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的地方就会有江湖,在三国时期,魏蜀吴三方内部都是派系林立,内耗不断。其中,就蜀汉来说,主要有四大派系,分别是刘备元老派、荆州派、益州派以及东州派。对于笔者今天要说的东州派,是比较特殊的,因为他们既不是益州本地的士族,也不像荆州派那样来自于某一个州郡。

对于东州派来说,源于东州兵。东汉末年,中原地区战乱不断,三辅、豫州、南阳等地的众多百姓来到益州避难。于是,刘焉在他们中间组建东州兵,并逐渐衍生了东州派。那么,问题来了,作为蜀汉第二大派系,东州派包含哪些人物呢?

一、李严


(资料图)

李严(?-234年),后改名李平,字正方,南阳人。李严作为三国时期的蜀汉重臣,与诸葛亮同为刘备临终前的托孤之臣。公元230年,后主刘禅册封李严为骠骑将军。到了这个时候,李严的地位俨然仅次于荆州派的诸葛亮。不过,李严还不满足。

公元231年,蜀军北伐时,李严押运粮草因为下雨道路泥泞延误时日,为推卸责任反而怪罪诸葛亮的北伐,使诸葛亮不得不退兵,因而获罪,最终被废为平民,迁徙到梓潼郡(治今四川梓潼)。对此,在笔者看来,伴随着李严被废,东州派在蜀汉内部走向了下坡路。

公元234年,诸葛亮病逝,李严得知这个消息后,认为以后再也不会有人能够起用自己了,因此心怀激愤而病死。

二、法正

法正(176年-220年),字孝直,扶风郡郿县(今陕西省眉县小法仪镇)人。东汉末年,法正为了躲避战乱,所以来到益州。不过,法正认为刘璋暗弱,不是一位值得跟随的主公。于是,法正在出使荆州的投靠刘备。对此,在笔者看来,东州派的倒戈,无疑是刘璋败给刘备的重要原因。

公元214年,刘备平定益州后,法正获得了重用。之后,法正又与刘备进取汉中,献计将曹操大将夏侯渊斩首。法正善奇谋,深受刘备信任。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刘备进位汉中王,封法正为尚书令、护军将军。次年,法正去世,终年四十五岁。法正之死令刘备十分感伤,连哭数日。被追谥为翼侯,是刘备时代唯一一位有谥号的大臣。

三、孟达

孟达(?-228),字子度,本字子敬,因刘备的叔父名叫刘子敬,为避讳而改字。和法正一样,法正也是扶风郡郿县(今陕西省眉县小法仪镇)人。东汉末年,两人一起南下投靠刘璋,益州之战时,孟达归降刘备。公元219年,汉中之战取得胜利后,孟达、刘封攻占上庸郡。

不过,关羽围樊城、襄阳时,孟达因不发兵救关羽而触怒刘备,于是投奔曹魏。此后,劝降刘封,未果。在曹魏期间,法正官至散骑常侍、建武将军,封平阳亭侯。到了公元228年,法正又欲反曹魏而归蜀汉,结果被司马懿斩杀。

四、许靖

许靖(?—222年),字文休。汝南郡平舆县(今河南省平舆县)人。许靖因与从弟许邵俱以品评人物而闻名于世。来到益州后,许靖相继为巴郡、广汉、蜀郡太守。于刘备包围成都时欲越墙叛逃,为刘璋所获。刘备定蜀后欲将其弃用,在法正的建议下,刘备任用许靖其为左将军长史。

建安二十三年(218年),刘备称汉中王,任命许靖为汉中王傅。章武元年(221年),刘备称帝,任命许靖为司徒,位列三公。由此,仅从官职上来看,许靖甚至不输诸葛亮。不过,许靖显然没有掌握实权。到了章武二年(222年),许靖去世。

五、陈祗

陈祗(?―258年),字奉宗,汝南(今河南平舆)人,陈祗是三国时期的蜀汉大臣,他是司徒许靖兄长的外孙。 陈祗早年受费祎的赏拔,董允死后担任侍中,逐渐成为蜀汉后主刘禅的宠臣,官至尚书令、镇军将军,权力甚至超过大将军姜维。

陈祗支持姜维的北伐中原,假意与宦官黄皓交好,导致黄皓开始干预朝政,操弄权柄。景耀元年(258年),陈祗去世,被追谥为“忠侯”。

六、吴懿

吴懿(?-237年),一作吴壹,字子远。兖州陈留(今河南省开封市)人。三国时期的蜀汉将领、外戚,蜀汉穆皇后吴氏的兄长。吴懿初随刘焉入蜀,刘璋时任中郎将。刘备进攻刘璋,吴懿归降刘备,历任讨逆将军、护军、关中都督。

公元228那边后,吴懿跟随蜀汉丞相诸葛亮北伐曹魏,并与魏延在阳溪大破魏将郭淮、费曜,升任左将军,进封高阳乡侯。诸葛亮去世后,吴懿任汉中都督,升任车骑将军、雍州刺史、假节,又进封济阳侯。建兴十五年(公元237年),吴懿去世。

七、吴班

吴班,字元雄,生卒年不详,兖州陈留郡(治今河南省开封市)人。三国时期的蜀汉将领。公元221年,吴班担任领军,随刘备参加伐吴之战,后又随蜀汉丞相诸葛亮参加北伐曹魏的战争,并于公元231年(建兴九年)的北伐中大破司马懿。吴懿在蜀汉官至骠骑将军,封绵竹侯。吴班以豪爽侠义著称于当时,又因族妹吴氏是蜀汉穆皇后,在蜀汉将领中有较高的地位。

总的来说,东州派文武兼备,可谓是人才济济。不过,东州派毕竟是特定时期的产物,在益州没有深厚的根基,再加上诸葛亮、蒋琬等荆州派逐渐掌握大权。因此,在蜀汉后期,东州派逐渐销声匿迹。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