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商鞅变法开始,秦国新兴军功贵族与传统贵族的矛盾不可调和,为缓和这一矛盾,秦国历代国君不断发动战争,求得平衡,一旦无仗可打,这种平衡就要被打破,从而引发各种问题,扶苏难以解决。

编辑

扶苏为人比较仁慈,陈胜吴广揭竿而起时说,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可见公子扶苏在民间的威望是多么高。

有不少人说秦朝的灭亡是亡于秦末的农民起义,也对也不对。实际上农民起义是秦朝灭亡导火索,关键是没有压制住过去六国的贵族势力。汉初三杰之一的张良说,若公子扶苏继位我不会反秦,这也只是借口。

秦军大将章邯就将各地的起义军打得望风而逃,最后打败章邯既不是别人,正是楚国贵族项羽。秦亡六国,而最终却也亡于六国的后人。如果扶苏当皇帝,他实行的是仁政,在太平时期还可以,乱世就不管用了。

秦朝末年,百姓饥饿受严刑酷法的压迫,社会矛盾十分尖锐,更加容易爆发。如果不是被逼到绝路,很多人还是会选择安分守己地度日, 不会选择造反。扶苏所能做得也只有用心治理、养成和谐的社会风气,在历史长河中,个人都是渺小的,即使是他登基,回天无力,只能是延缓秦朝覆灭的时间。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