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江月两相欢」
首圖 |「苏州陈杰-POTATO」
夕阳沉醉阊门之上,历史的云烟被镀上金边。一声鸿雁的惊鸣把思绪牵回从前:长街如画卷,车马不停歇,炊烟袅袅百万家,白墙黑瓦绿芭蕉。
(资料图)
1860年5月,太平天国忠王李秀成攻打苏州。江苏巡抚徐有壬和总兵马德昭,接连颁布三道命令,烧毁城外商业区,以巩固城防,于是曾经繁华盖世的阊门商业区,直到枫桥寒山寺,转眼之间化为灰烬,数十万苏州市民逃往上海租界。
@喜玛拉雅北坡的鱼
穿越这滚滚浓烟与满城焦炭,时间往后收了一步。
清朝的孙嘉淦在《南游记》里这样描述阊门:“居货山积,行人流水,列肆招牌,灿若云锦。”《红楼梦》开篇就说“阊门最是红尘中一二等富贵风流之地。”
究竟有多富贵风流呢?
乾嘉年间,十里金阊店铺多达数万家,丝绸、染织、烟草、米行、杂货、药材、珠宝、古玩、茶寮、酒肆、菜馆、戏院、青楼等等,各行各业应有尽有。民宅、会馆、公所、行帮、商会又与之相依为邻,阊门一带真正是五方杂处之地。
不仅如此,它还是苏州对外贸易的一个口岸。“雷允上”、“沐泰山”的成药从这里远销海外,一些舶来品也能在这里买到,比如南洋的玳瑁、日本的漆器、朝鲜的折扇……
清朝人站在阊门上眺望,是闾檐重叠,万瓦甃鳞,店铺密得不通水,舆马大都有锦绣的盖头,交驰于通衢,马蹄笃笃,嘶鸣不已;水巷中光彩耀目,游山之舫,载妓之舟,鱼贯于绿波朱阁之间。耳畔呢,是软糯的苏州话,是芭蕉的风,樱桃叶的窸窣,是烛火透窗的燃烧,丝竹讴舞与市声相杂。
上图@喜玛拉雅北坡的鱼
下图@一直有好好吃饭
香尘随风一吹,退回另一个时代。
青布直身的宽大长衣,头上戴四方平定巾,偶尔戴八瓣布片缝合的小帽,看起来很像剖成半边的西瓜——唐寅靠卖文画为生,纵情于酒色当中来自娱,那是明朝弘治十七年(1504年)。
过了三年,他在阊门不远处选了一块地,栽种桃花,饮酒写诗,地方就叫桃花坞,亭子就唤墨梦亭。对阊门,他是这么写的:若使画师描作画,画师应道画难工。而后他给文徵明写信道歉,瘦马携信穿过阊门,消失在酒旗招展的集市中。两人把酒言欢,落花入领。
上图@小小影月
下图@苏州陈杰-POTATO
笑声酒香再一飘,便是“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的唐代。
公元825年,白居易任苏州刺史,算来竟已是五十三岁的老人了,经历了仕途打击的白居易,没有一蹶不振,而是在释放闲适心情的游山玩水时,体察民间疾苦,为百姓做些实事。
此前他一直赞叹杭州盛景,可自从登临了阊门后,便不再一味捧着杭州,写下:阊闾城碧铺秋草,乌鹊桥红带夕阳。处处楼前飘管吹,家家门外泊舟航。云埋虎寺山藏色,月耀娃宫水放光。曾赏钱唐嫌茂苑,今来未敢苦夸张。
@莫修-文
如此盛景,来自群雄逐鹿的时代。
阊门始建于春秋时期,是苏州城的八门之一。
《吴越春秋》记载:“立阊门者,以象天门,通阊阖风也。”故又名阊阖门。也就是说,天上的门就叫阊阖,吴国的大门取其阊,是希望得到天神的护佑。
吴王阖闾下令,让伍子胥修建吴国都城,共有阊门、胥门、蟠门、蛇门、缪门、干将门、巫门、望齐门共计八个门,史称“吴都八门”。
不可一世的阖闾,率大军由此门出城远征楚国,表示一定要打败楚国的决心,故把阊门称为“破楚门”。
士兵集结成龙,浩荡而出,西进伐楚。行军时有金革之声,昂首挺胸地走出阊门,怎一个雄姿英发能说尽!城头画角三四声,匣里宝刀昼夜鸣,这是苏州历史上最具有王者之气的时代。勇敢无畏的气魄,开拓进取的精神,同样是今天的苏州所需要的。
@小小影月
今日阊门,已是修补后的阊门。
天下本就没有坚不可摧的城池。最终的征服靠的也不是武力,而是文明。苏州人重修一座不设防的城门,是对历史和文明的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