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厥在北方地区的大肆劫掠引起了杨坚的高度重视,这对大隋来说,是一个严重的安全隐患,但想要拔掉这根扎眼的刺又谈何容易。


【资料图】

这事搞得杨坚想想就头疼,根本就无从下手。直到有一天他看到一封奏疏。

这封奏疏正是针对此时北方突厥的状况,提出的解决办法,奏疏中非常清晰的描绘了,突厥几个可汗之间的性格和矛盾关系介绍。奏疏指出突厥有五位可汗,他们表面团结,其实暗地里互相之间有很多矛盾。摄图虽然名义上是第一顺位大可汗,但手握重兵的达头可汗也觊觎大可汗的位置,所以一直对摄图抱有敌意,而大逻便因为摄图的诡计无法登上大可汗之位,所以对摄图怀恨在心,只要善加利用他们之间的矛盾,不出十年就会让突厥土崩瓦解。

杨坚赶紧传这位奏疏的作者到内殿和他详谈。这位作者就是时任奉车都尉的长孙晟,长孙晟是鲜卑贵族后裔,他的儿子叫长孙无忌,他的女婿叫李世民。

周宣帝宇文赟为了安抚突厥,将千金公主远嫁突厥,北周的送亲使团的副团长就是长孙晟。所以长孙晟在突厥那里曾住过一年,并且跟摄图和达头等几个可汗关系还都不错。

摄图对这位副团长长孙晟青睐有加,还把这位潜在的敌国使者当作自己的好朋友,天天拉着长孙晟去打猎。期间还在历史上留下一段典故,打猎的时候,长孙晟看到两只雕在争抢一块肉,长孙晟只一箭,就把两只雕穿成了串串。此典故便是“一箭双雕”的由来了。

这一招娴熟的弓法让摄图惊叹不已,因此能文能武的长孙晟赢得了突厥人的广泛尊重,并跟很多“重要人士”结下了友谊,现在轮到长孙晟大显身手了。

在长孙晟看来,现在气焰嚣张、不可一世的摄图,有一个非常大的软肋,就是另一个可汗达头。

摄图和达头不和早已是公开的秘密,在双边关系还未拔刀相向时,他就建议在外交礼节上把达头放在比摄图高的位置上。

摄图心里不爽啊,于是对达头更看不顺眼了。而此次和大隋开战以来,这个达头非常倒霉,南下之后被隋朝大将韩僧寿和贺娄子干打了个落花流水,所以达头就不想干了。而关系跟他不好的摄图,干脆也不挽留,于是达头就夹着尾巴跑回去了。

所以现在只要让摄图相信,达头回去之后会背着他搞事情,摄图一定会收兵回家稳固后方。

如何能让摄图跟达头闹掰,就必须有一个跟摄图足够亲近,还能听长孙晟话的人去做这件事。

这个人选就是摄图的亲侄子染干,长孙晟在突厥生活的那一年中,精心接触了还在成长阶段的染干,他用自己非凡的魅力折服了这个年轻人,并让他对自己言听计从,染干就是长孙晟在突厥内下的一步暗棋,现在终于是用到这步暗棋的时候了。

当摄图正沉浸在大肆劫掠的快乐时,染干跑过来告诉他了一个万分紧急的情报,回到老家的达头,想联合对摄图不满的铁勒等部,袭击自己的牙帐!

这个小道消息到底准不准确呢?达头回去确实有一些小动作,但这些小动作都是长孙晟散布谣言的结果。

长孙晟将达头的那些小动作添油加醋的转交给了染干,再由染干继续添油加醋的转交给摄图。

听到这个消息让摄图大吃一惊,他相信以达头的为人,这种损事绝对办的出来。留下来不过能多抢点东西,如果还不回去,可能老巢都被人给端了。

这并不需要深思熟虑,摄图急忙下令收拾东西回家。长孙晟略施小计便做到边疆几十万雄兵都无法做到的事。

这是一次外交上的重大胜利,也这是长孙晟第一次正式登上历史舞台,之后他将在这个舞台上,留下更精彩的表演。

对于突厥人来说,这是一个无比危险的敌人,在随后的二十多年里,长孙晟用自己卓越的智慧,把这几位纵横草原的突厥霸主,玩弄于股掌之间。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