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上有安小下敬躬:开宗明义,规则为先,方法论是捷径, 是法门,是秘籍,是众望之所求。然教育之法,法无定法,无一劳永逸之法、无万能公式之法,只道是因材而教,因人而异,若求方法者,此山虽有路,可在别处寻,教授方法者,不以方法自缚,切莫自误误人。
行文馆-李德鹏先祝为敬
父母爱子古今无异
【资料图】
触龙说赵太后
先秦·刘向
赵太后新用事,秦急攻之。赵氏求救于齐,齐曰:“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太后不肯,大臣强谏。太后明谓左右:“有复言令长安君为质者,老妇必唾其面。”左师触龙言:愿见太后。太后盛气而揖之。入而徐趋,至而自谢,曰:“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不得见久矣。窃自恕,而恐太后玉体之有所郄也,故愿望见太后。”太后曰:“老妇恃辇而行。”曰:“日食饮得无衰乎?”曰:“恃粥耳。”曰:“老臣今者殊不欲食,乃自强步,日三四里,少益耆食,和于身。”太后曰:“老妇不能。”太后之色少解。左师公曰:“老臣贱息舒祺,最少,不肖;而臣衰,窃爱怜之。愿令得补黑衣之数,以卫王宫。没死以闻。”太后曰:“敬诺。年几何矣?”对曰:“十五岁矣。虽少,愿及未填沟壑而托之。”太后曰:“丈夫亦爱怜其少子乎?”对曰:“甚于妇人。”太后笑曰:“妇人异甚。”对曰:“老臣窃以为媪之爱燕后贤于长安君。”曰:“君过矣!不若长安君之甚。”左师公曰:“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媪之送燕后也,持其踵,为之泣,念悲其远也,亦哀之矣。已行,非弗思也,祭祀必祝之,祝曰:‘必勿使反。’岂非计久长,有子孙相继为王也哉?”太后曰:“然。”左师公曰:“今三世以前,至于赵之为赵,赵王之子孙侯者,其继有在者乎?”曰:“无有。”曰:“微独赵,诸侯有在者乎?”曰:“老妇不闻也。”“此其近者祸及身,远者及其子孙。岂人主之子孙则必不善哉?位尊而无功,奉厚而无劳,而挟重器多也。今媪尊长安君之位,而封之以膏腴之地,多予之重器,而不及今令有功于国,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故以为其爱不若燕后。”太后曰:“诺,恣君之所使之。”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齐兵乃出。子义闻之曰:“人主之子也、骨肉之亲也,犹不能恃无功之尊、无劳之奉,已守金玉之重也,而况人臣乎。”
---《战国策》
从容纳说而取成功
《触龙说赵太后》是《战国策》的名篇,后被选入《古文观止》,历史上的文人对此篇评价甚高,每一个评语就是一个视角,在此我选出两位以供读者参鉴感受:
第一位是宋朝的真德秀,其在《文章正宗·卷六》的注解中引鲍氏评:触龙谅毅,皆以从容纳说而取成功,与夫强谏于廷,怒骂于上,发上冲冠,自恃必死者,力少而功倍矣。
第二位是清朝的金圣叹,其在《天下才子必读书·卷四》中批注:此篇琐笔碎墨,于中最为小样,然某特神会其自首至尾,寸寸节节,俱是妙避“长安君”三字。如“太后盛气而揖之”,“太后色稍解”,太后曰:“诺,恣君之所使之”。其间苦甘浅深,俱有至理,其文乃都在笔墨之外,政未易于琐碎处尽之也。
宋朝的真德秀的评语道出了《触龙说赵太后》能够被推崇流传的原因之一,即“从容纳说而取成功”,这一点尤为重要。作为臣子给皇帝提建议很难,有太多人臣“强谏于廷,怒骂于上,发上冲冠,自恃必死者”,这种刚强的作风是文人标榜的一种“以身殉道”“杀身成仁”的气节,这是美名,可是因为太刚强,自古皇帝都比较讨厌这种方式,文臣却乐此不疲,时不时就要死谏,就要撞死在金銮殿上,刚强易折,于事无益。所以“从容纳说而取成功”这种道家“柔能克刚”的运用,就显得尤为可贵,也是在给读书人另一个进言的方法。
“以柔克刚”到底该怎么“柔”?“从容纳说”又该如何“从容”?这就要看金圣叹的批注了,“琐笔碎墨”是一种比拟,说的是触龙弯弯绕绕说的都是些家长里短,闲碎小事,和开篇的紧张战事,剑拔弩张的朝政形成鲜明对比,张弛之间,也是由刚及柔的过度,触龙一言一语妙避“长安君”,最终以为子女计长远的父母心打开了赵太后的心结,不谈国事,不谈战事,不谈朝政,只谈怎么对孩子好,孩子不同,身份地位不同,对待的方式也不同,触龙以身说法,言语之外皆是至理。
赵太后最终抛却情绪回归理智,明白了其中长远深意,所以马上回复:“诺,恣君之所使之。”由此可见,赵太后非一般人,绝不是平常祸乱朝政的后宫女流,而是深明大义的政治家,只是她还是一位母亲,在最爱的子女身上难免感情用事。
触龙的教育方法
我们在此把《触龙说赵太后》的谈话方式单独以“教育视角”解析,以供读者参详,赵太后就是一位“学生家长”,脾气大,情绪上来不讲道理,可是眼看着孩子“长安君”被错误教育,乃至会误导一生,身为“师者”的触龙该怎么劝服这位“学生家长”?医家讲“救人如救火”,这是一种责任感,身为师者,在看到有孩子被错误教育时,无论何时何地,当以“救人心”前去劝诫,以告知家长错误在何处,该如何改正,这也是一种责任心。
触龙请见赵太后,此时的赵太后气势汹汹,随时准备反驳甚至吐触龙一脸唾沫,这个时候的赵太后是用“意气”把自己包裹起来的,紧紧防御如同盔甲,她随时和所有人为敌。触龙开始的第一句话是从调侃自己开始的,这一句是关键所在,是“破开”赵太后“意气”盔甲的第一步,赵太后本以为触龙会说自己,会说长安君,会说国事,赵太后紧紧防备触龙出招,生怕防御不了,可是触龙出其不意的拿自己开刀,这一下赵太后的“意气”防御毫无用武之地,还不由得从防备心转化为一点点的关切心,甚至试着去看看触龙的身体健康情况,这就是“破开”的第一步。
第二步是拉近距离,人与人之间在什么情况下可以迅速拉近距离,增加感情和信任呢?答,当你们有共同的敌人时、当你们面临一样的险境时、当你们有共同的爱好时、当你们臭味相投、惺惺相惜时、当你们是同类时,如果这些条件都没有,那就创造,创造出一个共同敌人,创造出一个困境。这是“纵横家”的手段,是鬼谷子的课堂随笔,是苏秦张仪纵横天下的万能公式,触龙也是此中高手,他先定位出和赵太后的“同类”属性,第一同为赵国人,第二同为老年人,第三同为人父母,接着制造共同的“困境”,第一困境是“怎么规划子女的未来”,第二个困境是“如何让赵国有更好的未来”,触龙以“纵横手段”先拉近和赵太后的距离,让自己和赵太后化为同一类人,就是“破开”的第二步。
当触龙的“心境”和赵太后的“心境”站在一起的时候,触龙说什么话赵太后都能听得进去,这时触龙伸出年迈的手,指向远方问“孩子的未来在哪里?”接着,触龙说我已经规划好了,可是您赵太后还没规划好啊,赵太后望向远方,她的眼里早已没有了触龙,也不再想吐谁一脸唾沫,而是在看着未来思考。
当赵太后回过神来,说出“诺,恣君之所使之。”的时候,我想触龙心中一定不是在感慨自己的“纵横术”多么厉害,而是在敬佩赵太后能够一点就透,深明大义!
下文预告:“师者”的教授法是救人法,是育人法,是正人法,可这世界上偏偏有些人要学毁人法、误人法、害人法,而且徒子徒孙,趋之若鹜,下一篇我们看看史上有名的大太监仇士良如何毁一个皇帝。
【行文馆】李德鹏
建文化产业平台传中华文明智慧,中言科技一直在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