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3年,刘禅投降邓艾,蜀汉灭亡。刘禅来到洛阳,每天吃吃喝喝,过得优哉游哉。刘禅“大智若愚”,司马昭很放心,因而得以善终,享年64岁。
刘禅,刘备的儿子,并非是“扶不起的阿斗”,他很聪明,懂得如何在乱世中生存下来。
207年,刘禅在荆州出身,曹操随即率大军杀来。刘备一路逃奔,赵云血战长坂坡,抱着襁褓中的刘禅血战突围,七进七出,威震一时。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213年,孙尚香回东吴,带着刘禅,张飞、赵云联手,将他“抢回来”。
小小年纪,刘禅就经历了许多大风大浪,打打杀杀,尔虞我诈的场景,刘禅见得多了,因而能处变不惊。
221年,刘备不听诸葛亮劝告,非要攻打东吴,为关羽报仇。结果,陆逊“火烧连营七百里”,蜀汉士兵损失惨重,刘备败退白帝城。
223年,刘备病逝,给诸葛亮托孤:“如果刘禅不给力,你可以取而代之”,诸葛亮表示要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不辜负皇帝所托。
刘禅继位,诸葛亮实际掌握大权,将蜀汉治理得很好。有诸葛亮在,刘禅不用担心魏国、吴国的进攻,可以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
诸葛亮没私心,对皇室忠心耿耿,即便是自己的儿子诸葛瞻,也不能当大官。诸葛亮培养的人才,看重的是能力,而不是裙带,诸葛亮的选定的辅政人员,没有一人是自己的后代。
诸葛亮办事,刘禅是一万个放心。234年,诸葛亮出师未捷身先死,在五丈原病逝,刘禅痛哭失声,为他穿着素服。
诸葛亮死后,蒋琬、费祎、董允、姜维、诸葛瞻等人掌握朝政。刘禅虽说没能亲自掌权,却能在各派之间灵活周旋,皇位安稳无忧。
223年继位到263年投降邓艾,刘禅在位四十年,如果没有一点手腕,岂能生存下来呢?从称帝算起,三国时代,刘禅在位时间最长,他很有智慧。
263年,司马昭派兵南征,姜维率兵守卫剑阁,挡住了钟会的攻势。邓艾则乘势率2000兵马偷渡阴平,诸葛瞻轻敌战败,魏军兵临城下。
究竟是“勤王”还是投降,刘禅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后者。此时,虽说邓艾只有2000兵马,钟会的主力还在剑门关之外,但蜀汉迟早会灭亡。
刘禅是个明白人,诸葛亮、姜维长期北伐,蜀汉国力已经耗尽。尤其是姜维的六次北伐,蜀汉虽说获胜不少,但损失也很大,户口不足90万,岂能再让民众惨遭涂炭呢。
刘禅投降后,姜维联合邓艾想在蜀汉自立,随即被钟会搞定。卫瓘“螳螂捕蝉黄雀在后”,钟会杀邓艾,卫瓘则处死钟会、姜维,然后把刘禅押回洛阳。
刘禅比较仁慈,在蜀汉很得民心,司马昭对他并不放心。宴会上,司马昭让人奏起蜀汉音乐,在座的蜀汉官员无不落泪,思念故国。
司马昭对刘禅说:“安乐公,是否想念蜀地呢?”想要试探刘禅。
刘禅很聪明,他目不转睛地看着乐舞,随口说:“洛阳生活这么美好,干嘛还要回到穷苦的蜀地受罪。”
司马昭还不放心,又派郤正去试探,让他教刘禅说话。次日宴会,司马昭又问同样的问题,刘禅就把郤正的话重复说一遍。
司马昭大笑,问刘禅:“是不是郤正教你说的。”刘禅故作惊奇:“你怎么知道这回事呢?是他教我说的。”在座各位都笑刘禅,把他当成笑话。
刘禅的“乐不思蜀”是一种生存智慧,是为了让司马昭放心。在洛阳8年,刘禅每天吃吃喝喝,过得优哉游哉,丝毫不想念蜀地。
刘禅“没心没肺”地活着,司马昭都看不下去了,直言:“人之无情,乃可至於是乎!”对刘禅很放心,却也无奈,亡国之君,居然可以如此快乐地生活。
271年,刘禅病逝,享年64岁,儿子刘恂继承安乐公爵位。317年,匈奴首领刘渊灭亡西晋,以汉朝后裔自居,追谥刘禅为孝怀皇帝。
参考书目:《三国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