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人各有长处,要善于看到他人的长处,发现自己的短处。”我们不仅仅要发扬自己的优点,打拼一番事业,还有看到自己的不足之处,避免因为自己的错误而导致的失败。

历史上曾经有四大声名赫赫的战神,在军事历史上占有很重要的一席之地,但是却因为不懂这句话,犯了许多政治上的大忌,最终落得一个狡兔死走狗烹的悲惨下场。

一、白色杀神白起受小人陷害而亡

号称战国四大名将之首的白起熟知兵法,战功赫赫,为秦朝最终得以一扫六合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军事领域上的白起堪称是不世出的天才,其军事能力有多出众呢,我举一个例子就明白了。

秦昭襄王时代,秦国后方蜀地百姓受到外敌蒙蔽,发动叛乱,秦王当机立断,派遣大军前往蜀地平乱,此时秦国核心腹地兵力薄弱空虚。

不巧的是,秦国的世仇魏韩两国听闻秦国腹地兵力空虚之时,不约而同地决定联合出兵,打击秦国的势力,顺道夺回自己失去的领土。

秦昭襄王听闻这件事后,急得如热锅上的蚂蚁,派去平叛的大军一时半会不能回防,身边几乎无大将可用,秦昭襄王环顾四周,发现只有年轻的白起还在秦国中央。

无奈,只得让年轻的白起临危受命,领了十万兵力前去抗衡魏韩联军。

十万兵力看似很多,但是要知道魏韩联就可是足足有二十四万大军,足足比秦军多了一倍还不止。

但是白起并没有被敌人巨大的兵力差距所吓退,而是充分发挥了主观能动性,利用了敌人初次合作,兵将之间互不信任,指挥不畅的缺点,采用了避实击虚、先弱后强的战法,率领秦军主力绕至敌人后方,多次击破敌方辎重部队,打击对方的勇气。

并且引诱敌方主力来到伊阙这个地方,再集中优势兵力围剿这些早已成为惊弓之鸟的敌人,后来甚至还能反攻到敌方国境之内。

由此一役,我们就可以看出白起的军事水平,但是与他的军事水平相比,白起的政治水平就堪称幼儿园水平了

首先便是白起凭借自己的战功,在朝堂之上嚣张跋扈,得罪了不少人。而后来发生的一件事更是让白起丢了性命。

战国后期,秦昭襄王命令白起出征赵国,白起凭借自己的经验,认为此役必输,极力劝说秦昭襄王放弃这个想法,但是架不住秦昭襄王志得意满,强逼白起带兵出征,结果自然没有意外,秦军大败于战场上。

更致命的是白起抱怨的一句话:“假如王爷能听从我的建议,秦军就不会失败。”

而这句话被白起的政敌传达给秦王,并且那个政敌在传达之时还添油加醋,煽风点火,引得秦昭襄王勃然大怒,赐死了白起。

二、将门之后却因为得罪宦官惨遭灭门

我们要介绍的第二个军事奇才便是秦国将领蒙恬,蒙恬出身将门之后,家族中有多人任职秦国高级将领,可以说秦国之所以能一统六国,很大程度建立的蒙恬家族的鼎力支持之上。

有这样的家庭环境,蒙恬自然也是成长为了秦国的栋梁之才,并且因为祖上常年侍奉秦国,所以当时的皇帝秦始皇自然也是很信任蒙恬,多次提拔蒙恬的族人,其中就包括蒙恬的弟弟。

而且蒙恬兄弟俩并非是依靠家族势力的得以上位的,要知道,秦始皇曾经将重兵交由蒙恬兄弟,派遣他们出战漠北,驱逐匈奴,而蒙恬兄弟也是很出色地完成秦始皇的任务。

但是,春风得意的蒙恬兄弟却因为过于正直而被狡诈的宦官赵高所忌惮不已,而且有一次赵高犯错,蒙恬兄弟受到秦始皇的指派,处理此事,而蒙恬兄弟不顾赵高的苦苦哀求,坚决要依法行使,处死赵高,最后还是秦始皇出面协调,让赵高幸得活命。

自此之后,赵高就一心想要报仇,而在秦始皇驾崩之后,赵高的机会就来了。

在秦始皇驾崩之后,赵高联合宰相李斯假传圣旨,将不成器的胡亥扶上王位,并且控制了朝廷,后来更是捏造了虚假事实,指控蒙家企图谋反,并且在没切实证据的情况下,判处蒙家诛九族的刑罚。

就这样,忠心爱国的蒙恬兄弟就因为得罪宦官而含恨而终。

三、名将韩信因帝王猜忌而亡

有句俗语叫:“韩信点兵,多多益善。”由此可见韩信的军事水平之高,但是就是这样一个军事天才,却因为功高震主而亡。

韩信出身寒门,一直想要出人头地,幸运的是,韩信适逢乱世,可以很好地发挥自己的军事才能,更加幸运的是,韩信早年得以高山流水遇知音,碰见了刘邦手下最为重要的谋士萧何,在萧何的引荐下,成为刘邦手下的大将军。

春风得意的大将军韩信并没有辜负萧何对他的期待,在战场上战无不胜、敌无不破,甚至于独创了暗度陈仓这一军事策略。

后来更是在亥下之战围困住项羽,并且巧用十面埋伏之策,致使项羽自刎于乌江,为刘邦赢得了天下。

凭借着战功,韩信向刘邦讨要了爵位,甚至还得到了一个免死金牌,而韩信也自以为自己有这些封号和奖赏,便能一劳永逸,将富贵代代相传下去了。

但是刘邦的卧榻之侧岂能容忍他人酣睡,功高震主的韩信自然也是刘邦猜疑的对象,后来刘邦更是接了吕后之手,处死了韩信。

俗话说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战功赫赫的韩信,却也难逃这命运。

四、常胜将军邓艾父子双亡

邓艾虽然没有前三人知名,但是他却是一统三国的一个名将。

三国后期,蜀国据险而守,魏国面对天下之难的蜀道,只得围而不攻,但是邓艾却出奇制胜,率领小股部队走蜀国认为不可能有军队能通过的江阴小道,偷袭蜀汉,绕过了蜀国的大部队,在蜀国君臣还以为高枕无忧的时候,包围了成都,最终迫使蜀国投降。

但是,邓艾在取得如此大的功绩之后,脑子却发昏了,变得嚣张跋扈,多次冲撞司马家族,而众所周知的是,司马家族最后取得了三国的胜利,得权后的司马昭自然无法容忍邓艾,便下了一道密令,将邓艾父子处死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