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知道,《三国演义》极大地美化了诸葛亮。而很多外国人认为,中国人的思想很奇怪,塑造的角色要么很聪明,要么愚蠢到极致,要么漂亮,什么都好,要么丑陋,什么都不好。为什么这么两极分化?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他们认为中国不喜欢崇拜英雄,很少有人会对某人特别的信服,所以在中国很难出名。在过去的两千年里,只有一个孔子。孔子之后真的没有人比他更强吗?不一定,但人们不相信,不能让他成为一个典范。诸葛亮本身可能没有那么厉害。后代不断地把他的智慧加在他身上,使他变的非常聪明且强大。

诸葛亮是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和汉献帝同年出生,同年死亡。汉献帝一辈子都孤苦无为,一直希望诸葛亮这样的人能帮助他,或者说拯救他。诸葛亮一生都以匡扶汉室为目标,但最终还是没能实现,导致出师未捷身先死。从这个角度来看,诸葛亮最终还是失败了。

诸葛亮终年54岁, 27岁之前,有两个特点:第一,身处乱世;在战争中,他经历过干旱和洪水。没有经受过人间疾苦的人最好不要成为领导者,因为他们不知道民间苦痛,也不知道如何做好事。诸葛亮从小就受苦。他的母亲很小就死了。他的父亲娶了继室。不久,他的父亲也死了。

第二,他知道自己不能当皇帝。当时很多人都在努力当皇帝,老百姓都很穷。三国时期社会动乱,人口急剧下降。诸葛亮知道,如果他也想当皇帝,会有更多的人死去。

一个人知道他这辈子想做什么是很厉害的。诸葛亮知道他想成为一名好丞相。世上只有明君是不够的。如果没有一个优秀的丞相的帮助,明君也会感到困惑。因为他想成为一个好丞相,所以他的学习目标锁定了两个人:一个是乐毅,一个就是管仲。

诸葛亮从小就有着坚实的基础,因为他很早熟。大多数在那个动荡的时代受到过磨练的人,看问题会比较深入,思想也会变的更成熟。

诸葛亮很聪明。他的读书不同于普通人。普通人的读书主要是为了应对考试。诸葛亮对读书有他的一套。一般来说,他会抓住要点,然后再去解析。他认为,一个人知道多少并不重要,在不断变化的实际应用中做出合理的决策才是最重要的。

当时的人们都很看重道德,诸葛亮的父亲新娶继室后不久后就去世了,长兄诸葛瑾扛起了全家的重担。两兄弟一个在东吴,一个在襄阳,因为诸葛瑾要侍奉继母,后来去东吴当官。诸葛亮和弟弟诸葛均跟随叔叔诸葛玄去刘表。但是刘表不是做大事的人,有地盘有能力,却不知道如何的做大事。诸葛亮看到叔叔在刘表那里什么也做不到,就没有为刘表工作,只是在隆中耕地,做一个普通的农民。这样进可攻,退可守。

人是环境的产物,环境造就了一个人。隆中山不高而优雅,水不深,但澄清,土地不宽广,但好在平坦,森林不大,然而树木生长茂盛,而且还靠近荆州。荆州是军事要地,消息灵通。隆中相当于都市旁的农村小乡镇,一如热闹中的安静之地,所以诸葛亮对当时所有的政治变化、军事演变都非常了解,对当时的政治事务了如指掌。他和徐庶、石广元、崔州平、孟公威、水镜先生关系很好。

诸葛亮躬耕读书,自给自足,不问世界,但关心世界,随时为出山做准备。诸葛亮的心态是遇到合适的明主才出山,否则宁愿不出山。因为在那个讲究门阀次第的时代,他一个农村农民既没有士大夫的身份,也没有门第。他年轻,资历浅,甚至没有背景。然而,即使是像刘备这样有经验的人也能发自内心地钦佩他。因为他的准备工作很到位,基本功也很扎实。

诸葛亮在刘备三顾茅庐之前,诸葛亮一直在充实自己,做好充分的准备,明确自己的目标,准确定位。诸葛亮在27岁时遇到了刘备。后来,他尽了最大努力,感谢刘备为他提供了一个实现目标的平台;如果他没有遇到刘备,他就是一名农民或者普通人。相信现在每个人都知道,当有人想提拔你,或者突然为你涨薪水时加工资时,你会更努力地工作。诸葛亮就是这样,没有一个好老板,没有一个好的平台,他宁愿一辈子躬耕南阳。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