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732年,对于近300年历史的清朝来说,这一年不算是什么大年,但是对于当时的一些人来说,却是天塌地陷的一年。
事情的起因发生于四年前,当时已经位居川陕总督的督岳钟琪收到了一封策反信,信中不光列举了雍正的“十大罪”,还说他这个岳飞的后人应该站出来推翻清廷,岳钟琪在吓了一跳之后,扣住了送信的张熙,然后一边给老板雍正汇报情况,一边又从张熙嘴里得到了这件事的幕后主使——他的老师曾经。
曾静很快就被抓捕,然后他又供出了他思想的来源——已经去世的吕留良。雍正查完所有案情之后,把吕留良的尸骸挖出来戮尸枭首,把吕家十六岁以上的男性全部斩首,十六岁以下的也进行了严厉的处罚,因为雍正这次下手非常狠,所以在民间引起了不小的波澜。
(相关资料图)
后来甚至演绎出,吕留良的后人吕四娘,为了给父亲报仇,亲手把雍正给办了的传说。传说虽然不是真的,但是雍正在民间的口碑,却的确以严酷著称,在口碑上也远不如他爹康熙和他儿子乾隆。而熟悉历史的人都知道,雍正在勤勉上,其实要比那两位有过之而无不及,据记载,雍正在位期间,共批阅了奏折4万多件,其中的批语也是千万级别,而且不少人都认为,清朝能有“康乾盛世”,雍正的贡献其实非常大。
那么在正史中,算是一个好皇帝的雍正,为什么口碑不如康熙和乾隆呢?真是因为他在处理吕留良等人的问题上下手狠辣吗?
答案应该是否定的。
据相关资料记载,“反清”这件事在清朝一直就存在,而且历任统治者对于这种行为一直都是高压管理,就连文字可能会涉及相关问题,历代皇帝也都是一刀砍到底。而其中最狠的乾隆,在自己的60年明面执政生涯中,处理的相关案件大约有140余件,平均每年就超过了两件。
他爷爷看戏在位时,比较大的案件虽然只有两起,但是康熙下手也是非常狠辣,只要涉及的人员,几乎没人能够幸免。而雍正朝呢?虽然吕留良一家被严惩,但是曾静这个主谋却被雍正给放了,当然这不是雍正大发善心,而是拿他这个叛徒别有用途,不过乾隆上台后,曾经还是没得善终。
由此来看,雍正虽然也有下手较狠的时候,但是他对文人的手段,也就和康熙类似,根本比不上乾隆,也就是说,雍正对文人的一些做法,应该不是他名声差的根本原因。
那么导致雍正名声差的根本原因,究竟是什么呢?
康熙在位61年期间,搞定了吴三桂等三藩,收复了台湾,三征了葛儿丹,可以说军功赫赫,但是明白人都明白,无论是古代,还是在现代,打仗最重要的是军需。康熙虽然在表面上打得很风光,还喊出了“永不加赋”的口号,但是康熙朝的经济却十分不乐观,而且因为国家经济出了问题,所以康熙为了稳定朝局,又放松了吏治。
结果雍正当年接班的清朝,元气骑士已经耗了不少,因此他必须要励精图治,而且还要寻求变革,如果他像嘉庆那样坚持两个凡是,估计不光没有“康乾盛世”,大清还会提前走向深渊。
那么雍正又是如何进行改革的呢?
雍正即位之初,就把自己想培养的心腹安排到了云南,后来云南搞了一个改革,叫“改土归流”。这个改革表面的目的,是通过流动的官员,来避免当地土著长期把持本地权力。但它实际的作用,其实是把云南的铜矿抓在自己手里。
古代的钱币多是铜来铸造,而清朝是非常缺铜的,云南虽然有铜矿,但是因为官员想从中牟利,所以康熙一直没能从云南获得足够且廉价的铜。雍正通过改革,就把云南的铜矿,从一些官员的手中给拿了回来。
康熙在位时,曾立过一块永不加赋的牌坊,不过这里的赋只是人丁税,而且人丁税只是不增加,并不是彻底不收。人丁税成了定额之后,有权有势地可以通过各种手段免除自己交的部分,而一般老百姓,其实是有增无减。雍正上台以后,来了一手“摊丁入亩”。
也就是把绵延了上千年的人头税取消了,该从地税中征收。有人可能会说,有办法的人,不是一样有办法藏匿土地吗?这个的确没法完全避免,毕竟绝对的公平是不存在的。雍正让这件事变得相对的公平的方法,是经常清查土地,虽然雍正皇帝没有彻底让收税变得彻底公平,但也让那些多吃多占的人感感到了肉疼。
在雍正制定“火耗归公”和“养廉银”之前,清朝的各级官员可以通过在征收税收的过程中,以税收有损耗为由向百姓多伸手,而这部分钱大部分落到了官员自己的囊中。而雍正规定,以后的合理损耗可以收,但是必须全部交给国家。不过雍正考虑到也不能光打官员一巴掌,于是又提出用“高薪养廉”来给了官员们一颗枣吃,但在实际上,雍正还是动了部分官员的奶酪。
雍正皇帝在位期间,推行过一个叫“士绅一体当差,一体纳粮”的政策。在这个政策出台之前,士绅阶层是有特权的,他们不光不用给国家纳税,还享有其他的福利待遇。但是雍正这个政策一出台,他们的权利就少了,而义务反而增加了。当时这条政策引起了不小的麻烦,甚至有的地方竟然以罢考来反对,但是雍正还是坚决地推行了。
纵观雍正的这些政策,我们会发现雍正当时的改革,针对的都是特定的一个人群,那就是“既得利益者”,这群人既包括在职的官员,也包括取得一定地位的士人,还包括一些曾经有官身的退休人员,以及各地的地主阶层。雍正皇帝动了这些人的奶酪,人家能愿意他吗?
答案自然是否定的,不过雍正手里有国家机器,这帮人明着来不会是雍正的对手,但是暗地里煽风点火做点小动作却没问题,而且雍正“得罪”的人中,读书人占了很大的比例,所以雍正有个不好的名声也就不难理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