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资料图)
公元前771年周幽王被申、曾两个诸侯国联合犬戎所杀,继立的周平王在中原晋、郑等诸侯国的支持,下迁都到洛邑,历史上称为东周时代。从此统一的周朝瓦解,周王徒有 “天子”的虚名,因而出现了齐、晋、秦、楚等大国争夺中原霸主的形势,不断发生争霸的大战。历史上又把这段历史称为春秋时代。春秋这个时代名称,是从当时鲁国编年史《春秋》这部书来的。鲁国《春秋》的编年,起于公元前722年(鲁隐公元年),终于公元前481年(鲁哀公十四年),但是春秋时代的终年,历史学家们依据实际情况有不同的看法。
战国时代,是指春秋时代之后, 七大强国相互兼并,直到秦完成统一的这段历史。
连年进行兼并战争时代的特征就是“战国”这个名称,战国原来不是时代的名称,而是指当时连年进行兼并战争的七大强国魏、赵、韩、齐、楚、秦、燕而言。西汉初年司马迁著《史记》时,所用战国这个名词的意义没有变化,他是用“六国" 或“六国时”作为春秋之后的时代名称的,他所作《六国年表》就是战国时代的年表,他说:“余于是因《秦记》,从《春秋》之后,起周元王,表六国时事”。东汉初年班固著《汉书》时,依然常用“六国时”作为这个时代的名称,原是指秦以外的东方六国,把秦排除在外,当是沿用东方人敌视秦的习惯,显然是不确切的,把“战国”作为时代名称,起于西汉末年刘向汇编的《战国策》,这是确切的,因为连年进行兼并战争正是这个时代的特征。
春秋时代战争的主要目的在于争霸,战国时代战争的主要目的在于兼并。春秋、战国之交,正是这两种目的不同的战争的过渡时期。春秋末年东南的越族兴起,越王勾践打败吴王夫差之后,就兼并吴国,接着迁都琅邪,北上争霸中原。公元前468年(鲁哀公二十七年)越王遣使到鲁国,约定鲁、郑两国之间的疆界,这是因为鲁侵犯郑的地界,越王以霸主地位迫使鲁国君臣服从。而越王勾践就是春秋时代的最后一个霸主。
与此同时,齐、晋、楚、越四国正在进行兼并战争。墨子就曾说这四国“以攻伐并兼为政于天下”,又说这四国“今以并国之故,四分天下而有之”,当时南方的楚、越,兼并的主要目标是附近的小国。例如莒这个小国(在今山东安丘、诸城、沂水、莒、日照等地间,先为越和齐两大国从东西两面逐步蚕食,后来为楚所灭。蔡(今安徽寿县以北)、杞(今山东安丘东 北)也为楚所灭,越还曾攻灭滕(今山东朦县西南)和郯(今山东郯城西南)两小国。
春秋末年,中原晋、齐两国的权力实际上已掌握在强大的卿大夫手中。晋国强大的卿大夫共有六个,即赵氏、魏氏、韩氏、知氏、范氏和中行氏。其中知氏最强。先由知氏联合赵、韩、魏三氏战胜范氏和中行氏而瓜分其地,接着知氏统率韩、魏二氏围攻赵氏于晋阳,三年未能攻克,后来韩、魏二氏反过来和赵氏联合,夹攻知氏而三分其地,从此晋国为赵、韩、魏三氏所瓜分,即所谓“三家分晋”,当时晋国国君虽还存在,实际上已被赵、韩、魏三家所控制。
晋出公就是因为反对三家瓜分知氏而被驱逐,出奔到楚国。到晋幽公时,只有绛(今山西侯马西北)、曲沃(今山西闻喜西北)等邑,反而还要朝见三家之君,此后晋君所居都邑常也被三家所夺走。公元前349年赵氏夺取晋君所居端氏(今山西沁水东北),把晋君赶到屯留,而屯留早已为韩氏占有,晋君因而为韩大夫所杀,从此晋国退出兼并的战国时代。
与此同时,齐国卿大夫田氏(即陈氏)逐步取得齐的政权,公元前481年陈恒(即田常)杀死右相监止,并杀了齐简公,从此田氏出任齐国相国,专齐之政,陈恒传了三代,到田太公(田和) 时,齐康公被迁到海边,以一城之地作为食邑。公元前386年田太公得到周天子正式承认,立为诸侯,沿用齐的国号。公元前379年齐灵公去世,吕氏的齐君从此绝灭,这就是所谓“田氏代齐”,也称“田代姜齐”。
自从中原地区赵、韩、魏“三家分晋”和“田代姜齐”后,再加上原 有的秦、楚、燕三国,于是七强并立而相互兼并的形势出现,直到秦完成统一为止。
春秋末年起,连同整个战国时代,是中国历史上重大的变革时期,这是过去历史学家们早已认识到的。王夫之在称之为“古今一大变革之会”,顾炎武在其名著《日知录》中早已指出春秋时代还在讲究周礼,尊重周王,注重祭祀,讲究宗姓氏族,列国间时常会盟,常赋诵《诗经》,有死丧事故也要赴告别国,供史官记录。但到了战国时代,所有贵族重视的礼制,都不讲了,国力强大的想打谁就打谁,国力弱的被迫抵抗,因而出现了“邦无定交、士无定主”的局勢,这是东周末年的风俗大变,但是春秋、战国之交确是“古今一大变革之会”,从此废去了自古以来贵族统治用的礼制,开始了走向秦汉以后“大一统”的历史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