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怜终岁苦,享利是他人。”

乾隆写的五万多首诗中,有一大半是歌颂民间劳动人民的。不过在后世,却没有几个人认为他真的体谅老百姓。


(相关资料图)

为什么大众对他会有这样的印象呢?在民间,一个乾隆皇帝吃西瓜的故事便让乾隆皇帝“原形毕露”。

一年酷热的夏天,乾隆皇帝仅带着几个贴身侍卫出宫微服私访。

为了深入民间,体察更真实的百姓生活,他既没有乘坐御驾龙车出行,身边也没有扇风打伞服侍的宫女。

虽然排场简单,出行低调,但夏日的暑气蒸腾在旧时的黄土小路上,炽热的阳光让人睁不开眼,不一会儿乾隆便已觉得炎热难耐、疲惫不堪。

这时,乾隆及其侍卫等人眼前出现了一大片瓜田,绿油油顶大的西瓜连茂盛的瓜蔓与瓜叶都覆盖不住。望着硕大的西瓜,一行人不由得口齿生津,想买几个西瓜解解渴。

于是他们寻到旁边的瓜棚,恰好瓜田的主人也在,不过正在睡觉,丝毫没有察觉自家瓜田已经来了一群不速之客,也不知道自己正在当朝天子面前呼呼大睡。

瓜田的主人是一个老农民。乾隆皇帝身旁的侍卫性急,也是不敢让皇上久等,刚想上前直接把老农叫醒,乾隆皇帝及时制止了他。微服私访体察民情,又怎么能如此劳烦一个年迈的老农?

他示意侍卫们找个地方坐下,静静地等候瓜农醒来。

老农满脸满足地从睡梦中醒来时,已不知过了多久。刚一坐起,老农就看见周围一大帮人盯着自己,不免受到些惊吓。

乾隆皇帝一行早已大汗淋漓,但还要保持天子的气度,看老农迟迟才醒也不恼,耐心地解答他的疑问。老农见其彬彬有礼,周围的随从也都正襟危坐,训练有素的模样,心下有了判断。嘴上连连抱歉,一边去瓜田中找了几个大瓜,对半切开,便可见鲜红饱满的瓜瓢。

终于吃到了心心念念的西瓜,乾隆皇帝心底那点不满也被清爽甜蜜的西瓜给冲淡了。

想起此行的主要目的,他借着吃瓜的时机和老农攀谈起来。从风俗民情聊到官场才学,乾隆意识到面前的瓜农不简单。一个种田卖瓜的老农,知晓诸多民间轶事可以说是人生经验丰富,然而他有意试探,聊到官场陋习,老农竟也能侃侃而谈,而且对于时局颇有见地。

乾隆被老农的才学所折服,不免起了爱才之心,他询问老农愿不愿意入仕为官,将满身才学应用到实处。他列举为官好处之多,俸禄优厚不说,他若能得到皇上赏识便能成为肱股之臣为帝王分忧,再者他长期生活于民间,也能更加了解百姓的需求,为百姓做实事。

乾隆皇帝本以为自己伸出的橄榄枝足够,老农会识趣应下,这趟微服私访也就能成一段佳话,自己选贤举能的英明也会被百姓所传颂。

谁知老农竟然十分坚定地拒绝了,他直言自己并不适合尔虞我诈的官场。老农还自贬为愚笨的俗人,自称“一介农夫,愚笨不堪重任”,不愿入朝为官。

见状,乾隆皇帝也有些尴尬,便未再强求,专心吃起手中的甜瓜。老农却突然说了句:“你这瓜可不能这样吃。”

乾隆皇帝有些不悦,你这老农竟然胆大到来教我瓜要怎么吃。不过爱民如子的皇帝必须喜怒不形于色,他压下不满问道:“这吃瓜还有什么讲究?”

老农拿起手边的瓜,解释道:“这瓜啊,瓜心最甜,要是从中间开始吃,吃到瓜皮旁边味道只会越来越寡淡。但是你要是从瓜皮处向瓜中间慢慢吃过去,就会越来越甜,这样吃瓜也就越来越有乐趣。人生不也是一样的道理吗?”

“吃瓜也有学问,实乃妙哉。”乾隆皇帝不死心再次劝说老农入仕,结果是又一次地婉拒。

三番两次被拒绝乾隆面子上也有些过不去,吃完瓜就带着侍卫离开了。谁料,回宫路上乾隆疑心顿起,这般人才若是与有心之人勾结,对自己来说可不是一件好事。

身处权力中心,深知防患于未然的道理,老农既不能为自己所用,一旦生出事端,那便脱离了自己的掌控。他唤来侍卫,命他原路返回杀死老农,斩草除根。

这时候,乾隆皇帝刚走出百米远,他以为必定能捉到老农,却不过自己的算计终究是落了空,侍卫回禀老农已经离开,不见其踪迹。事已至此,乾隆皇帝也只能懊恼地离开。

以老农的才智,想必一早有所察觉乾隆皇帝一行人身份贵重。待其离开之后,也许是回味过来自己过于锋芒毕露,他深谙“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的道理,于是赶紧离去。又或许,是他早做好打算离开,才有意向乾隆皇帝透露自己对时局的见解以及人生的感悟。

此种细节,无人得知,毕竟这只是一则民间传说,未有史料得以记载证实。

故事的道理也很简单,便是由吃瓜引出的人生之路,要先忍得住寡淡无味,才能体味到生活的甜。

成功也是一样的道理,只有耐得住寂寞接受生活的锤炼,才能获得成功,而成功的喜悦也会因为有对比而被放大。

乾隆皇帝吃瓜的故事是其出巡时的民间传闻,此类民间传闻在乾隆在位期间还有许多。究其原因,是乾隆皇帝酷爱到各地巡游考察政风民情,在他六十多年的帝王生涯中,出巡次数达到了一百五十多次。他在乾隆十六年到乾隆四十九年间还六下江南,持续了三十多年。

乾隆十二年(公元1747年),乾隆在避暑山庄中总结了康熙在位时的巡游活动,他认为这是颇为成功的经验,有助于体察民情、团结内外、巩固政权等,应当予以效仿。

基于此,乾隆十四年(公元1749年)颁布了一道谕旨,乾隆借着太后的名义“游览名胜,查问风俗,考察地方事务和海防、河务,了解百姓疾苦。”

谕旨颁发之后又经过一段时间的筹备,他在乾隆十六年第一次下江南,历时五个月。之后他又在乾隆二十二年、乾隆二十七年、乾隆三十年、乾隆四十五年、乾隆四十九年前往江南。

然而,乾隆皇帝的巡游私访果真如他所言那般大公无私,并且巡游花费不得铺张、力求节俭吗?事实上,光是乾隆皇帝“六下江南”的花费便已十分惊人,每次出巡都有庞大的队伍跟随,王公大臣和护卫侍从人数多达两千五百多人。

往返路途遥远,长达五千八百余里,在路上需要用马五千多匹。不仅如此,还要加上官府雇来的四套骡马车四百多辆,八百多只骆驼,除此以外,沿途还需征用民工上万人,水路上则需一千多艘大小船只,征用河兵三千六百多人。

六次南巡所花费费用整合下来需得耗费两千多万两银子,而且这还只是粗略计算,未加上住所饮食等其他开销。

乾隆皇帝虽然在表面上提倡节俭,却并未真正实施。六次南巡所耗费的物力财力以及人力是巨大的,无疑为地方增加了许多负担。

对此,乾隆皇帝自己其实也有所察觉,晚年回首之时,他曾对军机章京吴熊光说过这么一段话:“朕临御六十年,并无失德,惟六次南巡,劳民伤财,作无益,害有益,将来皇帝南巡,而汝不阻止,必无以对朕。”

也因此,自乾隆之后,清朝皇帝再无南巡之举。

不得不说,乾隆皇帝是幸运的。首先他的继位顺利,并没有经过历史上手足相残或是其他血雨腥风的残酷。

再者,他拥有一份由祖父康熙皇帝和父亲雍正皇帝共同留下的政治遗产。

经过其祖父与父亲的励精图治,国家已经呈现出一副盛世之相。

另外,乾隆皇帝于盛年继位,思想和手段都已经成熟,不必经历如康熙一般年幼继位被朝臣掣肘的情形,也不必担心像其父一样在位十余年就去世。

乾隆在前期积极施行一系列有益于国家经济发展的举措,减轻百姓负担,宽仁治理使得清王朝在乾隆中期达到鼎盛。彼时,全国耕地面积可达七百三十五万顷,国家人口已接近三亿,商品经济快速发展,城市一片繁荣。

军事上乾隆更是有十大引以为豪的战绩,并将其作为自己的“十全武功”,自称“十全长老”。

当然,这中间不免有夸大之嫌。

乾隆在位满六十年之后因避讳超过其祖父康熙的在位时长,便退位给儿子顒琰,实际上仍然大权在握,直到嘉庆四年(公元1799年去世),时年89岁。

乾隆皇帝一生,顺境多逆境少,胜多败少,且以高龄驾崩。

他未曾经历过中国历史上传统封建社会下得以真正威胁皇权的力量,如外戚、宦官、权臣、藩镇等,这些在专制统治达到顶峰的清朝都被削弱到到了最低限度。而强大的国力也使得国内并未有大规模的反清起义,他是盛世的帝王。可他的出巡却并未真的体察到百姓的疾苦。

乾隆皇帝的盛世,是依靠压迫和限制百姓来维系的,以绝对的武力镇压群众,预防反清力量的可能崛起。全国各地都有清政府派遣的大批用于镇压百姓的军队,主要力量是八旗军,再者是绿营兵。

除了军队之外还有严格的《大清律》以及苛刻的文化高压,文字狱和焚烧书籍压制着整个社会的思想启蒙,百姓对政治讳莫如深。盛世在史书之上,盛世之下依旧是现实冷酷的封建社会。

郑板桥曾写过一首《逃荒行》描述天灾之下,农民逃荒时悲惨的情形:

十日卖一儿,五日卖一妇。来时剩一身,茫茫即长路。长路迂回,关山杂豺虎。……道旁见遗婴,怜拾置担釜。卖尽自家儿女,反为他人抚养。……身安心转悲,天南渺何许。万事不可言,临风泪如注。

而这一切所描绘的正是农民逃荒时要饭乃至卖儿卖女的现象。

开头那篇故事在民间的流传,其实也在一定程度映照了乾隆本人过度的猜疑的个性,以夺取人命的方式来杜绝一切的政权威胁,即使对方只是一个年迈的卖瓜老翁。

而老农拒绝入仕所言,也反映了官场黑暗,普通人进入只能成为权力的牺牲品,或是被同化而难以自洽。

所谓“盛极必衰”,清乾隆中期的鼎盛之后,清王朝也从顶端开始走起了下坡路,以至于到了乾隆末期,乾隆盛世已经宣告结束。

在盛世之后,清王朝所要面临的是成倍增长的人口压力,以及尖锐的民族矛盾与阶级矛盾。统治集团内部在六十年的盛世已然腐朽,被不断蛀空。

以盛世之名骄傲屹立于东方的清王朝,将自己封闭为一颗风化的老茧,看似坚强隐忍,内里的蝴蝶其实早已腐朽,无法展翅。于是,远在大洋彼岸的西方列强也逐渐亮出其狼子野心。

乾隆“吃瓜”的趣闻,初读之下或许浅浅,但一旦与深重的历史相结合,便有了其意义。我们应该看见酷夏的清凉背后,不只有瓜田的闲谈与赏识,还有帝王的无情与猜忌。

乾隆皇帝拿到的是一块真真切切的“西瓜”,而他也如故事所言,从中间最甜的部分开始吃,最终只能带着整个清王朝品尝无味寡淡甚至苦涩的滋味。

他是清王朝盛世的缔造者,而王朝的衰亡也从他开始。在历史的维度之下,很难说得清乾隆的功过。历史人物的轶事之趣也便在于此间矛盾,透过故事看向他们背后的历史,体会思维与古时的对话。

推荐内容