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是清末时期的重臣,是个很有能力的人。可他初入官场的时候,却是另外一副样子。
【资料图】
据说在曾国藩刚进入官场时,用现在的话说,很“头铁”。自认为自己掌握了些东西,就不断上书皇帝,针砭时弊,要对官场进行革新。
这反而惹恼了皇帝,还差点被皇帝砍了头。
后来他到地方去办团练,因为他有一个权力,可以直接上书给皇帝。他就把身边一些同事,不配合自己的事情,告诉了皇帝,还想让皇帝把那些人撤职查办。
这就得罪了不少同僚。所以很多人撂了挑子,不再和曾国藩合作。
在镇压太平天国的时候,皇帝还拿曾国藩没办法。可太平天国稍微平息了下,曾国藩就被赶回了老家去了。
受到很多打击的曾国藩,痛定思痛,重新思索了前前后后的阅历和经验,慢慢开始调整了自己的处世待人的方法。
等到皇帝再招他出来当官的时候,他逢人就说,欢迎你们来指导自己工作。
这个前后的变化,不是曾国藩开始和稀泥,而是他明白,不是每个人都像自己这样,严格要求自己的。可以要求自己去坚持,但是不要强迫别人也坚持。
简单来说,就是自己可以坚持原则,但是对待别人的时候,尽量要留情面,不要一杆子打翻一船人。
有这样一件事,曾国藩手下有一位大将,叫鲍超。一次曾国藩寿辰的时候,鲍超送了十几箱的礼物。
要是搁在以前,曾国藩早就翻脸了。可这一次,曾国藩却说,这一份心意,自己不能不收,可也不能全收了,就挑一样吧。
鲍超心中想的是大帅看重我,收礼物了,于是点头同意。接着曾国藩就挑了一顶帽子,说他喜欢这个,其他的就都带回去吧。
从一开始的严格要求自己,到现在的不让别人难为情,曾国藩的这种转变,其实我们不少人都经历过。
人都是一边在妥协,一边在坚持。对自己讲原则,坚定自己的追求;对外面的人,尽量保持和气,不要总是让别人不好做。成熟的人,都是一边在尽量把事情做好,一边在咬牙坚持。
感谢关注,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