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是一部以历史为主的古典演义小说。既然是小说,就有其文学艺术的写法,其中虽然大部分都是以历史为基出写的,但不免也有虚构的成分。

所以,这里只说《三国演义》里的内容,且抛开历史不谈。


【资料图】

在《三国演义》中,有很多著名、精彩的故事情节,比如“温酒斩华雄”、“三英战吕布”、“千里走单骑”、“单刀赴会”、赵子龙长坂坡救刘禅、张飞当阳桥退敌等等。

当然,还有“曹操败走华容道”这段。

当时曹操在赤壁之战中大败于周瑜,曹军死伤无数,而后曹操一路败退。而此时的诸葛亮已经派兵部署得当,在曹操败退的路上,分别让张飞、赵云等去拦截曹操,此时拦截曹操,纵然不能抓住他,也能将曹军消灭不少,还能得到一些辎重。

当然,诸葛亮也知道曹操在众将的保护下,会得以全身而退,而后会退走华容道。

诸葛亮明知曹操会走华容道、也知道关羽不会杀、也不会抓曹操,但最后还是智激关羽,不仅让关羽去华容道等曹操,而且还立下了军令状。

事情的结果,大家都知道,正如诸葛亮所料,关羽果然不仅没抓、没杀曹操,而且还让曹操安全的离开了。

而关羽虽然立下军令状,按理说是要军法处置的,但刘备、张飞岂能让关羽就这样白白的死去。

故而,在刘备、张飞的求情下,诸葛亮才放了关羽一马。

那曹操败走华容道,诸葛亮明知关羽不会杀曹操,为何还派他去呢?

其实,诸葛亮之所以这样安排,要的就是曹操不死,当然诸葛亮可不是卧底哦,诸葛亮这样做是有原因的。

首先,诸葛亮给刘备的战略部署,是鼎足而立、三分天下。

曹操在赤壁之战大败后,在短时间内难以再对江东大规模的用兵。在之后的时间里,正是刘备要抓紧扩充自己实力的机会。

因为,在赤壁之战后,三分天下的大势趋向基本上已经初步形成。不过,赤壁之战刚刚过去,刘备还没腾出手发展自己,此时还没到鼎足而立的局面。

而当时虽然汉天子还名为天下共主,但却只是一个傀儡皇帝,掌握实权的却是曹操,换而言之,曹操才是实至名归的中原之主。

曹操虽然在赤壁之战大败,曹军损失惨重,但这损失的大多是投降他的别处军马,自己的原有实力却并未损失多少,也就是说,他的实力还在。再则,曹操又有夏侯惇坐镇后方。

总之,曹操的实力还是不容小觑的。

诸葛亮想要实现三分天下的战略局面,曹操就需要活着。

因为曹操是中原之主,在乱世之中,如果曹操一死,中原将群龙无首,陷入混乱。而这时的刘备实力尚小,但刚在赤壁之战大胜的东吴则士气更胜。

这时东吴就会趁曹操去世、中原混乱之际,攻占中原,如果东吴一战成功,回过头来就会收拾刘备。

如此,哪里还有刘备和曹操、孙权鼎足而立、三分天下的局面。

所以,曹操此时还不能死。

其次,诸葛亮素知关羽忠义,曾经为了刘备,虽受曹操大恩大礼,却不忘大哥之情,才有了后来千里走单骑、过关斩将的故事情节。

这时诸葛亮不想曹操死,但对账下诸将又不好明说。

想到关羽忠义过人,曾受曹操恩遇,只要曹操诉说前情,关羽势力放曹操一马。

如此,就达到了诸葛亮想要的战略目的。

最后,关羽不仅忠义,而且武艺绝伦,同时又是刘备、张飞的结义兄弟,更是刘备最信任和倚重的大将。

但关羽为人骄傲,当然他确实有骄傲的本领,而诸葛亮刚来不久,关羽根本看不上、也不服诸葛亮。

诸葛亮知道关羽勇武,他想要立威、想要关羽为自己冲锋陷阵、想要关羽顺服自己,就需要想办法让关羽领自己的一个大情、更要让关羽看到自己的威风。

于是就智激关羽,给他“设套”,让他立下军令状。

结果,关羽放了曹操,犯下军令状,理性军法处置。

这时,作为关羽大哥、作为诸葛亮主公的刘备,就急切的向诸葛亮求情。

此时,诸葛亮看到连刘备都低下头向自己求情,于是就顺着台阶放了关羽。

其实,诸葛亮也并非真的要杀关羽。他心里清楚,如果真杀了关羽,他在刘备这根本没法混了,张飞肯定第一个不放过他。再说了,他还要让关羽为其冲锋陷阵呢!

诸葛亮在刘备的求情下,才放了关羽。刘备还要向关羽说:“快多谢军师不杀之恩”。

关羽有了这次的“罪”,让他不知不觉中领教了诸葛亮的手段,又不由自主的领了诸葛亮的情。

在这样的情况下,关羽只得对诸葛亮军师再无二话了。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