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我刚把柴静的《穹顶之下》看了一遍,本来是要批判的,结果我要为柴静点赞》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穹顶之下》是一个“处心科虑”的典型案例


(资料图)

我们都熟悉小学时就学过的成语“处心科虑”。这个由“处长”和“科长”两个职务组成的成语,用来形容一个人在面对重大的问题或任务时,本应该有高瞻远瞩、统筹全局的思维和能力,但却只能用局限于自己部门或范围的眼光和方法来考虑和处理,导致往往是看对了病却开错药,不能有效地解决问题。

----------------------

有过农村生活经历的都知道,在以前,农村养公鸡是要它打鸣报时的。虽然太阳不是公鸡叫出来的,但公鸡不叫就是失职。记者的职责也如同公鸡,鸡叫不一定解决问题,问题解决了也不一定是鸡叫的原因,不可贪天之功,但记者不去发掘问题揭示真相就有愧于记者这个职业。

在大家一边倒的批判下,我粗粗看了一下这部久闻大名却一直无缘观摩的作品,发觉这就是一个“处心科虑”的典型案例。

我觉得柴静和她的团队在拍摄这部纪录片时,展现了一种敢于探索、追求真相的精神。他们不惧风险,不畏困难,不怕压力,用了两年多的时间,走访了多个国家和地区,采访了多位专家和官员,收集了大量的数据和证据,力图揭示空气污染的现状、原因和后果。他们用自己的行动表达了对环境问题的关注和关心,也激发了公众对环境问题的关注和行动。这是值得赞扬和学习的。

但是,具体到影片本身,却存在着许多硬伤。

柴静以自己女儿患有良性肿瘤的故事作为开场白,试图用个人情感来打动观众,但这样做却缺乏客观性和科学性。她没有提供任何证据来证明女儿的肿瘤和空气污染有直接的因果关系,也没有考虑到其他可能的影响因素,如遗传、饮食、生活习惯等。她巧妙利用了人们对孩子健康的关切,制造了一种雾霾就是罪魁祸首的假象。这样做不仅误导了公众,也忽视了空气污染的复杂性和多元性。我们可以理解柴静作为一个母亲,对自己女儿的健康非常担心和在意,这是人之常情。然而,在处理公共问题时,她应该用理智而不是感情来分析问题和提出解决方案。她应该用科学的方法而不是主观的推测来寻找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根源。她应该用客观的事实而不是个人的经历来说服观众和引导舆论。

柴静在调查过程中采用了一种选择性失明的方式,只看到了自己想看到的东西,而忽略了其他重要的信息和观点。她在片中多次点名批评中石油、中石化等国有企业,认为它们是阻碍环保政策实施的主要障碍。她甚至提出了“解散三桶油”的建议,认为这样可以促进天然气市场化和清洁能源发展。然而,她没有考虑到国有企业在国家能源安全、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等方面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也没有平衡地展示国有企业在环保方面所做的努力和贡献。她只是用一种简单化、极端化、非此即彼的思维来处理复杂的现实问题。

柴静在提出解决方案时也表现出了一种“处心科虑”的态度,即只关注自己所在的部门或范围,而不顾全局和长远。她在片中借鉴了美国、英国等国家治理空气污染的经验教训,提出了从国家层面和个人层面采取行动的方案。然而,她没有充分考虑到中国与这些国家在发展阶段、国情、文化等方面的差异,也没有分析这些方案在中国实施时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她只是用一种理想化、模仿化、盲目跟风的方式来推广自己所认为的最佳实践。

我认为,《穹顶之下》是一个“处心科虑”的典型案例,柴静和她的团队在面对重大的环境问题时,没有展现出高瞻远瞩、统筹全局的思维和能力,而只是用局限于自己职业或范围的眼光和方法来考虑和处理,导致了一系列的逻辑漏洞、数据造假、情绪化等问题。我们不能否认,他们的初心是好的,他们想要唤起公众对环境问题的关注和行动。我们应该在批评中肯定,在肯定中批评,从中学习和借鉴,而不是一概否定和批判。我希望回归的柴静和她的团队能够反思自己的错误,改进自己的工作,用真诚、负责、专业的态度来服务公众,用科学、客观、全面的方法来探索问题和解决问题,用有力、有理、有据的论述来说服观众和引导舆论。我相信,柴静和她的团队有着良好的媒体素养和社会责任感,我们期待他们能够在未来的作品中展现出更高的水平和更好的效果。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