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鲁士原本是个小公国,是波兰王国治下的一个地方诸侯。后来因为联姻,跟德意志王国境内的勃兰登堡的霍亨索伦家族有了关联,也因此参与进了德意志王国的历史演变。自以为有靠山的普鲁士公国,逐渐不满波兰的统治,变得桀骜不驯。
1656年的时候,波兰人依靠翼骑兵的战斗力,击败了里通外国意图自立的普鲁士大公,自此普鲁士公国又老实了几十年。一直到1701年,普鲁士公国终于逮到机会,勃兰登堡藩侯兼普鲁士公爵腓特烈三世支持统领神圣罗马帝国的奥地利哈布斯堡王朝向法国波旁王朝宣战,借以换取国王称号。1月18日,腓特烈三世在哥尼斯堡加冕成为普鲁士国王腓特烈一世,并从此展开了普鲁士王国200多年的显赫历史。
普鲁士独立后,处在一个四面受敌的环境。日趋没落的波兰仍然是邻近的一个敌国,瑞典、奥地利、俄罗斯、法国、土耳其,不管是哪一个都不是普鲁士王国能够对抗的存在。这种立国环境,迫使普鲁士立国基础就是军事。普鲁士第一任国王腓特烈一世绰号佣兵王,用来指代他给奥地利做雇佣兵换取王位。第二任国王腓特烈·威廉一世绰号叫“军曹国王”,又称“士兵国王”,用来说明他一生都在致力于建立一支强大的军队。他大大加重赋税,把普鲁士军队从3.8万人增加至8.3万人(占人口的百分之四),由此普鲁士成为欧洲第三军事强国。到了第三任国王腓特烈二世时,却让王国的众多臣下们感到忧心忡忡,因为这位国王在年轻时就以文弱出名,是一个地道的文艺青年。王国未来的命运,即将交到这个文艺青年手中。他们不由得追思着两位先帝:多事之秋,王国还能维持多久?
(资料图片)
腓特烈二世
这个28岁的国王,用后面的历史证明了他不仅是一个出色的军事家,还是一个政治家,同时还是一名作家、作曲家。他的一生是文艺的一生,却也有金戈铁马。他在战争中意志坚定,沉着冷静,却也给法国的启蒙思想家伏尔泰写信诉苦:“如果战争持续下去,我们都将退化成为原始人”。他有数不清的敌人,却也因为出色的才华拥有数不清的粉丝。他几乎功亏一篑,整个普鲁士王国被打到千疮百孔,可最后却因为俄国的结盟收获了最多的战争红利,从而将普鲁士这个初生的王国正式带入欧洲五强。
他不是那个时代最伟大的作家、思想家,却因为战争使得他成为与亚历山大大帝、凯撒大帝、汉尼拔、古斯塔夫二世、拿破仑齐名的最伟大的军事家。德国有很多传说都与此君有关,如那个有名的磨坊主的故事,被用来说明他的开明专制。
他的臣民们在这位国王履新的几天后就意识到,作为普鲁士国王,这位明显文艺气息浓郁的国王也不得不收拾起自己浪漫情怀,而将他自己当成“这个国家的第一公仆”。腓特烈一生都生活在高度虚伪的面具下,他自己认为自己从来都不能也不敢成为自然使他成为的那个人。作为德意志之父,他被许多人崇拜,后世的拿破仑和希特勒都把他当作偶像,甚至连俄罗斯的贵族们也相当崇拜他。
蓬皮杜夫人
他的浪漫气息也影响到了普鲁士的国策。普鲁士一开始选择的是远交近攻,抱住了法国的大腿,拼命薅奥地利的羊毛,把西里西亚、波拉美尼亚等地区纳入自己的统治区域。可是这位大帝,却因为自己的好恶,辱及当时世界上最有权势的三位妇女,分别是法国国王路易十五的情妇蓬皮杜夫人,俄国女沙皇彼得罗夫娜,奥地利女皇特蕾莎。这三位有权势的女人联合了起来,对狼子野心的腓特烈二世进行了惨烈的报复行动。这就是对历史有深远影响的“七年战争”。当然,战争的起因有很多,腓特烈二世和三位有权势的女人之间的恩怨只能算是其中一桩。
德国人好战的名声,就是从这位国王开始的。所以,德国以一挑四,以一己之力横挑世界诸强,看来是有历史传统的。这位国王在欧洲大陆上以一敌四,与当时实力强大的法国、奥地利、俄罗斯、瑞典连续作战。兵力是对方的1/3,人口基数更是1/20,至于经济更没法比较。可是令人惊奇的是,普鲁士在他的率领下,竟然熬过了7年,并且坚持到了战争胜利。当战争结束,他回到阔别已久的柏林时,虽然看到了欢呼胜利的人群,却也发现整个王国也被打空了。
不过,凭借着七年战争的胜利,普鲁士迅速晋级,成为了欧洲五强,参与、主导瓜分了波兰,最终成为横亘在欧洲中部的庞大国家,与奥地利并称为德意志双雄。在与奥地利竞争德意志主导权的过程中,普鲁士逐渐胜出,最终建立了德意志帝国,成为世界近代史上重大的历史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