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 欧阳宏宇

“防沉迷”技术不断升级,未成年人“被退游 ”。“史上最严游戏新规”上线已有两个月,应对未成年人沉迷游戏问题的效果如何?

11月5日,伽马数据发布的《中国游戏产业未成年人保护进展报告》显示,85.8%的未成年人在玩游戏过程中曾被防沉迷限制,约九成家长表示明确支持现行的防沉迷举措,其中48.6%家长认为人脸识别技术的引入有必要。值得注意的是,为了解除防沉迷限制,有42.8%的未成年人直接向家长索要过身份证。

“最严游戏新规”上线后

八成以上未成年玩家被管控

对超3000个家庭的调研显示,85.8%的未成年用户在玩游戏的过程中曾被防沉迷限制;87.8%的家长表示明确支持现行的防沉迷举措,有四成家长能直接感知到近期孩子的游戏时长存在大幅或小幅减少。

对于未遇到防沉迷的状况,主要源于两点因素。调查显示,一方面为游戏账号采用父母身份注册,没有进入防沉迷识别范围;另一方面在于部分用户所玩的游戏产品不需要连接网络,在单机状态下防沉迷系统难以发挥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对于管控孩子游戏时间的主要责任在于家长还是游戏公司的争议,《报告》显示,70.5%的家长认为未成年人游戏防沉迷的首要责任在己,九成以上家长会管控孩子的游戏时间,其中不足一成家长明令禁止孩子玩游戏。此外,部分家长认为游戏开发商、推广平台、下载渠道、学校等也负有重要责任。

为解除防沉迷

超四成孩子直接向家长索要身份证

几天前,某游戏公司起诉游戏租号平台胜诉获赔30万引发关注。在未成年人绕过防沉迷系统措施中,第三方平台提供买卖账号的网络黑产是主要的方法。除黑产外,用父母或长辈信息直接解除防沉迷限制、用父母或长辈账号登录游戏也不在少数。

数据显示,有42.8%未成年人直接向家长索要过身份证,甚至有11.3%的家长并不了解未成年人索要身份证的目的。而家长在管控方式上,直接监管行程和管控游戏设备成为超过四成受访者的选择。

如今,包括腾讯、网易等多家游戏企业早已建立了家长守护平台,为家长提供更便捷的未成年人管理方式。对此,有54.8%的家长希望能进一步通过直接监测未成年人游戏时长或开发手机管理软件,了解并控制孩子游戏状态,不过,目前仅有约两成家长加入监护平台。

“防沉迷”仍面临挑战

专家:技术为基础,教育才是关键

虽然现阶段针对于未成年用户的防沉迷举措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果,但也面临着一定的挑战。《报告》分析称,少数未成年用户依然可以绕过防沉迷系统,黑灰产限制未成年人保护效果,仅部分家长愿意直接监测孩子游戏行为等情况,依然是企业全面落实防沉迷措施所面临的问题。

对此,专家表示,让未成年人远离网游沉迷,还需家庭、学校、游戏公司等各方面积极配合行动起来。

“技术是基础,但是教育才是关键。”中国青少年宫协会媒介与教育工委会常务副主任张海波认为,未成年人的保护是个社会的治理问题,不只是一个技术问题,如果我们只着眼于技术问题,永远解决不了这个问题。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教授盘和林也认为,家长在主动担负起责任,对孩子的游戏时间进行管控外,全面推进游戏实名认证的人脸识别,是游戏公司所能做的最直接一步。他还建议,在对抗“伪造人脸识别图像”等灰黑产问题时,游戏公司可提供更多配合人脸识别的其他辅助识别模式,比如配合声纹识别等。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