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溧阳县博物馆里,藏有十多颗金闪闪的金瓜子。它们存世已有2000多年。它们的发现和入藏,有一个动人的故事。


(相关资料图)

早在1962年10月,江苏溧阳一村民董法清在鱼塘清理淤泥。妻子顿感无聊,搬了把凳子,带了一包瓜子,到塘边看风景。老公一锹一锹挖泥,妻子却优哉游哉嗑瓜子。董法清心里有点不开心,抓起一把泥朝妻子扔过去。不料,妻子在拍打淤泥时,发现里面有一颗金色的东西。金灿灿的、小小的,状似瓜子仁。看成色与质地,好像是黄金。

董到城里,找人鉴定,断定瓜子是金制的,换了120元。这在当时是一笔不小的收入。夫妻俩把这笔钱存入了银行。不久后,董继续去挖淤泥,又挖到一颗金瓜子。消息传开,当地除了董法清,还有一个村民,手头也有一颗带文字的金瓜子。这件事,招来了县里考古队前来考察。经过发掘,他们从这个鱼塘里的淤泥中挖出十几颗金瓜子。

金瓜子,乃是古代碎金的一种称谓,可作为货币流通于民间。由于碎金子没有具体模具,也没有重量要求,因此金瓜子大小不一。

那么,问题来了:鱼塘里的金瓜子是从哪里来的?专家们对此展开了查阅与探索。有意思的是,在当地的一段历史故事里找到了答案。

春秋时期,伍子胥在楚国,因父伍奢和兄伍尚直谏楚平王,为楚王所杀,并株连满门300余口。伍子胥出逃,穷途末路,饥寒交迫。在溧阳河边,偶遇一个浣纱女。浣纱女看他连日饥饿,便把自己手头的食物给了他。伍子胥吃饱后,将自己出逃的遭遇告诉了姑娘。临别时,吩咐她切莫暴露自己的行踪。伍子胥方走不远,突然听到背后咕咚一声,但见流水潺潺,只有岸边那女子的一双鞋袜,冷冷清清地摆在那儿。姑娘以死封口,成全了忠义。

伍子胥深感震撼,在路边石头上写下血书,表示自己日后一定要千金报德。写完后,怕被别人发现,又用土将石头埋了起来。此事史有记载。司马迁在太史公赞曰:“方子胥窘于江上,道乞食,志岂尝须臾忘郢邪?故隐忍就功名,非烈丈夫孰能致此哉?”东汉《吴越春秋》更详细地记录了此事:伍子胥在被任命为吴国丞相后,想起了要报答浣纱女的恩情:伐楚成功后,特意来到偶遇浣纱女之地,履行自己的诺言,向着河中撒下了三升金瓜子。

在《史记·伍子胥列传》中,还记录了这样一件事:伍子胥“到昭关,昭关欲执之。伍胥遂与胜独身步走,几不得脱。追者在后。至江,江上有一渔父乘船,知伍胥之急,乃渡伍胥。伍胥既渡,解其剑曰:‘此剑直百金,以与父。’父曰:‘楚国之法,得伍胥者赐粟五万石,爵执珪,岂徒百金剑邪!’不受。”

两件事,都说明了伍子胥知恩图报的故事。溧阳鱼塘里的金瓜子,是伍子胥报答浣纱女的物证。后来,伍子胥在那女子投江处和居住处为她建祠,用于纪念。

这两件伍子胥报恩之事,除了《史记》和《吴越春秋》的记载外,还有一千年后的唐代大诗人李白的诗,可作旁证。

李白曾两次来到溧阳。他在《游溧阳北湖亭望瓦屋山怀古——赠孟浩然》一诗中写道:“长吁相劝勉,何事来吴关?闻有贞义女,振穷溧水湾”。此外,李白还写了一篇《溧阳濑水贞义女碑铭》,称赞贞义女是“卓绝千古,声凌浮云”。浣纱女舍生取义,伍子胥千金报之,重诺守信的古风,都是中国民族的传统美德。金瓜子的出土,为《史记》的记载和李白的诗句增添了有力物证。

上海京剧院上演过冯钢先生编剧的《春秋二胥》,着重刻画了申包胥与伍子胥的人格碰撞纠葛,以史实为骨架,展示情和义、爱与恨的博弈,,探讨复杂的人性悲剧,具有更深刻的内涵和反思。如今,我有一想,能不能将伍子胥知恩图报这一笔加进戏里,使伍子胥的性格更丰满、更立体。(吴兴人)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