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2023年7月31日,韩国一研究团队在arXiv公布论文宣称发现常压室温超导体LK-99后,掀起了全球舆论的热潮。如果实现了室温超导,会对我们的生活产生什么影响?LK-99又究竟是不是真正的室温超导材料?8月10日,中国科学院科学传播研究中心副主任袁岚峰、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研究员姬扬、中国科学院大学科协常务副秘书长吴宝俊在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做了一场直播,对这些公众关心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以下为直播切条视频之五:新闻一分钟,实验十年功。科学界的“时差”使科学家们在这次室温超导的舆论热潮中显得十分“高冷”。针对这一现象,吴宝俊老师在我们的直播中做出了解释。
(直播切条视频之一见:2023年8月10日室温超导直播视频之一:听起来“高大上”的超导其实与你的生活息息相关? 直播切条视频之二见:2023年8月10日室温超导直播视频之二:备受追捧的“万人迷”——室温超导究竟好在哪?直播切条视频之三见:2023年8月10日室温超导直播视频之三:实现室温超导,将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样的影响?直播切条视频之四见:2023年8月10日室温超导直播视频之四:领先国际,“三轮科学家”和他的超导传奇)
吴宝俊:“在科学家眼里,半个月以前发生的事儿,可以认为是刚刚发生的。甚至有的时候一个月以前、两个月以前发生的事儿,大家说是刚刚发生的都没问题。因为你的这个同行,去验证它,去判断它,再去做出新的工作,它是需要一定的时间周期的。但是对于媒体人而言,半个月以前那都属于旧闻了,就只有昨天发生的,前天发生的,那基本上不超三天。所以大家会发现有一个明显的时差在里面,那在韩国的团队这个(室温超导)新闻刚刚出来的时候,媒体就炸锅了,一大堆记者疯狂地轰炸,可劲儿问,把所有中国做超导领域的科学家的电话估计都打爆了,挨个问,说这事儿是不是真的,是不是真的?但是科学家他不会在第一时间回复的,因为你要想去制备出这个样品,再去判断,再去重复(实验),这是需要这个时间的,这不是说大家一拍脑袋就说它是对的或者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