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霞和平度,如今都是县级市。但在明清时期,两者在区划规格上却有所不同。
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明朝下令将原来的胶水县升级为平度州。自此至清末,平度一直保持了“州”的规格,其主官在品级上比知县明显要高(知州多为从五品,知县多为正七品)。
(资料图片)
按照这个逻辑,在明清时期,倘若有人先当栖霞主官、后当平度主官,那自然就属于升迁了。
而上述情形在历史上也可以找到真实的例子。晚清时期,有位名叫方传植的人,就曾先后在栖霞和平度担任主官。
方传植,安徽桐城人,监生。他所出身的方氏家族,可谓桐城的名门,明清两代,人才辈出。单纯就功名来说,方传植在原籍并不算突出,因此有关他的资料也相对较少。其出生年月、仕途完整履历暂时均不知晓,不过在栖霞和平度任职的时间,倒是有据可查。
根据清光绪版《栖霞县志》载,方传植于道光二十五年上任栖霞知县,在任大约三四年的时间(下一任知县上任时间为道光二十九年)。
而据民国版《续平度县志》载,方传植上任平度知州的时间为同治四年二月,在同治五年八月之前卸任,任职时期较短,仅为一年有余。
通过以上记载不难看出,方传植并非是从栖霞知县直接升任平度知州,中间应有辗转过渡,但由于资料缺乏,其具体中转地点和职务,目前无从知晓。
方传植之所以能够青云直上,与其扎实的政绩不无关系。这一点,从同治十年栖霞县绅民联名为其申请入祀名宦祠的呈文中就可见一斑。
根据记载,在任栖霞期间,方传植主要有以下政绩:建考棚、设书院(霞山书院)、筹膏火、修城垣、筑护堤、立武庙、崇文昌、表节孝。可以说,涵盖了教育、文化、民生、基础设施建设等方方面面。
而呈文递交上去之后,最终也得到了清廷的准允。此后,栖霞县名宦祠的祭祀名单中,便有了方传植的一席之地。
从入祀名宦祠的时间来推断,方传植去世应在同治十年或之前。而结合他从平度历任的年份来看,平度知州多半并非他仕途的终点。
查询民国版《临清县志》可知,同治六年五月至同治七年二月前,方传植还曾担任过临清州知州。根据史料记载,清乾隆四十一年,临清升为直隶州。按照清代中期以后制度,直隶州知州为正五品,品级高于散州知州。也就是说,方传植从平度州到临清州,同样属于升迁了。(本文作者:耳左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