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宏杰·《曾国藩传》· 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第十七章的内容是此书的收尾,这一章讲述了曾国藩最后时光的点滴,在这一章,曾国藩的人物性格特点得以再度凸显,总的一句归纳为:“且愤且乐,死而后已。”

作为晚清的大臣,后世对他的评价相对苛刻,“他以汉人身份镇压了反清的起义......”、“他让封建清王朝又苟延残喘的几年.....”,如果站在历史发展的角度看,曾国藩确实是这样做了,但站在他自己的位置看,他所做的,只是一个儒家信徒对自己效命的清王朝的“忠”。


(资料图片)

曾国藩:“君子之道,莫大乎以忠诚为天下倡。”

选择跟随曾国藩的人无疑也是被他身上的“忠”所吸引,那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个根基,忠于朝廷是基于礼教原则,也是为了国家利益考虑。列强环伺的背景下,清王朝覆灭可能带来更严重的后果即国家的分裂。

曾国藩的一生好像都在“补天填海”,镇压太平天国之后便马不停蹄地开启洋务运动,他的目标不是延长清王朝的寿命,而是使这个国家更有精神,焕发生机。

在受到天津教案的打击后,曾国藩的精神和身体情况愈来愈差,他清醒地认识到他所致力的“中兴”不过是一场梦。在这个梦里,他曾寄希望于慈禧,但他发现慈禧并不是一个有着战略眼光的领导者。在几次交谈后,曾国藩得出结论:慈禧“才地平常,无一要语。”

事实证明,慈禧不具备领导国家进行现代化转型的知识与能力。她是一个有权术而无见识的人。诚然,她精通传统的统治术,对人性卑劣的认识超乎很多男人,可是她并没有一个成型的治国理念,一切出发点都是为了保护自己的权利。这样的人,绝不是几千年不遇大变局中合格的领导者。

看过前面章节的朋友应该还记得,曾国藩一直立志“学做圣人”,每天严厉监督自己,在他的晚年时光他也依旧是这样做的。但是他的身体情况实在是太糟糕了。在曾国藩的日记里,有非常多记录他自己身体受到疾病折磨的文字,在三十岁时,他就对自己评价:“精神易乏,如五十岁人,良可恨也。”还有他的皮肤病,一直折磨着他:“其色白,遍布全身,大者如钱,小者如豆,奇痒异常,抓烂作痛。”疾病对一个人肉体和精神的折磨,这是曾国藩一直都在经历对抗的。

以孱弱的身体,承担起挽救国家,填海补天的大业,他的艰难可想而知。但在这些困扰的折磨下,他依旧坚持着自己。

曾国藩 晚清政治家、战略家、理学家、文学家

心术之罪,上与天通。补救无术,日暮道穷。

省躬痛改,顺命勇从。成汤之祷,申生之恭。

资质之陋,众所指视。翘然自异,胡不知耻。

记纂遗忘,歌泣文史。且愤且乐,死而后已。

--------- 曾国藩同治八年(1868)《自箴韵语》

虽“补救无术,日暮道穷。”,但落脚点依旧在:“且愤且乐,死而后已。”

在他最后的时光里,每日继续以“为圣人”要求自己,勤奋有恒,身体差,使命,还依旧读书、自省、高强度工作、会友......

书中这样记载:去世前四天,早饭后清理文件,见客五次,阅《二程遗书》;去世前三天,他写道:“余精神散漫已久,凡遇应了结之件,久不能完,应收拾之件,久不能检,如败叶满山,全无归宿。通籍三十余年,官至极品,而学业一无所成,德行一无可许,老大徒伤......”;去世前两天一如既往工作,到下午右手发颤,不能握笔,口不能言,方停止办公;去世前一天,清理文件,阅理学宗传,围棋二局,会友......

这些点滴,足见他已经把自己逼到了极限。

【为国家办的最后一件大事】

上面我们说到,曾国藩一直以来受疾病的折磨,特别是天津教案之后,对于“中兴”无望的预见,更是让他的精神备受打击。回任两江总督的他已经精疲力竭,但不得不说的一个重要事情,就是他对于“洋务运动”的推动,不可谓不尽心。

曾国藩知道,所谓的洋务不是办几个工厂就算完成的,他把洋务的过程看成一个整体,除了建工厂,他还设翻译馆,组织翻译西方科技书籍。他和李鸿章一起上奏《拟选聪颖子弟赴泰西各国肆习技艺以培人才》,推动了清朝的“留学计划”。

1872年8月11日,第一批三十名幼童,从上海登上美国的远洋轮船,远赴美国留学。如此大规模派人到国外留学,在中国历史上还是第一次。这一天,距曾国藩去世正好五个月,这是曾国藩临终之前为国家办的最后一件大事。

从这件事上,我们不难看出,曾国藩作为中国传统文化培养出来的理学家,但他的心态是开放的。

立功、立德、立言,曾国藩全做到了,他的成功,证明了传统文化强大的生命力,他身上的儒学精神有韧性,有弹性。他被誉为“古今完人”、“功比周公孔孟,名垂万世千秋。”

曾国藩的一生,证明了人的意志力所能到达的高度。他树立起了一座令人肃然起敬的精神丰碑。

补:领读·《曾国藩传》系列文章已完结,其余篇章收录于《曾国藩传》合集,谢谢大家关注支持。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