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艾之死,有人归结为“二士争功”,“二士”中的两位:一位是邓艾本人,字士载;另一位是钟会,字士季,故称“二士”,两人虽同为魏国大将,但在争取个人名利上互不相让,结果二士都玩完了。


(相关资料图)

也有人说,邓艾之死是被姜维给设计了,姜维一心想着复辟蜀国,设计激化二士之间的矛盾,并成功引发司马昭对邓艾的怀疑,最终将邓艾置于死地。

还有人说,邓艾与历史众多名将之死一样,死于功高震主,虽无谋反之实,但拿下蜀汉的功劳足以让人畏惧,更何况,他还扬言要攻取东吴,司马昭肯定担心养虎为患。

那么,邓艾究竟因何而死呢?纵观邓艾一生,有三个人在他的生命中都起到了转折性的作用,这三人分别是:司马懿、钟会,还有姜维。他们在邓艾的人生中扮演了怎样的角色,且听详解。

受恩于司马懿

邓艾受恩于司马懿,历经司马师,受死于司马昭,可见他与司马氏父子的缘分不浅,那么为何他在司马懿、司马师时代能相安无事,到了司马昭时代就身陷囹圄了呢?是环境变了,还是他变了?

对于司马氏父子而言,他们同样也历经了曹魏几任帝王,即曹丕、曹叡、曹芳之后,才算是真正篡取了曹魏实权。从政治环境来看,司马家族的势力呈现逐步增强的态势,话语权越来越大,邓艾就成长于这样一个变化的大环境中。

邓艾小时候家庭条件不好,父亲早逝,母亲带着他四处流浪,还给人放过牛。但他的志向远大,特别喜欢军事,一见到高山大川,就喜欢指点一番“江山”,再加上有口吃的毛病,于是总被人嘲笑。

后来有机会进入了曹魏政府工作,出任典农纲纪,在一次向司马懿汇报工作时,被司马懿看中,调进了太尉府,后又升为尚书郎,之后他为司马懿规划了屯田战略,为之后灭吴、统一奠定了基础。

正始初年,邓艾奉命到东南区域巡行,经过考察,他提出在淮水以北的颍水流域广开屯田,这样既可以大量积蓄军粮,又可以开通水运,这对于魏国后期的军事发展,以及灭蜀、灭吴战争的胜利起了重要作用。

这个建议被司马懿采纳,于是在淮河南北大兴水利,发展屯田。每当东南有战事,曹魏军便泛舟而下,直达江淮,不仅军资粮食储备充足,而且还没有水害。甚至在邓艾死后,这里的老百姓还在享受着邓艾的福利。可见,邓艾是一位非常有战略眼光,有军事远见的人,这应该也是司马懿对他信任的重要原因。

曹魏正始四年(公元243年),他被调到了曹魏西部战区,出任南安(甘肃陇西东南)太守。从此,邓艾由文转武,在军事上展现出不俗的才干。

嘉平元年(249年),邓艾和征西将军郭淮一起抵御蜀国偏将军姜维,结果魏军大胜,邓艾因此被赐爵关内侯,加讨寇将军,后又迁升城阳(今诸城东北)太守。

可以说,在司马懿时代,邓艾的军事才能得到了展现,为他之后的上升打下了基础。

历经司马师

司马懿死后,司马师接档继续凌驾于曹魏君主之上。在司马师执政的四年里,他一直在打打杀杀,在死之前,终于成为三国最有权势的人物。司马师为什么这么拼?

其中有一条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司马懿是托孤大臣,掌权名正言顺,但他司马师掌权仅仅因为他是司马懿的儿子,在法理上不具备充分的理由。那些不敢反抗司马懿的人,不一定不敢反抗司马师。如果司马师要想继续保持司马家族的威慑力,那就只能全力拼杀,建立属于自己的功勋。

司马师在他执掌政权之后的首战--东关之战失败后,并没有委罪于部将,而是自己承担了责任,仅处理了自己的弟弟司马昭,因为他知道此后还有不间断的战争来证明自己,他还需要大量的军事人才。所以说,邓艾的环境依然是宽松的。

嘉平五年(253年),吴国太傅诸葛恪围攻合肥新城,久攻不下,最后只能撤军。邓艾提前预料到,此次诸葛恪回去必然被杀,结果也是如此。

因此,邓艾又迁升衮州刺史,加振威将军。曹鬃即位后,封为方城亭侯,不久后,又因击退吴军,参与平定文钦、毌丘俭叛乱,被任命为长水校尉,封方城乡侯,代行安西将军职务。

公元255年三月,司马师病逝,由司马昭接棒曹魏政权,与此同时,司马昭也全权继承了他的政治遗产,邓艾也继续在续写着他的人生辉煌。

司马昭时代的大变局

诸葛亮死后,姜维接棒,也先后进行了九次北伐,历时16年,但始终没有占到任何便宜,同时还遭遇了他人生中的一位劲敌--邓艾。

公元255年年七月,邓艾在狄道击退蜀将姜维,解除了蜀军对雍州刺史王经的包围,之后被正式命为安西将军,兼任护东羌校尉。

此后,魏军多数人认为姜维已经力竭,不可能再出兵北向,只有邓艾不这么看,他断言姜维必定再度来袭,于是加强了防备。由于他判断准确,未雨绸缪,于是再次击退姜维。甘露元年(256)他被任命为镇西将军、都督陇右诸军事、晋封邓侯。

甘露二年,邓艾与姜维再度狭路相逢。魏将诸葛诞联合东吴起兵造反,姜维趁司马昭调兵伐诸葛诞之际,再度攻魏。邓艾在长城与姜维僵持不下,在诸葛诞败亡之后,姜维只好退兵了,邓艾改任征西将军。

景元三年(262年),姜维又来了,迎战的还是邓艾,魏军在侯和大破姜维,致姜维退守沓中。也因此邓艾成了姜维的死敌,所以,蜀汉在降曹魏后,姜维仍将邓艾列为他的头号强敌。

至此,我们也看到,邓艾的上升之路都是因功晋升,没有水分。司马懿改变了他的人生,司马师给了他发挥的空间,司马昭继承了父兄二人的政治遗产后,依旧重用邓艾。而邓艾也几乎没让司马家族失望过,一直带给他们惊喜,从而为自己赢得了他人生当中最重要的功绩--灭蜀。

灭蜀之战

姜维一而再,再而三地北伐,终于把司马昭给惹毛了,他打算灭了蜀汉。景元四年(公元263年),曹魏大举进攻蜀汉。

司马昭担任总指挥,廷尉卫瓘为监军。钟会率主力军十多万人攻汉中;邓艾领兵三万多人攻沓中,牵制姜维;雍州刺史诸葛绪统兵三万多人切断姜维退路。

钟会分兵包围了汉城和乐城这两个要塞,主力军又攻克了阳平关,身在沓中的姜维着急了,他赶紧撤退,在阴平桥头又遭遇了诸葛绪的阻击。但姜维谋略还是更胜一筹,骗过诸葛绪最后还是度过了桥头。

姜维原本想扼守阳平关,但阳平关已被钟会占领,于是只好退守剑阁。此后,邓艾也来到了阴平关,他与诸葛绪商量走小路南下,直捣成都,但被诸葛绪拒绝了,转而去找钟会。

钟会以诸葛绪畏缩不前为由,将他治罪,并吞并了诸葛绪的部队,借此壮大了自己的实力,随后领兵南下,结果被姜维挡在了剑阁。剑阁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称,钟会久攻不下,打起了退堂鼓,准备撤兵。

邓艾坚决反对,他上奏司马昭从阴平走小路直奔涪城,出奇兵冲击蜀国的心腹地带。在得到司马昭的首肯后,他趁着姜维与钟会在剑阁对峙之际,由阴平小路绕过剑阁,一路开路架桥,搭栈道,历尽艰辛,穿越七百多里的无人区,多次陷入饿死的窘境。当部队挺进马阁山时,甚至到了无路可走的境地,面对眼前的绝壁,邓艾以毛毡裹身,率先滚下绝壁,将士们见主将如此,也纷纷加入其中,就这样,邓艾军神奇地进入了蜀国腹地。

当邓艾军出现在江由城时,守将马邈直接投降了,之后挺进绵竹,最后直抵雒城。后主刘禅见状,只好投降,建国43年的蜀汉政权自此灭亡。

邓艾进入成都后,擅自做主,将刘禅封为扶风王,其手下的大臣也按各人地位高低,都封了曹魏官员。同时还任命了各郡太守,在绵竹还修筑高台作为京观(古代为炫耀武功,聚集敌尸,封土而成的高冢。),以宣扬自己的武功。

邓艾这些举动从理论上讲,对曹魏是好的,至少赢得了口碑,让孙吴看看投降也没什么不好,官还是照样做。但是从君臣之道来看,邓艾显然已经越界了,必定会引起司马昭的极度不适。再看他之后的所作所为,落得个被杀的下场,说他功高震主也不是没有道理。

邓艾之死

邓艾取得如此大的胜利,肯定是有些飘的。他一边擅自封拜,一边给司马昭打报告,建议做好灭吴的军事准备。原本这也是一个很好的建议,但这封信被钟会给截了。

钟会是个野心家,他有据蜀汉自立为王的野心,而邓艾很明显是他成功路上的绊脚石。这时,看穿这一切的蜀汉降将姜维出手了。

刘禅投降后,姜维心有不甘,他虽然也选择了投降,但投靠的却是钟会。蜀汉灭亡后,邓艾拜太尉,增邑两万户侯;钟会拜司徒,封万户侯。原来伐蜀,钟会是主力,到最后风头却被邓艾给抢了,钟会自然气不过。

姜维与钟会聚首后,一人想恢复蜀汉,一人想自立,两人虽然貌合神离,但都有一致对外的动机,他们第一个要干掉的对象都是邓艾。

钟会截了邓艾的上书,并另拟了一份,言辞之中颇为不敬,以此引发司马昭对邓艾谋反的猜忌。司马昭果然中招,由于邓艾在都中确实有独断专行之实,所以他让监军卫瓘带话,让邓艾在军国大事上不要擅自做主。

但邓艾不是飘了么,仗着自己的功劳,对卫瓘说,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并且又上书给司马昭说,只要对国家社稷有利的事,将在外,都可以自己做决定。

司马昭收到上书,大吃一惊,找人商量后,有人提出用钟会来牵制他。于是,司马昭就让钟会和卫瓘一起监督邓艾,以防不测。

钟会请来姜维商量此事怎么办,姜维提议说,可以但借着司马昭怀疑邓艾之际,赶紧上一道表章,就说邓艾反叛了,司马昭一定让你去讨伐他,这样,你就可以把邓艾抓起来了。

钟会按姜维的提议办了,果然司马昭叫钟会去抓邓艾。但是如何去抓,钟会又犯了难,姜维又给他出主意,说你叫监军卫瓘去抓,如果卫瓘被杀了,那就是邓艾造反的事实,你就可以起兵讨伐他。

卫瓘接到命令后,他也不傻,知道钟会这是借刀杀人。但卫瓘来了个暗渡陈仓,他暗中给邓艾手下的将领发通知,说皇上有令,只抓邓艾,别人一概不问。将军们服从命令者,按灭蜀功劳大小,封爵加赏,违者,灭门三族。

于是,邓艾在睡梦中惊醒后,就进了囚车,并被押往洛阳。此后,钟会还收编了邓艾的兵马,一时间,钟会实力大增。

此时姜维又怂恿钟会起兵谋反,但钟会担心如何应付手下将领,姜维说这个简单,设宴将他们召集起来,不从者就斩了。

就在钟会与姜维密谋之际,司马昭突然率十万大军来了,说要来和他一起捉邓艾,这分明已对钟会起疑。

钟会已无后退之路,宴会上,钟会和姜维将一些将领扣留在刘禅的宫殿里,但二人目的不一样,钟会是逼着他们造反,姜维则是要将他们一网打尽。

不巧的是,要诛杀大将的消息被泄露了出去,宫外将领杀了进来,姜维自刎而死,钟会则被乱箭术射死。

一时间都中没了领头羊,邓艾手下见状,决定去追回邓艾。监军卫瓘收到消息后,心想邓艾回来,那我就活不成了。于是一不做二不休,派人在路上将邓艾父子诛杀。一代名将,就此退出了历史舞台。

邓艾很有军事头脑,又身先士卒,一路绿灯自然也会引来诸多嫉妒者,钟会就是其中最强的嫉妒者。令邓艾倒霉的是,最强的嫉妒者还与最大的对手姜维联手了,由此,我们看到,邓艾确实死于“二士争功”,死于姜维的设计。

但归根结底,主要还是灭蜀之功引发了诸多不利因素,而他本人也不吸取历史教训,低调做人,反而自恃功高,最终招来杀身之祸。

所在,在中国文化当中,低调做人,高调做事,有资历的人更要懂得谦虚谨慎,否则很容易招来是非。

最后,还是用邓艾自己的话来总经他自己吧,“我邓艾一世忠臣,竟止此乎?白起的残祸,今天又重见了!”

不过,他的一片赤诚之心后来终于日月可鉴了,司马炎称帝后,秦始九年(273年)为其平反,启用邓艾的嫡孙邓朗,也算是对他的告慰。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