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分封制,是中国古代分封诸侯的制度,商代时便已出现,到了周代开始大规模实行,这一制度有利有弊,在有利于加强政府对地方的控制、稳定政治局势的同时也会出现尾大不掉的情况,到了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分封制便被废除,开始实行郡县制,但是分封制并没有就此退出历史舞台,此后的历代王朝也还有分封的事例出现,比如汉朝、明朝。

明太祖朱元璋称帝后出于加强王朝统治的目的,先后把自己的子孙分封到各地为王,有的藩王还拥有军权,能够掌握大量的军队,显然朱元璋没有吸取周代群雄争霸和汉代七国之乱的教训,在他死后没多久,同样的剧本便开始在明代上演。洪武三十一年,七十一岁的朱元璋病逝,由于太子朱标早逝,朱元璋把皇位跨代传到了朱标的儿子朱允炆的手里,史称建文帝。也许是看到了分封制隐藏着的巨大隐患,建文帝即位后便力行削藩政策,想把自己爷爷分出去的东西再拿回来,但是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送出去容易要回来难,在相继废掉周王、代王、齐王、岷王等一系列藩王后,建文帝终于遇到了硬茬子,那就是自己的四叔燕王朱棣。

朱棣,明太祖朱元璋第四子,十岁的时候就被封为燕王,就藩北平后先后多次率兵北征,拥有丰富的战争经验,建文帝实行削藩后,朱棣忍辱负重暗中准备,于建文元年七月以奉天靖难为名发动了靖难之役,并最终于建文四年进入南京,即皇帝位,是为明成祖。下面就来看一下靖难之役中辅佐朱棣立下不世之功的四大功臣。

张玉,早年出仕元朝,官至枢密院知院,元亡后随元顺帝逃亡漠北,洪武十八年归降明朝,先后担任济南卫副千户、安庆卫指挥佥事等职,洪武二十四年调往燕山左护卫,隶属于燕王朱棣麾下。张玉作战骁勇,又足智多谋,在燕军诸将中以善谋著称,深受朱棣倚重。朱棣发动靖难之役时正是张玉率兵夺取了北平九门,并在三日内占领了北平全城,在后来耿炳文、李景隆率兵攻打北平的战争中张玉先后多次率兵击破南军。建文二年张玉随朱棣攻破广昌、蔚州、大同,后又率兵夺取德州、沧州,同年十二月燕军在进攻东昌时朱棣被历城侯盛庸包围,张玉与朱能分兵两路前往相救,后来朱棣与朱能合军并趁机杀出,但张玉不知朱棣已经突出重围仍在阵中冲杀,最终伤重力竭而死,终年五十八岁。建文四年朱棣称帝后追赠张玉为都指挥同知,同年又追赠为奉天靖难推诚宣力武臣、特进荣禄大夫、右柱国、荣国公,谥号忠显,被朱棣评为“靖难功当第一,洪熙元年,张玉又被加封为河间王,改谥忠武,并配享太庙。

朱能,早年便在朱棣麾下效力,曾随朱棣北征,收降北元太尉乃尔不花,洪武二十七年承袭父职任燕山中护卫副千户,靖难之役时朱能与张玉共谋夺取了北平九门,后又先后击败耿炳文、李景隆等,建文二年朱棣在东昌之战中被盛庸包围时正是朱能率兵保护着朱棣突围而出,建文四年灵璧之战中朱能生擒平安等南军名将,收降十万南军。朱棣称帝后朱能被授为奉天靖难推诚宣力武臣、特进荣禄大夫、右柱国、左军都督府左都督,封成国公。永乐四年朱能被任命为征夷将军率兵征讨安南,同年十月病逝于军中,终年三十七岁,追封为东平王,谥号武烈,洪熙元年配享太庙。

姚广孝,今江苏苏州人,十四岁时剃度出家,法名道衍,后又拜道士席应真为师,学习阴阳术数,洪武八年朱元璋诏令精通儒书的僧人到礼部应试,姚广孝以通儒僧人的身份被召入京师,洪武十五年马皇后病逝,朱元璋挑选高僧随侍诸王,诵经祈福,姚广孝得到推荐并与燕王朱棣相谈甚欢,于是跟随朱棣前往北平。朱元璋去世后建文帝实行削藩,姚广孝便劝说朱棣起兵,朱棣起兵后姚广孝辅佐世子朱高炽留守北平,多次击退南军的进攻,后来也是在他的建议下朱棣率兵不攻城池,直取京师。朱棣称帝后姚广孝被任命为僧录司左善世,后又拜资善大夫,朱棣多次征讨蒙古期间姚广孝都留在南京辅佐太子朱高炽监国,被称为“黑衣宰相”,负责迁都事宜,一手规划了今日北京城布局,解缙死后又担任《永乐大典》和《明太祖实录》的最高编纂官,后来又负责教导皇长孙朱瞻基。永乐十六年,姚广孝病逝,终年八十四岁,朱棣辍朝两日以僧人的礼仪安葬了他,并追封为推诚辅国协谋宣力文臣、特进荣禄大夫、上柱国、荣国公,谥号恭靖,洪熙元年配享太庙,是明朝历史上第一位以文臣身份配享太庙的人。

丘福,行伍出身,原为燕山中护卫千户,靖难之变时与张玉、朱能一同夺取北平九门,并在后来的夹河、沧州、灵璧等战役中一直担任燕军前锋,建文四年也是在丘福的率领下自上游偷渡击破南军,尽夺战舰,使得燕军顺利渡河,朱棣即位后授其为奉天靖难推诚宣力武臣、特进荣禄大夫、右柱国、中军都督府左都督,封淇国公。永乐七年,因鞑靼可汗杀死明使,朱棣任命丘福为总兵官率兵十万北征鞑靼,同年八月兵至鞑靼后丘福率千余骑兵先行,最终因轻敌冒进麾下千余人尽皆战死,丘福本人也被俘遇害。闻讯震怒的明成祖剥夺了丘福的爵位并将其全家流放岭南,到南明弘光帝时丘福被追赠为舒城王。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