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3月15日,“譬若香山:犍陀罗艺术展”开幕式在故宫博物院文华殿举行。展览选取了来自巴基斯坦和故宫博物院的文物共203件(套),其中巴方文物173件(套),除早期佛菩萨造像、佛传故事、佛本生故事、佛塔建筑构件等犍陀罗石雕艺术之外,还有金银器物和首饰。
在“犍陀罗艺术展”的现场,有一件灿烂的“酒神金碗”引起了许多人都好奇,金碗下的介绍写道:“金碗浮雕有四头翼狮与四藤类叶片,中央头像呈希腊贵族面相,眉骨隆起,双眼圆睁,络腮胡子浓密,长发垂肩。一般认为其为古希腊神话中的酒神狄俄尼索斯,他是宙斯之子,护估着希腊的农业与戏剧文化。据说,狄俄尼索斯推动了古代社会的文明,确立了相关法则,并传授葡萄种植和酿酒技术。”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大小佛菩萨之中,怎么混进了一个古希腊酒神?莫非,巴铁兄弟们受到了西方势力的洗脑荼毒,把本不该存在的“古希腊神话”伪造品当成了真货,还登堂入室进入了故宫和咱们一起布展?
巴铁兄弟们还没说话,隔壁阿富汗朋友举起了手:我们家之前也带了“古希腊神话”展品来故宫啊,难道是咱一起被骗了? 2017年3月17日,“浴火重光——来自阿富汗国家博物馆的宝藏”展在故宫博物院开幕,带来了231件(套)珍贵藏品,以考古学意义上的发现地点为主线向观众展示公元前三世纪至公元一世纪的阿富汗历史风貌。其中就有一件出土于贝格拉姆王城遗址的“青铜制西勒诺斯面具”。据称,西勒诺斯是希腊神话中的山林之神,酒神狄俄尼索斯的养父和师傅。
△“浴火重光——来自阿富汗国家博物馆的宝藏”展中的青铜制西勒诺斯面具△
正当巴铁兄弟和阿富汗朋友面面相觑不知所措的时候,本场的中国博物馆们也开始回顾自己的藏品,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酒神这个东西,在咱这儿,好像也有啊!
大同市博物馆小心翼翼地亮出了一件藏品,个儿不大但相当贵重,是一件“花卉人物纹金盘”,属于北魏(公元386年—534年)时期的文物。这个金盘直径只有12厘米,通高1.7厘米,平沿,弧形浅腹,平底。盘内底锤揲出环绕缠枝桃形叶纹,内有四位神话人物形象,两位半马人拉一战车,其中一位右手叉腰,左手拿着来通杯(rhyton)在喝酒。后一个半人马基本被挡,但动作应该基本相同。战车上立两位,前者右手握权杖,左手托物,被认为是酒神狄俄尼索斯的形象;后者左手托物,右手握棒,被认为是大力神赫拉克勒斯的形象。所有人物均深目高鼻,须发卷曲浓密,肌肉隆起,健壮勇猛,具有明显的希腊罗马雕塑风格。
△大同市博物馆馆藏的花卉人物纹金盘(整体)△
△花卉人物纹金盘右侧的人物图案,喝酒的半人马,搞得跟某品牌酒类广告似的△
△花卉人物纹金盘中部的人物图案,不穿裤子、没羞没臊的老外△
△花卉人物纹金盘左侧的人物图案,不穿裤子、没羞没臊,还拿个大棒的老外△
场上其他人有些纳闷,这大同市博物馆的金盘哪儿看起来都不差,唯独有一点不好,它没有具体的出土背景,是博物馆在早年间向民间征集而来的。所以,就算这是件伪造品,博物馆也是被中国人骗,而不是被外国人骗,应该可以松一口气了罢——且慢,甘肃省博物院此刻悠悠然上场,他们要展示的物件体量大,名头更大,不仅是国家一级文物,而且是中国国家文物局举办海外丝绸之路文物展中必不可少,也是全国各地文博机构邀约最为频繁的“嘉宾”,被称为馆中“最忙碌的文物”、能与绝世孤品铜奔马媲美的国宝级文物——“东罗马鎏金银盘”。
1988年,甘肃省白银市靖远县黄河古渡口附近,一家农户盖房时发现了这只银盘,后来由甘肃省博物馆收藏。此银盘银质鎏金,以铸造、锤鍱等工艺制成,最大直径31厘米、高4.9厘米、重3190克。据中外学者考证,此盘大约于公元前2世纪左右至公元2世纪左右,在古罗马所辖地域内制造,很可能经过在古代西亚或中亚地区的“盘桓驻足”后,在4至5世纪沿着丝绸之路传入并“流落”在今中国甘肃一带。“东罗马鎏金银盘”的正中间,是以浮雕形式呈现的希腊神话中的酒神狄俄尼索斯,他手持权杖靠在一头似狮似豹的猛兽身上;酒神浮雕的外圈是则有十二个人头,据说希腊神话中的奥林匹斯十二主神。整个盘子分布面积最大的是葡萄枝蔓,这是古代地中海沿岸比较典型的纹饰,还有蜥蜴、蜜蜂、昆虫等小动物“隐蔽”其间。
△甘肃省博物馆馆藏东罗马鎏金银盘(整体)△
△东罗马鎏金银盘中部,酒神浮雕和十二人头△
△东罗马鎏金银盘线图△
此时场外有观众高喊:这不就是个西域风格的银盘罢了,怎么能断定上面的人物是所谓“希腊酒神”?远远地,罗马博物馆掏出来一件展品晃了晃又收回去,然后飞也似逃跑了,他们怕被观众戳着脊梁骨骂假货。不过众人还是看清楚了,那是一副“酒神与豹”的马赛克画,看起来似乎也许可能与东罗马鎏金银盘上的人物形象差别不大,都是侧身倚靠在猛兽身上,头戴花冠,手持圆头长杖,而且这杖的样式与前面提到的花卉人物纹金盘中的人物所持的相当类似。
△罗马博物馆收藏 酒神与豹 马赛克画△
此时场外又有观众高喊:什么酒神不酒神的,这盘子又不是考古学家发现的,怎么能作数?嘈杂声中,陕西省考古研究院默默从自己的库房里摸出一峰陶俑骆驼看了又看,心里犯嘀咕:咱这件文物,确实是考古研究者在2011年11月至2014年底期间从西安市长安区茅坡村的隋代墓葬里发掘出来的,墓葬看起来并没有被扰动,不会也会假的吧?
△陕西西安市长安区茅坡村M21墓葬出土 负囊陶骆驼△
这件套骆驼,内壁有手指捺压痕迹,推测先合模分制头颈、身体及四肢,然后左右粘接成型,通体施白色陶衣。整体呈静态站立状,四肢下部及尾部残断,踏座缺失,断肢露出陶胎内支撑加固用的铁筋。驼身两侧垂下的驮囊上各模印一组拱下人物,方向相反,系出同范,两组装饰之间亦即驼峰间的驮囊上有一圆形装饰。主体建筑为左右双圆柱支撑起的平圆拱(segmental arch),柱身装饰竖向凹槽,柱头分多层。圆拱之间还有倚坐于拱肩上的人物形象,一侧似为力士,胸前束甲、腰间束带、臂上臂钏和手镯清晰可见,腹部圆鼓,屈膝,一只手按于大腿之上。另一侧人物仅残有飞扬的绕身衣带及一只手臂。
圆拱下、两柱间的主体是一主二从的三个人物形象,居中是一位半裸的男性,秃顶,头后有圆形头光,主体为放射状光芒纹,外缘装饰联珠纹。有髭多髯,深目高鼻,赤裸上身,左臂搭绕于左侧男性随从肩上并垂于其身后(此处的左右是按照图中人物各自的视角,下同),右侧女性扶其右臂斜向前伸,右手下垂;腰部缠裹印度式的短托蒂(dhotī),露腿,跣足,右腿前迈,似踩在右侧女性外展的裤腿上,左腿屈膝提脚,重心后移,被两侧随从搀扶行进,呈醉酒状。左侧男性随从侧身面向中间人物,短发,耳部有坠饰,头部后方垂下两条饰带,身上缠裹紧身及踝的长袍,上半身可见斜向披挂的覆肩上衣,双腿褶皱细密;跣足,右脚前迈做行进状,左臂下垂,有臂钏和手镯,左手提一胡瓶,胡瓶带柄,流状口,束颈,梨形瓶身,喇叭口状高圈足,上有节状装饰。右侧女性盘发,发髻高耸,额前似有一排片状饰物,面部呈四分之三侧面,侧身搀扶中间的男性,右手扶其前臂,着薄衫束腰长裙和及踝长裤,裤裙均有细密的褶皱,裙裾装饰联珠纹,头后至右肘有斜向衣带,腰后垂衣巾,跣足。
三人头顶至圆拱之间有藤蔓,无根无系,悬于空中,藤干自左及右呈弧状,有卷叶状蔓枝螺旋缠绕其上,可能是在表现葡萄藤;三人左下方图像边缘处有旋绕的飘带,右侧女性下方有一件兽首来通杯(rhyton),兽头的角和耳部轮廓清楚,左侧男性下方可能是一件四足动物剥皮后缝制而成的皮囊,四肢、尾巴和中间的接缝清晰可见,卧置于地面,腹部圆鼓,口部捆扎。
△负囊陶骆驼 驼囊图案特写及展开后的线图△
于是,陕西省考古研究院挥手招来巴铁兄弟和阿富汗朋友,悄声问道:这驼囊上的图案,二位看看眼熟吗,你们那儿有这玩意儿吗?没成想,外国友人异口同声地回答:我们那也有啊,公元一世纪左右的犍陀罗浮雕上就出现过,比你们的隋朝要早些。我们还听说,那西方意大利也有长这模样的图案,吹牛说是公元前四世纪的呢!
△犍陀罗浮雕 一男一女搀扶酒神△
△意大利器物上的图案 一男一女搀扶酒神△
这下子,各家博物馆都一起瘫坐下来,垂头丧气地接受观众的责问:看吧看吧,到头来不仅都是假的,还假成一串了,兄弟们长点儿心吧~~
以上的“场景对话”纯属我个人演绎胡扯八道,全无半点道理,但我确认所列图上的文物皆为中外博物馆馆藏,于是想让诸位观友评评理:以上所列文物,是真是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