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归陇原东,文史尽秋辰

(梦归秋辰:第505期)

公元997年,宋太宗赵光义去世。年仅29岁的赵恒继位了,按理来说赵恒身为宋太宗的第三子,皇位怎么传都不应该传给他。但人一旦运气来了,挡都挡不住,而赵恒毫无疑问就是这个天选之子。他的大哥因为父亲逼死伯父赵廷美被活活气疯了,而他的二哥在年初却突然暴病而亡了,然后皇位自然而然就落在赵恒手里了。


(资料图)

宋太宗

即使这样,宋真宗的登基之路也并非一帆风顺,因为当时的王继恩和太后都打算另立皇帝,但这个阴谋被吕端揭穿了。我们有句古话:诸葛一生唯谨慎,吕端大事不糊涂。因此吕端这个人能在历史上有如此高的评价,那就说明他是很有才能的。因此宋真宗在前期任用吕端等人解决了王继恩等奸佞,让整个北宋趋于平稳。

但由于赵恒自幼深居宫中,因此他性格有一丝懦弱,而且他比较崇尚黄老无为之学。其实我们客观来说,黄老无为之学在一个发展的时期里,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但赵恒只是提倡,并没有身体力行,尤其是老年生活奢侈,为了给自己修建陵墓召集几万人修建了几个月,工程量之大,世所罕见。

泰山封禅

但我们都知道一个规律:墓修得越好,被盗得越狠。靖康之变以后,宋真宗的墓地就被金军给掘开了。对于宋真宗,他的一生主要就做了三件事:澶渊之盟、咸平之治和泰山封禅。同时他的一生,有人给出了很好的评价,有人却给出了另一种截然不同的观点。

在高梁河之战以后,契丹就成为了北宋不得不面对的问题。当时大部分宋朝臣子都主张迁都,只有寇准等人据理力争,才制止了这个荒唐的决定。当时宋军和辽军在幽州大战,于是寇准苦口婆心让宋真宗御驾亲征。宋真宗到达幽州以后,寇准请求皇帝前往前线检阅将士。

宋辽大战

当时幽州城分为南城和北城,南北城之间有一座浮桥,当时宋真宗不愿意去但又不想丧失威信。于是宋真宗就授意轿夫不要向前走,结果就出现了戏剧性的一幕:寇准在桥上用鞭子抽打着轿夫,让其过桥。当辽军统帅看到武装到牙齿的宋真宗露出一双恐惧的大眼睛时,骑在马上捧腹大笑。

但即使这样,宋军仍然士气大振,再加上宋军射杀辽军统帅,辽军竟然一时落入下风。但这时候宋军却求和了,并与辽军签订澶渊之盟,这其实是很伤士气的。一来北宋君臣有了一种用金银买太平的思维,二来大量的岁币和布绢给百姓带来了严重的负担。

澶渊之盟

从表面上看,停止战争会减少百姓的伤亡。但澶渊之盟只是一种大范围的和平,小的局部冲突仍然时常发生。当金银买和平失败以后,就有了靖康之变的发生,整个中原被金军荼毒,其危害不比每年抵抗辽军的损失小,更可怕的是半壁江山的陷落。

很多人对于咸平之治的评价是勤于政事,而且一些人喜欢用宋朝与唐朝的收入来反衬咸平之治的盛世长歌。但我们忽略了一个问题:北宋的物价要比唐朝高得多,比如宋仁宗时期一亩良田是三百多文,但宋仁宗时期已经高达两千多文了。《宋代物价研究》里很形象地说明了北宋物价的变迁,而且岁币最终都嫁接在百姓身上,这更加导致了百姓的贫困。

王小波起义

而且数据这种东西本来就具有很大的欺骗性和可操作性,我们就拿现在的平均收入来说,这就足以说明了一切。宋代的繁华主要在汴梁,说白了就是一种财富的高度集聚,汴梁之内金碧辉煌,汴梁之外一片凄凉。在守内虚外的国策下,王小波、方腊等农民起义仍然此起彼伏。

宋真宗时期的数据或许很华丽,但并没有改变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甚至澶渊之盟给后世留下了深远的后遗症。因此我对宋真宗的评价是:他在吕端、寇准等人的辅佐下有一定的作为,但咸平之治与贞观之治这类改变王朝命运的盛世来说,它是有很大的水分的。尤其是后期为了封禅大肆挥霍以及广建庙宇道观,因此相比于宋真宗继位时,宋真宗末期的社会矛盾和危机相比却更加严重了。那么,你如何评价宋真宗呢?

宋真宗

用文化点亮生活,用历史回顾人生。我是梦归秋辰,谢谢大家的阅读和鼓励。如果大家喜欢,请给个关注,谢谢大家!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