檄文一词是指用于晓谕、征召、声讨等的文书,特指声讨敌人或叛逆的文书。也指战斗性强的批判,声讨文章。本期我们就来欣赏几篇大咖所作的檄文。
汉魏时期文学家陈琳为建安七子之一,初事袁绍,袁绍攻曹操时,即官渡之战前夕作《为袁绍檄豫州》一篇,檄文叙曹操父祖丑行,文词犀利。节选如下:
【资料图】
左将军领豫州刺史郡国相守:盖闻明主图危以制变,忠臣虑难以立权。是以有非常之人,然后有非常之事,有非常之事,然后立非常之功。
曹操读后,那真是气的咬牙切齿啦,搞笑的是,袁绍失败后归,曹操虽然责备檄文中罪及父祖,但因陈琳的才华而不咎既往,委以记室一职。
陈琳作檄文,草稿先呈曹操核阅。曹操有头风病,话说,一日正病发,卧床读陈琳所作,霍然而起曰:“此愈我病。”可见陈琳文字之动人如此。
初唐四杰之一的骆宾王在京都为官时,因不满武则天的种种倒行逆施的所作所为,于武则天光宅元年,参加了当时由徐敬业领导的讨伐武则天的行动。
他作为秘书,起草了著名的《为徐敬业讨武曌檄》一文。原文节选如下:
伪临朝武氏者,性非和顺,地实寒微。昔充太宗下陈,曾以更衣入侍。洎乎晚节,秽乱春宫。潜隐先帝之私,阴图后庭之嬖。入门见嫉,蛾眉不肯让人;掩袖工谗,狐媚偏能惑主。
此文开篇即历数武则天之累累罪恶,层层揭露,有如贯珠,事昭理辨,可谓雄文劲采,痛快淋漓。
就连武则天读后竟也赞叹不已,慨叹的说道:这样的人才竟没有为我所用。
1914年,孙中山领导中华革命党,组织武力讨伐袁世凯的活动。袁世凯称帝后,孙中山立即发表《讨袁宣言》号召人民维护共和制度。
各省纷纷独立,袁世凯被迫于1916年春取消了帝制。接着孙中山发表《第二次讨袁宣言》檄文,号召人民将反袁斗争进行到底。节选如下:
文自癸丑讨逆之师失败以还,不获亲承我父老昆弟之教诲者,于今三年矣。奸人窃柄,国论混淆,文于是时亦殊不乐以空言与国人相见。
今海内喁喁有望治声矣,文虽不敏,固尝为父老昆弟所属役,复自颠沛不忘祖国者,则请继今一二为国人谈也。
就在这次讨袁宣言发出不久后,袁世凯在绝望中死去。正所谓:文字如刀,笔笔见血呀!
檄文赞
轩辕哥
文武之道是张弛,
檄文而后再兴师。
若问此文何所用,
文字如刀君应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