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最清闲的三公
三国时,曹操在当丞相前,最高的官职是司空,这个官职跟太尉、司徒并称“三公”。其中,太尉原来是由杨修的老爸:杨彪担任。
在公元197年,由于袁术玩称帝闹剧,而杨彪又跟袁术沾亲,所以受牵连被拿掉,从此太尉一职,便一直空缺。
而司徒是由一位叫赵温的人担任。所以自公元197年起,起码名义上,赵温和曹操是官职最大的。甚至司徒赵温,还要高出司空曹操一些,毕竟三公的排序是:太尉、司徒和司空。曹操担任的是三公中最后的一个官职。
说起这位赵温是身世,其实比袁绍的四世三公都牛,祖父赵戒是五朝元老,曾担任过太尉,老爸年轻时,便以游侠的身份,横行江湖,当然之所以能横行,是因为背景太强大了。
所以赵温在年轻时,便做了官,但他却丢下一句豪言:“大丈夫当雄飞,安能雌伏!”然后辞官了,但需要强调的是,在辞官后赵温曾在一次大饥荒中,慷慨施舍家中的粮食,救活了万余灾民。这点必须要肯定和赞扬赵温!
后来先是董卓闹,跟着李傕、郭汜闹,赵温又当了官,跟着汉献帝跑路,最后被曹操接到了许都,而担任的司徒高官!
但别说他司徒,就是汉献帝都是曹操的傀儡,赵温这司徒做得,可谓是最清闲的三公了。毕竟啥事都是曹操说了算。所以赵温一干就是十五年,期间没有任何作为和记载。
本来,照这种态势发展,最后赵温得个寿终,就算是圆满了。可谁能料到,就在他人生的最后一年,即,公元208年,赵温突然“惊艳”了一把历史……
(二)举荐曹丕出仕当官
公元208年,这一年的曹丕是21岁,却还是“布衣之身”,没有任何功名、官职在身。
也许赵温喜欢曹丕,毕竟那时的曹丕,是个文学青年,才华满腹,自然招人喜欢。也许是赵温,当了十五年的清闲三公,如今已72岁了,想要感谢下曹操,一直让自己“晃悠”在这个高官之上。
于是,赵温便发现曹丕“人才难道”,要推荐曹丕到自己的司徒府,出任“司徒掾”,由此让曹丕走上仕途之路。其实这对曹丕来言,可谓是求之不得。毕竟曹丕都21岁了,老爸曹操权倾天下,自己却还未出仕,这简直是“不把自己当皇上”。
对于曹操来言,按常理推断,更是求之不得。若是曹操自己安排,就有“任人唯亲”的嫌疑了,且其他人由于官职小,或是属于曹操的手下,都不好安排曹丕。所以赵温毫无疑问,是最合适的人了。
哪料曹操却大怒,向汉献帝上奏折,宣称:赵温选举不实。意思就是说,赵温失职!什么我儿子曹丕人才难得,实际上是无才无德,不堪任用,还不具备出仕的资格——这下无论赵温还是曹丕,都懵了!
对于曹操的指责和发难,谁也反驳不了,所谓知子莫若父。所以赵温的失职之罪,等于是板上钉钉了。
(三)曹操废三公,出任丞相
那么曹操为何这么奇怪,竟然不是好人心不算,还把儿子曹丕置于尴尬境地?没办法,曹操从来就是一位不走寻常路的主儿,那心眼永远比别人多一个。
原来,曹操早就看着“三公”不顺眼,想废三公,自己出任汉丞相,把三公的权力集于一身。这也是为何曹操让太尉一职空缺的原因。
而赵温虽没得罪曹操,好心推荐曹丕当官,其实也含有“拍曹操马屁”的意思,但无奈,他正好给了曹操提供了一个借口,所以这马屁等于拍马蹄子上了。
曹操发飙,汉献帝只能 “你说咋办就咋办”。就这样赵温的司徒官职被罢免了。
也许这件事来的太突然,也许是年岁到了,被罢免的当年赵文就死了。而在当年,曹操便废三公,自己当上了丞相,从此曹丞相正式出笼!曹丕在时隔三年后,即公元211年,在老爸曹操的安排下,也如愿以偿的出仕当官,做了“五官中郎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