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下五千年,文化底蕴丰厚,在历史上曾经出现过一个特别强大的门派,据说是一个轩辕黄帝和老子共同创立、被历代君主称为是帝王之术,它是道家思想的源头,也是强汉盛唐的主要推手,曾有无数位开国皇帝利用它的思想来统一天下,铸造了历史上一个又一个的盛世。其中有两大要素至今还在熏陶着我们。那么,这一神秘门派是什么?有哪3大要素?


(相关资料图)

自从道家思想出现之后,就被人们划分成为了多个流派,一路追求精神超越的老庄之道,又或者是特别另类的杨朱之道,但在当时影响最大的还是被称为帝王之术的黄老之道。

据说是老子在做图书管理员期间,学习了黄帝思想,这才创建了道家学派,又被称为是黄老道家。我们都知道法家帮助秦朝统一了整个天下,但其实笑到最后的还是这个黄老道家。

在范蠡之前,道家思想一直都是一门玄之又玄的学派,后来到了吴越争霸时,范蠡用道家思想的理念,帮助越国实现了以弱制强,这个时候人们才发现原来道家还可以这么使用。

于是齐国的学者邹忌将道家思想与轩辕黄帝的理念相结合,由此就提出了黄老道家的概念,而且齐国也因此成为了战国七雄中,最为富强的一个国家,也是当时最有希望统一天下的国家。

不过也正是因为太过强大,使得纵横家乐毅组成了一个六国联盟,共同伐齐,在齐国衰落的同时,黄老道家也销声匿迹,反而秉承法家的秦国问鼎中原,一统天下。那为什么说黄老道家笑到了最后呢?

秦朝之后紧接着就是楚汉争霸,最终刘邦建立了西汉。这里大家要注意一下,在西汉的开国功臣中,包括张良、萧何、陈平在内的有一大半都是黄老道家的代表人物,所以它才成为了西汉初期的主流思想,成了一门帝王之术。

西汉初期的汉高祖刘邦、汉惠帝刘盈、汉文帝刘恒、汉景帝刘启,几乎都是标准的黄老帝王,包括这些帝王的皇后也都是熟读黄老之学,所以尽管西汉初期后宫频繁干政,但统治却完全不受影响,例如窦太后做了23年皇后,16年皇太后,六年太皇太后,在位期间,强制让所有的帝王皇子都必须熟读道德经,而且还不准他们学习其他思想。后来她的孙子汉武帝要独尊儒术,结果就被她一口否决。

后来的唐朝更不用说了,本来就和老子同姓,所以自称为是他的后人。从唐高祖一直到唐玄宗,同样也都是标准的黄老帝王,而且唐玄宗还将道德经加入科举考试,甚至下令让全国所有的家庭中必须要有一本道德经。

后来的明太祖也是典型的黄老帝王,而且朱元璋还曾为道德经作过注解,现在被称为是御注道德经。有些朋友可能不知道,清世祖爱新觉罗·福临也曾为道德经作过注释。这些开国帝王为什么崇尚黄老之学呢?

这里就牵扯到了黄老道家的第一个要素,无为而治。道家思想中有一个说法,叫做“万民自化”,源自第57章中的:“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就是说统治者清静无为,以民生息,天下自然就会得到治理。可能听上去有些反常识,就拿汉文帝来说,这个人在位期间生活简朴,自己穿着粗糙的衣服,还下令让自己的妃子也要简朴。因为怕消耗民力,所以从不大兴土木,从始至终都放权,并鼓励百姓生产,由此就出现了“文景之治”。

到了汉景帝后期,汉朝粮仓中的储存满地溢出,国库内的银两都积满了灰尘。后来唐太宗同样也是垂拱而治,自己与百姓互不干扰,所以就促成了贞观盛世。当时唐朝富强到什么程度呢?根据《新唐书》的记载来看,唐太宗还下令全国男子20岁,女子15岁以上没有对象的,由州县单位为他们聘娶,因为贫穷没有婚配的,由当地富人和亲戚处理。

后来他的重孙唐玄宗也靠着黄老之学搞了一个开元盛世。

到了明朝,明仁宗同样也铸造了仁宣之治。历史上的几次盛世几乎都是无为而治的手段。不过“万民自化”也存在着一个较大的弊端,就是会导致帝王权力被分散。

例如汉武帝就敏锐地看到了这个缺陷,所以才生出了改革的想法,唐玄宗时期的安史之乱,就是因为地方权力过大。

这里就要说到黄老道家的第二个要素,物极必反。物极必反是道家总结的运转规则,黄老道家是如何使用的?用我们今天的话来说,就两个字“捧杀”。顾名思义,就在物极必反的前提下,我们要将它捧到极点,然后不用自己动手,规则自然就会颠覆了。

在1973年时,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了一部《黄帝》帛书,在其中的《黄帝四经·十大经》里,就提到了一个黄老道家捧杀的案例。

故事发生在黄帝时期,当时蚩尤的实力太过强大,居然是无法抵抗,于是黄帝手下一个叫作“力牧”的大臣,就询问“泰山稽”解救之法,“泰山稽”就是黄帝的老师,他说:天道之中自有规律,黑夜到了极致就是白天,这个时候黄帝已经和蚩尤交战了60多次,但一直未能取得胜利,就像是天地都有意帮助蚩尤一样。

“泰山稽”给出的方案就是讨好蚩尤,帮助他到达极点,最终导致蚩尤狂妄被彻底颠覆。

西汉前期一直采用的都是黄老道家的治世理念,不过到了汉武帝掌权后,出现了一个变数,这个也就是后来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根据董仲舒制定的方案来看,汉武帝所崇尚的儒家,完全不同于先秦时期的儒家,其根本目的就是为了巩固皇权的合理性,其中要素大多都是皇权神授,君臣父子一类的说法。

之所以这么做,就是因为无为而治使得诸侯势力愈加庞大,已经威胁到了整个王朝的统治。这个时候,黄老道家的代表人物主父偃就提出了一个解决办法,也就是被称为千古第一阳谋的推恩令,同样也是捧杀的手段。

当时各个地区的诸侯王有很多子孙,但能够继承王位的却只有一个。所谓推恩令,就是让诸侯所有的子孙都能够继承王位。

想要实现这一点,就要让诸侯将自己的封地切分,然后再分配下去。从表面上看是提高了诸侯的地位,捧高了诸侯一脉除长子以外其他子孙的地位,但实际上却分散了诸侯的势力,可以让汉武帝逐一击破。

包括后来的三国时期,谋士也多喜欢用捧杀之术。东吴陆逊刚刚上位时就给关羽写了一封信,信中将关二爷捧到了极点,结果到最后就来了一个大意失荆州的结局。

在黄老道家中有一篇名为《鹖冠子》的经典,我们之前说到过,其中记载为:“物极则反,命曰环流。”这个环流形容的十分贴切,毁掉一条河流的方法不是阻挡,而是为他注水,让它冲出大坝,汇入江河。

除了物极必反之外,在黄老道家中还有第三个要素,以柔克刚。我们之前说过,秦朝的灭亡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因为推行郡县制,损害了六国贵族的地位。同样,刘邦建立西汉后,也想要推行郡县制,同样也迎来了各地诸侯的联合讨伐,汉初全国总人口大概1300万,而各地诸侯国就有850万,这个时候怎么办呢?

于是张良、萧何的黄老之术就展现了它以柔克刚的一面,对于各地来讨伐的将士,不追究你的责任,而且还废除了严酷的刑罚,减轻赋税,诸侯打着暴政的说法叛乱,刘邦就直接颠覆了这面旗帜。

这一来二去,将士们就完全没有了讨伐的理由,能好好活着,为什么还要折腾呢?同样,汉文帝、汉景帝时期也是这样,在经过几十年的休养生息之后,各地诸侯王也生出了一些比如吴王刘濞谎称自己得病不上朝,结果汉文帝反而赐给他手杖,这样一来,再有疑心也没了反抗的理由。

不过到了汉景帝时期,刘启头脑发热,采用了晁错的削藩策,给了各地藩王一个叛乱的理由,于是就出现了西汉时期的七国之乱,汉景帝也没有迟疑,直接就斩了晁错,还没等各地藩王喊出清君侧的口号,一下就没了理由。

冲在前面的开始迟疑,冲在后面的纷纷退兵,结果只用了三个月的时间就被周亚夫平定。这个就是黄老之术中以静制动,以守为攻的策略,不和你对抗,而是解决你提出的问题。

明朝时期的明仁宗朱高炽也是一个黄老道家的标杆,帝位明明看起来柔弱不堪,但却一直都能掌控全局。后来朱高炽去世后,他的儿子朱瞻基也算是学到了黄老道家的精髓。

朱瞻基1425年登基,第二年,他的叔叔汉王朱高煦就举起了清君侧的大旗,结果一向强硬的朱瞻基却表现得异常宽容,先是写了一封劝降书,让人送给朱高煦,瓦解反叛组织的联盟。

其实这份宽容表面上是对朱高煦,实际上是做给汉王的军队。包围叛乱的军队后,朱瞻基又放箭书到城中,同样也是劝降,我们都是大明的人,为什么不能一致对外?最终使得叛军自乱阵脚,甚至有不少人想要逮捕朱高煦,献给朱瞻基,于是没办法,朱高煦只能投降。

同样也是以柔克刚的道理,其实不管是汉高祖刘邦,还是唐太宗李世民,又或者是明太祖朱元璋,都没有一个真正柔和的人。

老庄道家是看透一切的洒脱,脱离于故事之外,黄老道家则是掌控全局的谋略,成为一个做局的人。其中的三大要素“无为而治,物极必反,以柔克刚”,有几点仍然在熏陶着我们?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