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我们都知道在中国历史上,南北朝时期是一个文化交融的时期,尤其是南朝四国。那么我们就来看看南朝四国对于宗室分别持有什么态度?是直接消灭或是留一线生机?既然南朝各国对待宗室的态度都是不同的,那么这些行为又导致了那些结果呢?

刘宋的斩草除根

南朝四国分别有刘宋、萧齐、萧梁和南陈这四个国家,首先来说一说刘宋,他们取代了东晋,正式开启了南北朝。值得一提的是,刘裕在开创了刘宋之后,为了防止东晋司马家族卷土重来,毫不留情地杀光了司马家族的所有人。

这个手段很明显也遗传给了他的儿孙们,刘宋对宗室的待遇是历史上最为残忍的,残忍到不禁让人怀疑这个家族是不是有什么心理疾病。自从宋文帝北伐失败,导致元嘉之治落幕,刘宋皇族宗的矛盾也随之被激发了。

1、弑君杀父

一个皇帝死了,就会引发国本之争,皇帝的儿子们个个都自命不凡,刘义隆的儿子们也是一样,刘义隆的嫡长子刘劭,出身高贵还被封了太子,这样的身份是他继位的最大筹码。可偏偏这个刘劭性子急,刘义隆在位三十年,他也做了二十七年的太子,可是刘劭并不满足。为了更快的当上皇帝,刘劭怎么等得了这么长时间呢?就直接杀了刘义隆自己坐上了皇位。

如果刘劭可以再耐心一点,他的皇位就是名正言顺,只可惜他走错了一步路,弑父的罪名让他的皇位来之不正,这也引起了他的弟弟武陵王的不满。

2、争端再起

对于刘劭的行为,武陵王刘骏直接表明了立场,称刘劭是得位不正,违背天伦,立刻就起兵讨伐。不过刘劭空有胆色,在刘骏面前丝毫没有抵抗能力,所以只当了三个月的皇帝就被刘骏赶下了台。

这个刘骏相比起刘劭来说,更不是省油的灯。为了一劳永逸,他想尽办法诛杀了叔叔刘义宣,还有他的一些拥有军队的弟弟们,都难逃他的魔爪。对于这样的一个残暴之人,幸存的宗室们都十分震惊和恐慌,生怕自己也惨遭毒手。

刘骏的残忍手法不仅触及宗室,对待自己的儿子也是,他起兵谋反的时候,刘子业被当作人质被刘劭扣下受尽了折磨,导致刘子业的内心极度偏激阴暗。等到刘骏即位,虽然给刘子业封了太子,但是因为不喜欢他偏激的性格,经常辱骂他甚至一度要废太子。

3、刘子业

刘子业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心里更是偏激,以至于后来当皇帝的时候,对待宗室的手段比起前几任皇帝来说那是有过之而无不及。他最常做的就是把宗室成员们当牲口一样关押起来,不开心了就随意杀戮。下场最惨的是湘东王刘彧,他被关在猪圈里,被当成猪一样对待,还给他封了一个“猪王”。

受尽了这样的侮辱,不反抗那是不可能的了,刘彧后来逮到机会杀了刘子业。这一代折磨一代的折磨下来,导致刘宋皇室的每一个成员心里都很阴暗,于是刘彧也选择毫不犹豫地杀了刘骏的儿子们,为了防止自己的兄弟夺权篡位,他也一并把自家兄弟清理了。

这样一来,刘宋皇室基本就不剩什么人了。这种简单残暴的处理方式不禁让人唏嘘,这也导致到了后来宗室无人,刘宋就轻而易举地被大臣萧道成给灭掉了。

萧齐和萧梁的做法

话接上段,萧道成建立了萧齐之后,总结了刘宋灭亡的原因,决定吸取教训,对宗室子弟宽容相待。临死还不忘记嘱咐儿子要善待宗室,千万不要重蹈刘宋的覆辙。萧齐的前两任皇帝都继承了他的遗愿没有苛待宗室,直到萧昭业的继位。

1、萧鸾除异己

萧鸾自幼丧父,萧道成作为他的叔叔,就亲自抚养他成人,死后还让萧鸾辅佐新帝。开国皇帝是自己的叔叔,萧鸾也是非常受人敬重,后来等到萧昭业当皇帝的时候,他的野心就显露了出来。

野心渐大的萧鸾不甘心久居人下,于是他先是杀了萧昭业,然后又对萧昭文先废后杀,最后一萧道成第三子的身份登基称帝。可是当了皇帝之后,他开始猜忌同宗,把萧道成和萧赜的直系血脉全部杀光了。

2、梁武帝萧衍

萧鸾这样赶尽杀绝,就导致了后来晚年病重无人看望,甚至于他的儿子萧宝卷被萧衍诛杀时无一人相助。

梁武帝萧衍是一个拥有菩萨心肠的人,这副菩萨心肠还遗传给了他的儿子——昭明太子萧统。由于刘宋和萧鸾的教训历历在目,梁武帝对待宗室就是极度的包容。可以说是不管这些宗室们有多可恶,萧衍从未有过苛责。比如他的侄子萧正德,在侯景之乱中投靠了敌人还能被萧衍赦免。

3、宠爱萧综

萧衍杀了萧宝卷之后,纳了他的妃子吴淑媛。吴淑媛生下了一个儿子,取名萧综,这个孩子也是传闻说是萧宝卷的遗腹子,可是萧衍还是喜爱的不得了。

后来萧综长大后,不知从哪里得知萧宝卷才是自己生父,于是要杀了萧衍报仇,甚至投靠了北魏。但是萧衍却是高高拿起,轻轻放下,虽然对他口头上说教,却没有任何实际惩罚。

对待其他的成员,萧衍也是一样的好心,或许是因为出自同宗,所以萧衍才这么容忍萧氏族人,不过,像他这样宽纵宗室的行为也并不可取。

南陈的复起

最后,且看南陈是怎么对待宗室的,南陈与萧衍的做法是师出同宗,值得一提的是,陈霸先建立南陈之后,他的四个儿子都死于非命。有三个儿子早夭,还有一个太子在北魏作人质。

1、陈蒨夺位

陈霸先去世之后,彼时太子陈昌仍然在世,北魏扣着人不放,国不能一日无君,陈霸先的侄子陈蒨就逮着机会直接当了皇帝。

陈蒨在大臣们眼里是个好皇帝,礼贤下士,善待皇室成员,所以一时之间,朝野上下根本没有人去管太子的死活。不得不说太子陈昌也是很凄惨了,不仅父亲去世不能回来守孝,原本属于自己的皇位还被堂兄给夺了。

2、陈昌身陨长江

当了皇帝之后,陈蒨就开始考虑怎样才能一直当下去,他根本不想陈昌回来,因为这意味着他要将皇位拱手相让。对此,当得知太子陈昌从北魏回来的时候,他就整日愁眉苦脸,向身边的人表示自己要将皇位还回去了。大臣们一听这话,对于陈蒨的想法心知肚明,于是再接太子回朝的时候,脸上假意欢喜,在经过长江的时候,就直接将陈昌一脚踹下去了。就这样,陈霸先的所有儿子都没能活命,可怜陈霸先开创南陈政权,功在千秋,儿子们却是这样的一个下场。

3、优待宗室

陈昌一死,陈蒨就自然而然地坐稳了皇位,他虽然对陈霸先的儿子们赶尽杀绝,但对待其他宗室还是很好的。不仅如此,他甚至依赖宗室的能力,需要他们辅佐自己。自陈蒨开始,后面的南陈皇帝对待宗室都是十分优待,甚至可以说是溺爱了。

因为南陈的宗室一直仗着有朝廷的厚待,也不耕田养蚕,也不经商做官,就只是吃着朝廷的俸禄。因此到最后隋文帝杨坚举兵伐陈的时候,这些宗室虽然愿意为朝廷出力,但都无力抵抗。对于隋朝军队来说,南陈从皇帝到臣子,没有一个能打的,灭国也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总结

综上所述,南朝四国对待宗室的方法都是不一样的,但很明显没有一个是好的办法,他们要么一味的赶尽杀绝,要么干脆捧得高高的。不管是什么方法,最后的后果也一一照应。

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如果善待宗室,他们可以在危难时机帮助你。不过对于宗室弟子,却也不能没有条件的放纵,萧粱和南陈就是个好例子,一味的放纵,要么养成了废物,要么滋长了野心。当然了,也不能直截了当的杀干净或是虐待,到时候国家到了用人之际,根本无人可用就追悔莫及了。

这些国家当中,最残忍的还是刘宋,他们虐待宗室,几乎所有皇室里的人都被逼的心理阴暗了。等到自己翻了身,也一样去对待别的宗室,就像心里极度扭曲了一样,只能说唏嘘唉哉!

参考文献:《宋书》《中国古代史》《齐书》《梁书》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