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胶东半岛的乡镇村庄当中,重名的情况不胜枚举。
以“上夼”为例,芝罘、福山、龙口、招远、莱阳、海阳、文登、乳山、荣成、即墨等县市区,皆有以此为名的村庄,总数可达十个开外。而像“王家庄”“李家沟”“张格庄”“刘家疃”这样的称呼,亦广泛见于各县市区。
【资料图】
大体而言,越通俗的地名越容易重复,越生僻则反之。按照这个逻辑来推论,“路旺”显然属于后者。
“路旺”,从字面来看,大约是道路、路途兴旺的意思。不过,这并非常用词组,在《辞海》中并无收录,除了用在地名或人名(姓路名旺)上之外,笔者暂时也没有看到其他用法。因此,说“路旺”这个称呼生僻,并不夸张。
可就是这个生僻的地名,在胶东也有重名的现象——莱州曾有个路旺镇,栖霞曾有个路旺村。
相对而言,莱州的路旺镇更为有名。原因不仅在于其区划级别高,还在于当地出过历史人物。民国时期曾任山东督办的张宗昌,原籍即原路旺镇辖下的祝家村。在乡镇合并(路旺镇现合并至沙河镇)之前,很多介绍张昌宗的书籍文章,都会提到“路旺”这个称呼。笔者最初知道路旺镇,也正是因为这一点。
(▲祝家村里的张宗昌旧宅)
“路旺”作为区划名称,在莱州(掖县)历史上出现已久,明清时期掖县七乡八十三社当中就有一个“路旺社”。关于“路旺”的由来,《莱州市地名志》记载说与古代同名寺庙有关。
地名志在“路旺侯家村”(注:路旺镇的驻地在匡郑徐家村)词条下称:“明洪武二年,侯姓由四川……迁此立村,因附近有一座路旺寺而得名路旺侯家。”
而除了路旺侯家村之外,周边还有好几个村也带有路旺前缀,如路旺原家、路旺戴家等(也有的已经省去前缀,如大王家)。它们得名的由来,与路旺侯家村相仿。
大概介绍了莱州路旺的情况之后,接下来再说说栖霞的路旺。
在标题当中,我们之所以称“莱州曾有个路旺镇”,是因为路旺镇已经合并到沙河镇;而之所以称“栖霞曾有个路旺村”,则是因为路旺村已经跟随臧家庄镇划到了福山区。
关于原栖霞路旺村名字的由来,《栖霞市地名图集》记载道:该处原有两村,分别称作马家宅口和南庄子,后两村俱毁,又有先民来此落户,因村南有一庙,门上匾书名“路旺观”,以此命名为“路旺村”。
通过这段记载不难发现,栖霞这个路旺,与莱州的路旺,得名颇有相似之处,都相传与寺观有关。只不过由于史料缺乏,这些寺观的详细情况,暂时都无从知晓了。
谐音演变,是胶东村庄名称中的常见现象,莱州和栖霞这两个“路旺”是否也属于此现象?虽然目前无法得出结论,但在县志当中也多少能找到一些启发。
比如,清代的《掖县志》中虽没有关于“路旺寺”的记载,却曾提到一座读音与之很接近的“鲁王庙”。
那座“鲁王庙”位于掖城以西六十里土山巅。按照县志的说法,“唐高祖子灵夔封于鲁,相传鲁王没后,褒封海神,故掖人立庙祀之。”从距离和地标来判断,这座“鲁王庙”应当位于现莱州市土山镇辖区内,与路旺侯家并无关系。但两者读音如此相似,不禁也让人浮想联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