宝贵的时间。
但是我们也不能不否认270号命令的负面性,这道命令的实质就是只在士兵面前摆下两个选择,一个是以胜利者的姿态活下去,一个就是以失败者的姿态死去,强大的压力之下,有的人会被激发出潜力,而有的人就像承受了过多力量的弹簧,反而崩溃。
这道命令的本意是为了不制造俘虏,但哪有不存在俘虏的战争呢?苏联方面的士兵一被俘虏,就知道自己被祖国抛弃了,本来不愿意投降的,想起这残酷的命令,也选择破罐子破摔,反而顺从敌军,把枪口对准了自己的祖国。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在战争期间,被德军俘获的苏联士兵在530万人左右,其中100万人以上选择了投敌。
这可是一笔惊人的数字,德军甚至还专门把这些人编成了一支名为俄罗斯解放军的部队,这一部队给苏联带来了很大的困扰。
小结:
207号命令的优越性和缺点是一样的明显,到身处和平年代的我们如何夸夸其谈,也无法证实自己的假设,以当时的局面来看,实行这个命令好,还是不实行的好呢?很难得出一个确切的答案。
但是半个多世纪已经过去,享受着前人创造的和平,我们最应该做的不是纠结于此,而是要尽自己的努力守护这得来不易的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