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知道,在历史上有很多朝代的灭亡,都是因为连续出现了败家子、昏君,比如商纣王、秦二世等。有的朝代后期也出现了几个能干的皇帝,往往还能振兴一把,多苟几代,比如汉朝的光武中兴。
但是有一个皇帝例外,他一点也不昏庸,广施仁政、勤于朝政。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一个有能力有抱负的CEO,每天早出晚归一心搞事业,下场却是王朝灭亡,吊死在煤山,为什么会这样?
因为当时的整个朝廷已经烂透了。
崇祯皇帝登基时,明朝已穷途末路,天灾四起,到处都是农民起义。
崇祯元年,全陕天赤如血。当时西北地区大旱,庄稼颗粒无收,当地的农民已经吃了好久的树皮。
崇祯二年,李自成带领农民起义。
崇祯三年,陕西大饥,灾民民穷得只能吃树皮和观音土。
崇祯六年,陕西大旱,蝗灾四起。
崇祯十年,河北大旱,蝗灾。
崇祯十三年,江南地区大水洪涝。
连年自然灾害和农民起义,不但收不上一分钱税,而且当时国库已经穷得连守城士兵的工资都发不出来了。
为了给守城的士兵发工资,崇祯皇帝连自己的家当都卖了,宫女也辞了,但仍然不够补贴军饷支出。眼看京城告急,崇祯皇帝只好放下九五之尊,求王公大臣们为国家捐钱。
他以为,作为皇亲国戚们不管平时怎么不作为,国难当前,总会团结一致。结果大失所望,这些王公大臣竟然当着崇祯的面装疯卖傻。有的说自己家里的锅碗瓢盆都拿出来卖了啊,有的说自己穷得都准备卖屋子了,就是没有一个人愿意捐钱报国。
这些平时富得流油的权贵们,到了紧要关头,竟然一毛不拔。比如说当时的内阁首辅,仅仅三年就被崇祯皇帝提拔到了宰相的位置,竟然只捐了500两银子。其他大臣也大多数都只捐了几十几百两而已。
更奇葩的是崇祯皇帝的岳父,这位平时贪得无厌的国丈,竟然哭得死去活来,不断强调自己平时清廉节俭,拿不出那么多钱来。
他自己不出钱就算了,他还进宫找自己的女儿(皇后)要钱。后宫女眷本来不问国事,但深明大义的皇后破例给了自己父亲5000两银子,结果这个国丈爷自己又贪掉了2000两,只交3000两给皇帝。
国难当前,群臣却只顾自己,当时的朝廷氛围实在太乌烟瘴气了,崇祯皇帝一个人再有能力,也救不了国家。
后来,起义军打到城下,守城士兵没有工资,也不愿意反抗,有的甚至在城墙上睡大觉。
那些铁公鸡大臣们后来怎么样了?比如那个三年做了宰相只捐500两的首辅,起义军问他:你的皇帝已经自缢煤山了,你干嘛不跟着去死啊?那个首辅很没节操地说:我正等着为你们效劳呢,怎么敢去死啊?
这个没节操的家伙当然没有好下场,起义军看不起他,把他打入大牢,通过酷刑,逼他交出几万两白银。其他那些哭穷的皇亲国戚也一样,都在酷刑中交出了惊人的财富,这帮王公大臣,总共积累了接近7000万两白银。
如果当时他们要是有一点良知团结起来,也不至于落到受酷刑不得善终的结局,说不定大明朝也没那么快倒闭。
有人说明朝是被崇祯皇帝亲手毁掉的,但其实在他接手的时候,明朝早已经是个千疮百孔的王朝,腐朽不堪。
在国家内忧外患的时刻,只有崇祯皇帝励精图治,广施仁政、杀了魏忠贤,也是远远不够的,这也是他救不了明朝的原因。
国家有难,匹夫有责,当每个人心中都有这种家国情怀时,民族才会有希望,国家才能昌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